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骨文中,有一个看似神秘的符号,而在今天便是中国汉字中的“册”字前身。
甲骨文的“册”是个很玄妙的存在,它的样子一看便知道是把竹片或木片用绳子系在一起。最早的“册”原料是竹子,先人们把坚硬的竹子截开,削成20到70厘米长、1厘米宽的长条,再用绳子把它们串联起来,最早的“册”,就制作完成了。
人们用毛笔在竹片上写字、保存的时候,则把它们卷成一卷一卷,我们现在所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的“万卷书”便是由这些“册”而来。
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在中国,纸张成为了主要的记录材料。自此,现代意义上的书本应运而生。
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印刷的速度和精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古老的文明也迎来了一场知识记载的革命。在“册”的装订上中国人也是格外讲究,其形式更是几经变革,最终线装书的出现,也是标志着册页技术的成熟。
“册”作为书籍量词的本义,始终没有改变,以汉字为载体的文明信息,就这样被各种形式的“册”记载并且传承至今。
《中国电视》邀请您关注《“字”从遇见你》更多精彩内容:
https://m.yangshipin.cn/video?type=0&vid=y000097fyrq&cid=5m2pyhox4v9r4gl&ptag=4_2.4.2.23160_co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