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今日浙江  >> 查看详情

在龙王山,这群人为安吉小鲵当“奶爸”

2022-12-14 18:55:01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4442次)

入冬后的一场大雪,让海拔1350米的泥炭藓湿地千亩田已遍地雪白。这里位于浙江安吉小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龙王山,每年这个时节,也是安吉小鲵护卫队成员往返千亩田最频繁的时候。

一代又一代接力

“这里有5条小鲵成体!”安吉小鲵护卫队成员俞立鹏兴奋地向笔者示意。只见他小心翼翼拨开一水坑表面的水草,坑水碧绿碧绿,清澈见底,一对对螺旋状的卵袋沉在坑底,每对卵袋里面都安静地躺着约60个—90个小卵粒。“安吉小鲵喜欢在冬季出来繁殖,每年11月末到次年3月,它才会出现在这些水坑里,其他时间我们就监测不到了。”

上世纪90 年代,安吉小鲵才被专家发现,是中国特有物种。2004年,安吉小鲵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世界十大极度濒危两栖动物。2021年,安吉小鲵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为守护安吉小鲵生存的这块净土,一代又一代安吉小鲵护卫队的成员们长年坚守深山,付出了青春和汗水。

(安吉小鲵护卫队在龙王山做野外研究。)

安吉小鲵选择在冬季产卵,可以帮助小鲵躲避天敌,但这个季节食物供给也相对很缺乏。“当时,安吉小鲵没有受到有效保护,对生活环境挑剔的它们,种群数量极少,野外成活率仅3%到5%。”俞立鹏说,全世界约70%的安吉小鲵,栖息在千亩田,根据近年来的野外调查分析,种群数量也仅在600条左右。

人工培育之路艰且长

2010年,护卫队开始人工培育安吉小鲵,但那时大家对这些小家伙的习性一无所知。没有可以参考、借鉴的资料,保育之路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个时候每个星期上山一次,对小鲵的生存环境做记录。”俞立鹏说,以前交通不便,都要徒步上山,一趟就要三四个小时,“但这种已经不是困难了,想了解安吉小鲵未知的知识,不断吸引我们上山。”

安吉小鲵护卫队队长汪贤挺说,一开始大家以为安吉小鲵和青蛙一类的两栖动物一样,只要为其营造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让它们自然生长就可以了。但是之后才发现,安吉小鲵有一个噩梦般的童年:带回来的卵袋保育出几十条蝌蚪,但随着时间推移,数量每天都在减少,最终剩下来的只有几条。后来大家观察后发现,该物种存在个体之间相互残杀的现象,会出现大吃小的情况。

为了阻止它们互食,在小鲵卵孵化成“蝌蚪”后,护卫队就将它们分开来放进独立的玻璃养殖缸内培养,里面用筛网隔成了一个个25厘米长、12厘米宽的小格子。“我们让小鲵住单间,可以有效阻止它们互食,而且筛网不影响水的流动和小鲵进食,它们就可以无忧无虑地长大。”汪贤挺说,从2010年以来,保护区坚持把人工保育的亚成体安吉小鲵放归自然。如今,已经有1000余条回归自然。根据每一年的野外监测,安吉小鲵的存活率从20多年前的不足5%提高到现在的70%。而安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生态环境,也给了安吉小鲵生存和繁衍的条件。

(图为安吉小鲵。)

与此同时,护卫队也对小鲵的生存环境进行了改善。安吉小鲵生活的千亩田区域靠近森林防火道,原先人为活动对小鲵影响较大。为了将人为因素影响降到最低,大家在千亩田周边加装了木珊栏,并对侵入其中的乔灌木植被进行清除,修复湿地环境。护林员每天都要走上3万多步,在千亩田附近巡逻,劝说登山的驴友离开千亩田。

护卫队增到70多人

这几年,野外监测到小鲵的卵袋数量较往年有所增加,但由于安吉小鲵成体大部分时间都躲在泥炭藓下面,所以关于小鲵的成长之路仍有很多未解之谜。去年,保护区为小鲵搭建了人工模拟的生境池,将部分亚成体放入生境池培养观测,希望为小鲵的保护工作提供更完善的理论基础。“先前人工观测收效甚微,所以我们不断地进行技术改进,采用视频监控等方式进行24小时记录,希望掌握安吉小鲵更多的生活习性。”汪贤挺解释道。

自2006年成立安吉小鲵护卫队以来,队员们就与这片山林结下了不解之缘。人员规模从最初的5 个人,扩大到现在由保护区工作人员、护林员和志愿消防队员组成的70多人的团队。这些年,他们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安吉小鲵身上,也放在了对龙王山生态系统的保护上。

近日,安吉小鲵护卫队荣获“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称号,是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这也让安吉小鲵受到了更多关注。

“保护安吉小鲵不仅是保护一个单一物种,更重要的是保护它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期望加大投入,全面加强对以珍稀濒危物种为基础的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汪贤挺说,后续他们还计划通过生物工程,拓展安吉小鲵的种群数量。(李世超、卓树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