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今日浙江  >> 查看详情

从鲁迅走过的水路,到河城共生之路

2024-10-14 17:51:07 来源: 潮新闻 阅读 (5434次)

每一段文明的起源处,总能看到哗哗水流。

全长44.4公里的浙东运河(越城段),滋养了一方水土,孕育了江南风华、悠扬文韵。运河旁的绍兴古城,则承载了越地最灿烂的文化,文脉绵延、蓬勃兴盛。

这里是勾践开凿的“山阴故水道”,也是鲁迅走过无数次的“水路”;这里是李白笔下的“镜湖”,也是黄酒的水源地“鉴湖”。

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对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

牢记谆谆嘱托,奋力实干争先,绍兴正全力打造“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

今天,绍兴市越城区发布了浙东运河(越城段)保护传承利用的阶段性成果,一幅幅奋斗、富裕、均衡、文明、幸福的美丽画卷,亦卷亦舒。

且让我们回溯历史河流,穿梭古今,细细品味千年文运、河城共生的生动图景。

运河园春韵

向水筑城

“千古浙东大运河,至今千里泛清波;江南鱼米之乡地,众口同称赖此河。”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曾作诗。

浙东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的山阴故水道,于唐宋步入通济天下的鼎盛时期。作为京杭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浙东运河向东入大海,一路滋养着绍兴。

它如一条灵动的丝带,千年不息地流淌着,见证了岁月更迭,承载着历史记忆,是绍兴向水而生的一个历史侧影。

《管子·水地》曾记载:“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历史上的绍兴,曾是一个咸潮直薄、水患频发的“荒服”之地。经过数代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垦与经营,越地逐步蜕变为鱼米之乡。

公元前490年,“入吴为奴”的越王勾践从吴国回到越地,开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这片土地在勾践的带领下迎来了它的另一个命运转折点。

勾践回国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要“定国立城”,并将此事委托给范蠡。《越绝书》中记载,越王勾践“依江而筑”城墙,围“富中大塘”,凿“山阴故水道”,垦耘田畴,生聚教训,终成霸业。

越王勾践巧借水缘筑城,为绍兴这座水城奠定了城址基础,山阴故水道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有确切开凿年代的人工运河之一,是浙东运河的核心和标志性河段。

南宋诗人王十朋有言:“杭之有西湖,犹人之有眉目;越之有鉴湖,犹人之有肠胃。”东汉会稽太守马臻目睹越地百姓饱受水、旱、潮灾害之苦,于东汉永和五年,不顾重重阻挠,毅然发动当地人民纳三十六源之水和山麓湖泊,筑成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大型蓄水灌溉工程——鉴湖。据考证,马臻所筑鉴湖堤坝东起曹娥江,西至浦阳江,全长127里,水域面积号称八百里,此湖上蓄山洪,下拒咸潮,溉田九千顷。

从春秋时期的勾践命范蠡筑城以及凿“山阴故水道”,到东汉会稽太守马臻围筑鉴湖而福泽后世,再到晋朝贺循疏凿浙东运河,这片原本山海之间的隙地成为旱涝保收的广阔鱼米之乡。绍兴迎来了这座城市的辉煌岁月,逐步成为江南富庶之地。而这条运河,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最美家乡河”。

古城一隅

千年运河缓缓流淌,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

2013年秋天,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委派印度籍专家莉玛·胡贾现场评估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工作情况。当走进绍兴八字桥街区,看到古老的东方水乡景色时,她竖起大拇指连声说非常非常漂亮。看到河边的青石板上坐着几位老人家,她上前和他们聊天,就好像听得懂绍兴话一样。

十多年过去,古运河在脚下流淌,青石狮子还在,古桥还在。“和小时候看到一模一样。”从小生活在八字桥街区的朱先生,大学毕业后去了国外工作,这个中秋假期,他带着老婆孩子回到了绍兴。“这个位置拍八字桥最美,因为我小学时经常在这里写生,速写、水彩画,画了一幅又一幅。”站在八字桥边,他和孩子回忆着自己的学生时代。

朱先生不知道的是,为留存运河文化遗存的“原汁原味”,这几年,越城区持续加强对大运河的原真保护、活态传承、活化利用,不断为古老大运河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探索形成了一套以运河遗产保护为目的、与运河生态维护相统一、同运河沿线风情相协调的运河保护管理模式,原则就是“最大保护,最小干预”。

像八字桥这样的文化遗存,在浙东运河(越城段)共有包括水工遗产、相关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57处。如今,大运河上22座古桥被“文物智慧管家”平台实时监测,只为保障文物安全。白塔寺、来王殿、药王庙、司马温公祠等历史遗存按照“修旧如旧”原则进行修缮,迎恩门、上大路、阳明故里、书圣故里等运河两岸历史街区也被“微改造精提升”,最大程度地保持了运河风貌的原真性、完整性、延续性。

八字桥

千年文运

绍兴之名天下知,半城河港半城诗。

“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公元 744 年,李白在长安送别他的忘年之交贺知章。依依不舍之际,李白写下这首七绝《送贺宾客归越》。

诗句中的“镜湖”,就是今天的鉴湖,“归舟”说明走的是浙东运河的水路。虽然古贤已逝,浙东运河却依然生机勃勃,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依旧奔流不息,滋养着这片土地。

上下2500年,“越地文化”生生不息,正如浙东古运河绵延不绝。无数文人墨客纷纷到此泛舟巡河,欣赏两岸风光。南北朝诗人刘义庆曾发出“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的赞叹;谢灵运寄情此间山水,成为中国“山水诗派”鼻祖;王羲之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翰墨风雅传千古;王阳明心学在绍兴古城萌发、传播;陆游、徐渭、鲁迅、蔡元培、竺可桢等在此地成长……

古往今来,绍兴名士才情纵横,光映天下。

不得不提的是在绍兴度过近20年时光的鲁迅。故乡的江河往往会成为文学创作的精神原乡。近代开埠以来,水路交通更为便捷,长江航运贯通东西,远涉外洋,是游子求学谋生、游历迁居的重要通道。与古人相比,他们拥有了更加丰富的水路空间体验,因而在其笔下形成了独特的现代运河景观,鲁迅也不例外。

少年鲁迅常常乘船往返于城乡之间,比如随母亲到安桥头外婆家消夏,与小伙伴到赵庄看社戏,到东关看五猖会,到郊外扫墓,到皇甫庄、小皋埠探亲寄居等等。

大运河文化是小桥流水、古道西风的乡土文化,在家乡绍兴的运河里“远哉遥遥”看的“社戏”,更是让鲁迅感念一生;“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社戏》)。

除了在水乡绍兴的江河体验之外,鲁迅多次离乡求学,回乡省亲,北上南下,外出讲学,常常往返在水乡、运河、长江、钱塘江等水路空间。当时从绍兴出发,唯一的路线就是走萧绍水道(即浙东运河西段,又称西兴运河)到萧山西兴。鲁迅研究专家、绍兴鲁迅纪念馆原馆长裘士雄在其所著的《鲁迅他们如何走水路离绍的?》一文中做过统计:从1898年2月鲁迅首次赴杭到1919年12月举家北上为止,他往返(包括途经)杭绍间33次,均为水路。

“大江日夜向东流,聚义群雄又远游。”从故乡到远游,鲁迅毕生的江河体验十分丰富。包括大运河在内的江河体验生活潜移默化地渗透在鲁迅的记忆中,很自然地融入到他的文学表达中,在他的文艺观中,常常有一种江河一样奔腾不息的流动感。他以江河思维看世界、看历史,借古讽今,发思古之幽情。

鲁迅故里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认为,绍兴的水“不仅孕育了自然,同时也孕育了人文”。

浙东运河成为绍兴建城2500余年的丰厚滋养和活力之源,也沉淀了绍兴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东亚文化之都”的文化厚度和国际美誉度。

2014年,浙东运河和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一起,以中国大运河的名义,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促进文明对话的一种通用语言,连接着中国与世界。

运河水汤汤,文脉传古今。古运河养育了绍兴人民,也催生了绍兴保护与传承的文化自觉。与长城、故宫等“静态的文化遗产”不同,浙东运河是线性的、活态的、流动的文化遗产。这也意味着,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刚性”冲突与矛盾不可避免。要处理好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运河文化的当代意义便是可看可游可听可读,能体验有获得。运河文化建设与传承,只有融入生活,才能看得见、摸得着。这些年来,古城的运河边上建起了茶馆、书店、文创商店等,生活休闲的去处多了,文化生活丰富了,运河和人们生活结合得更紧密了。

迎恩门

“不日新者必日退”,延续文化血脉需要薪火相传,也需顺时应势、推陈出新。这两年,浙东古运河越城段规划建设了迎恩门景区和浙东运河文化园(浙东运河博物馆),着意要打造出一条新时代的诗画风情线。迎恩门景区打造了一幅现代与古典交融的绍兴版“清明上河图”,以古运河为主线,传承一河一街的城市记忆,彰显水乡风情。

“每周末都会在茶馆开设绍兴传统戏曲表演,很受游客欢迎,场场爆满。”位于迎恩门水街的一家茶馆负责人说,景区建成后,附近居民会来散步,越来越多的年轻游客前来“打卡”。

如今在越城,以运河文化为主线的活动载体越来越多——深化“古城四季”文商旅主题活动,精心打磨“运河乡愁 烟火古城”古城过大年、山阴城隍庙会、陆游文化节等节会名片,开展“运河之夜 星空影院”公益电影放映活动,创新推出运河“City boat”、运河龙舟赛、运河水上婚礼、运河诗会等特色民俗活动,以运河文化赋能“人文经济学”越城实践。今年1-8月,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411.7万人次,同比增长24.26%。

为了持续激发运河文化创造力,留住运河记忆,越城区深入实施运河文化研究工程,组建运河文化专家智库,围绕越地文化史与运河水环境研究,开展《大运河古城段传统风貌肌理和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梳理》《“河城共生、全域共富”的运河治理新范式》《“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文旅融合越城范本构建》等理论课题研究,推出《运河遗珍》《重华在亭山》等地方文化研究著作。

浙东运河文化园

河城共生

“这条河静静地流向 Ten shi。”意象派鼻祖、美国诗人庞德在《诗章》里这样写及中国大运河。

而“Ten shi”系庞德的原稿手笔,无从翻译。有人判断是一座城市,但无法对应哪一个地名。没有唯一答案,就此有了无限可能。

运河的奔腾波浪见证了古城的兴盛与变迁,也让古城发展有了无限可能,上千年来城与河繁荣共生。

绍兴历来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茶叶和黄酒的重要产区。

早在唐代,以当年欧冶子为越王一日铸成宝剑而闻名的平水日铸岭,所产的日铸茶,已经被认为绝品,进贡朝廷。唐代陆羽在《茶经》中写到茶叶产地,云“浙西,以越州上”;写到茶器,云“碗,越州上”,又云“越瓷青而茶色绿”。

枕水而兴的古城百业在传承与创新中历久弥新。“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黄酒,源于中国酿造,且以绍兴黄酒最为经典。1915年,绍兴黄酒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从此扬名四海。让黄酒产业历久弥香,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投资。

黄酒、茶叶……在浙东运河两岸,这些“老物件”见证了无数繁华与变迁。而今,千年传承的产业依旧焕发着勃勃生机,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新力,成为引领绍兴商贸文化走向繁盛的重要力量。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历经两千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作用,为保障中国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隋唐时期,日本、朝鲜半岛地区就多次派遣使者来中国学习先进的中华文化。由古明州港登陆后,沿浙东运河经绍兴,最后北上长安。浙东运河是域外使节来华的重要路线之一。南宋在临安定都后,浙东运河成为可以直接出海的国家级航道。”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绍兴市浙东运河文化研究中心专家组组长邱志荣说,“在这条水路大动脉上,资源、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商品、作品、产品充分融通,促进了‘丝路’和‘诗路’的蓬勃发展。通江达海,可以说是浙东运河黄金水道的战略价值所在。”

浙东运河博物馆内展陈细节

浙东运河是古代的经济主动脉,也必将成为现代的共富河。推动运河盛景重现,需要将“运河”深度融入越城的发展。

建好一条河,提升一座城。今日之绍兴,于中国东部沿海,吐纳着长江三角洲的时代风气。其经年耕耘之成果,日新月异:集成电路、医疗器械等新产业平台方兴未艾。今年,越城更通过提前布局,抢占了低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全省首个低空经济综合服务中心56天建成投用,6大专业特色平台全国领先、全省唯一。

浙东运河博物馆累计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量达5000人次;浙东淡水鱼馆开放首日游客量突破1500人次,此后日均客流量在400人次左右;浙东运河文化园招商运营已全面推进,真正做到了以“文气”引“商气”,以“商气”聚“人气”。

以总投资390亿元的“河城共生”项目为引领,越城整合沿线古城镇、老街区“山水、路桥、民居、园林”等文化资源,推动运河文化与千年古城深度融合。“1+3+X”水上黄金游线开发建设,解放路“唤醒计划”、“茶饮、小吃、酒吧”三条特色街区开街、绍兴儿童公园改造提升等一批文旅项目如火如荼推进,“一河五片”全面绽放。

河城共生,全域共富。运河通江达海,亦通达人心。随着时间推移,运河的角色不断演变,紧密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

同时,运河的本质未变,它一如既往地为人类社会贡献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流向远方。

(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