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国际新闻  >> 查看详情

为制衡中国?日印关系向“准同盟”迈进

2019-11-13 19:31:27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2048次)

近年来,日本和印度快速走近,从高铁建设项目到领导人互访,日印关系似乎具有了某种“默契”。

△ 2018年10月28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山梨县鸣泽村的自家别墅设宴款待来访的印度总理莫迪。
近日,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报道,日印两国今年内将举行外交和防卫部门负责人“2+2”会谈及首脑会谈,并就签署《军需相互支援协定》初步达成一致。
日本媒体将日本和印度加强在安保和外交领域的合作,解读为打造“准同盟国”。作为亚洲的两个区域大国,日印努力提升双边军事关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地缘政治现象,值得其他国家关注和警惕。
 

日印军事合作剑指何方?

1998年,由于印度的多次核试验,日本追随美国对其实施了严厉的经济制裁,导致日印两国关系跌入低谷。但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以援助阿富汗难民的名义解除了针对印度的经济制裁,同时加大了对印度的经济援助,两国关系开始回暖。
在共同利益驱使下,日印两国关系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军事领域。2001年12月,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问日本,双方表示同意建立军事磋商机制,扩大双方海上武装力量的交流,共同维护国际海上交通安全。
2010年7月,日印两国首次外交部门和防务部门“2+2”副部长级会晤在印度举行,双方讨论了印度洋海上通道安全以及两国海军联手打击海盗等议题,并约定举行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从2015年开始,日本成为美印“马拉巴尔”联合军事演习的正式成员国。在洞朗对峙期间,日本是唯一公开支持印度立场的国家。另外,日本目前已开始帮助印度在孟加拉湾安达曼-尼科巴群岛附近安装一套完善的监视系统,作为对外国潜艇在该海域活动的威慑手段。
 

△ “马拉巴尔”演习已成为美日印加强军事合作的重要活动之一。
而此次日媒报道中提到的《军需相互支援协定》,是2016年日本对自己国内安保法进行修改的产物之一。作为实施新安保法的程序性制度,这项协议可以使日本在未受到武力攻击的情况下也能与其他国家军队之间互相提供弹药等后勤支援。
此前,日本已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签署这一协定,如果此次目标得以实现,那么印度将是与日本签署该协定的第六个国家,也意味着日印军事关系将再进一步。
日本对于拉拢印度如此“热心”,这背后“遏制中国”是其主要考量之一。
 

“畏惧中国”推动日印走近?

 
中日之间长期的历史恩怨以及东海油气田划界、钓鱼岛争端等现实利益冲突,都使日本一直不愿正视中国的和平崛起。再加上对美日同盟的亦步亦趋,美国对于中国的态度更加让日本在一定程度上将中国视为假想敌。
近年来,中国军事力量和国际地位的增强让日本感受到巨大压力,而同样的忧虑也存在于同中国接壤并存在领土争端的印度。所以,相似的对中国的战略倾向,对日印强化军事合作、构建所谓“印太海洋同盟”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 美国两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与日本自卫队军舰联合军事演习

如在南海问题上,日印两国就有着不少的重合点。日本认为南海对自己意义重大:一方面南海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油气和矿物资源,日本如果能够获得该地区的资源,可以有效缓解自身资源匮乏的窘境;另一方面南海还是日本海上交通线的咽喉,日本担心中国完全控制南海这一重要的战略地区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因此想方设法牵制中国,积极插手南海事务。

 

南海同样也是印度莫迪政府“东进政策”的关键地区,由于担心中国海军力量会通过南海拓展到其传统势力范围印度洋,印度采取拉近与东盟国家间的距离来制衡中国。一方面,印度通过发展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关系,以寻求更多资金和市场,扩大贸易,推动自身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印度积极谋求与东盟国家的安全防务合作,以维护印度周边及印度洋的安全利益,抵御中国的“扩张”。

 

除了“中国因素”外,印度洋本身也是日本的主要海上航线,印度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力决定了日本有必要与之搞好关系。而且,通过拓展与印度在安全领域的合作(如军舰互访、联合演习等),日本可以借此提高日本自卫队的国际影响力,推动军事力量“走出去”,帮助日本早日回归“正常国家”。
 

“精诚合作”恐怕为时尚早

根据此次报道,目前同日本拥有“2+2”会谈机制且《军需相互支援协定》已经生效的,只有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法国。
如果将来日印成功签署《军需相互支援协定》,那么两国关系升级为“准同盟”就并非妄言,由此不难想象今后两国在制衡中国问题上就会又多出一份“默契”。
不过也应该看到的是,由于印度自独立以来奉行传统不结盟外交政策,在大国关系中采取的是灵活的平衡外交战略。在面对中国时,印度既想通过其他大国制衡中国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又怕过度刺激中国从而影响到两国经贸关系,所以不会轻易地倒向某一方(这也是印度对于美国“印太战略”始终有所保留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虽在面对中国时有“默契”,但两国要想将“精诚合作”升级到更高的合作水平,恐怕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