在2024年的一个寻常冬日,鱼皮衣技艺非遗传承人王海珠接到了一个订单,要为赫哲族小女孩木木制作一件鱼皮衣。鱼皮衣是怎么制作的?为什么赫哲族人要穿这样的衣服呢?《中国电视》邀您关注系列微纪录片《农耕春秋——时和岁丰》,走进八岔村,了解非遗传承人王海珠的生活。
八岔村位于一望无垠的三江平原,距离村子不到300米,就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黑龙江,是中国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
(八岔村赫哲族村民的“别墅式”住房)
上千年以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赫哲族人民曾经就靠着捕鱼、狩猎发展生息。他们是古老渔猎文化的传承者。没有棉麻,他们就用鱼皮做成衣服,创造出独特的中国赫哲族鱼皮衣制作技艺。
(正在缝制鱼皮衣的王海珠)
村里5岁的赫哲族女孩儿木木将要在幼儿园的晚会上表演节目,非遗传承人王海珠要为她制作一件鱼皮衣。王海珠需要将干硬的大马哈鱼皮变得像布料一样柔软亲肤。赫哲族鞣制鱼皮使用的是玉米碎,无数次的鞣压让玉米碎微小的颗粒一步步渗入鱼皮,慢慢摩擦,将脂肪和纤维与鱼皮脱离开来,而一件小朋友穿的鱼皮衣,需要30多张大马哈鱼皮。
(木木穿上了定制的鱼皮衣)
随着现代生活的改变,鱼皮衣已经不是赫哲族人的生活必需品,但是作为传统生活智慧的载体,鱼皮衣制作技艺成了赫哲族文化的代名词。
《中国电视》邀您关注系列微纪录片《农耕春秋——时和岁丰》更多精彩内容:
https://www.yspapp.cn/3N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