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件器形古朴、色泽温润的茶壶出现在眼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艺术家巴帕诺娃·萨乌列顿时来了兴趣,坐直了身体。这是日前“长安茶叙——丝路新韵·艺彩交融”西安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艺术家文化交流活动上的一幕。
当天,为了欢迎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巴帕诺娃·萨乌列和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阿布达基姆·乌玛两位艺术家,我市艺术家范燕燕、那哲和钟镝带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来到交流活动现场。
当中国的丝绸和中亚的艺术品浪漫“邂逅”,当中国的瓷器和书法作品引发中亚艺术家共鸣,当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的特色雕塑让人眼前一亮,当来自哈萨克斯坦的毛毡外套披上西安艺术家的肩头……这场跨国文化艺术交流的气氛很快热烈起来。
42岁的吉尔吉斯斯坦新锐艺术家阿布达基姆·乌玛擅长金属艺术加工、珐琅、陶瓷、雕塑泥塑等领域艺术创作。这是他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古老的城市有着现代时尚的风貌,宽阔干净的街道,精心打理的城市绿化和让人安心的城市安全,这些让阿布达基姆对西安好感拉满。
采访前一天,阿布达基姆一行刚刚参观过西安美术学院,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冲击让他意犹未尽,“这次来西安的时间太短了,想多去一些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地方。”他说,特别期待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其他西安各类博物馆,在和文物、艺术品的对话中了解西安、了解中国。
巴帕诺娃·萨乌列是哈萨克斯坦著名的艺术毛毡设计师,哈萨克斯坦功勋艺术工作者。她来自一个艺术家之家,丈夫、女儿都是哈萨克斯坦的艺术家,他们一家的作品在美国和欧洲各国都曾展出过。交流活动上,那件大家争相试穿的毛毡外套就出自巴帕诺娃之手。“使用毛毡是我们游牧祖先的传统,希望通过艺术的方式把这种传统传承下去。”谈起用毛毡创作的初衷,巴帕诺娃说。
交流中,那哲创作的瓷器引起了巴帕诺娃的极大兴趣。对瓷器有特别偏爱的她现场发出邀约,希望那哲到她任教的哈萨克斯坦国立艺术学院讲课。“西安是古丝绸之路起点,‘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一带一路’不仅推动了国家间的经济往来,也将我们这些不同领域的艺术家联系在了一起,期待能和西安的艺术家有更多交流。”巴帕诺娃感叹道。(记者 刘雪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