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今日浙江  >> 查看详情

雪窦山——列入五大名山的文化溯源

2024-10-29 23:39:15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23965次)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唐末五代时,浙江奉化出了个怪和尚。这和尚出语无定,常以锡杖荷着布袋,右手提罗汉珠,游化四方,见到人便向人乞讨,得来的东西全藏于布袋之内,因此人们叫他“布袋和尚”。


雪窦山铜制露天弥勒大佛

      布袋和尚整日袒胸露腹、笑口常开,而且幽默风趣、聪明智慧、与人为善、乐观包容,深受人们尊敬和爱戴。因“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故这和尚又名“契此”。这个法名契此的和尚,早年在奉化岳林寺出家,最爱游化雪窦,雪窦由此被尊为弥勒圣地。
      据宋代禅宗灯录《五灯会元》记载,布袋和尚圆寂前端坐在一块磐石上说道:“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这偈语暗示世人,其实弥勒就在你身边,只不过你意识不到而已。
      偈语一传开,人们恍然大悟,原来布袋和尚便是弥勒佛的化身。当时有位杰出的石匠把布袋和尚的形象刻在石头上,那放浪的形骸,灿烂的笑容,实在太生动了。大肚弥勒的笑容和随意,展示出包容、和善、幽默的特质。 渐渐地,大肚弥勒取代了传统弥勒的造像,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真正的弥勒形象。因此,有人说,如果不是大肚弥勒的独特形象,那么,弥勒信仰也许不会如此深入人心。
      布袋和尚为何总选择游化雪窦山上的千年古刹雪窦寺弘法呢?据史料记载,雪窦山除了风景秀丽之外,还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杜牧、孟郊、梅尧臣、王安石、曾巩、郭沫若等历代文化名人慕名而来,题诗咏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