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今日浙江  >> 查看详情

浙江乡村旅游:绘就新时代中国美丽乡村共富新图景

2021-12-08 17:30:30 来源: 浙江日报 阅读 (5171次)

北京时间12月2日晚9时,在西班牙马德里举办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4届全体大会上,公布了首批44家“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名单,其中安吉余村从全球75个国家的174个乡村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喜讯一时间传遍了远在万里开外的小山村,更让越来越多的人将视野投射到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中去。

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在全面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下,浙江乡村旅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探索“两山转化”的“解题思路”,走出了从乡村观光到乡村休闲再到乡村旅居的发展之路,实现了从美丽生态到美好经济再到美满生活的精彩蝶变,勾勒出从先行先富到带动后富再到共享共富的致富图景,浙江乡村已经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乡村旅游的“重要窗口”。

2020年,在全省5.7亿接待游客人次中,乡村旅游占比高达65%,实现旅游经营总收入431.3亿元,带动就业人次44.6万。浙江乡村旅游正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加速奔跑。

景区村庄,重构诗画乡村新生态

2003年,浙江省全面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此后10多年间,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相关决策部署,以“万村景区化”结出“千万工程”新硕果,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浙江大地成功实践。作为实现浙江打造“全域大景区”蓝图进一步走向纵深的有力抓手,景区村庄通过“旅游+”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的环境与景观、设施与服务、产品与业态、治理与保障水平,不断丰富旅游供给、深化文化挖掘与转化、强化品牌建设与推广,“环境美、产业旺、文化兴”的美丽村庄在浙江遍地开花,成为“诗画浙江”不可或缺的重要基底。

目前,全省共创成A级旅游景区村10083个,其中3A级1597个,村庄景区化总体覆盖率达49.4%,提前一年完成万村景区化五年行动计划目标。47家景区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数量居全国第一。在万村景区化的助力下,全省山区26县县域乡村旅游发展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规模超千亿。

刚刚获得“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头衔的安吉余村,恰是景区村庄建设的“佼佼者”,也是全省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写照。近年来,从“村庄”到“景区”,让当地村民当“主角”,融入旅游产业发展全过程,成为余村的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从关停矿山到环境整治,生态旅游带动了余村农家乐、民宿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吸引了大量年轻力量的回流。如今的余村,旅游收入已占全村经济总收入的70%以上,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5680元,每年为本地和新村民创造360个就业岗位,更为大批残疾人创造就业可能,成为“共同富裕”的鲜活样板。

数字变革,打造智慧乡村新场景

在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多重效应叠加下,乡村文化和旅游正加速朝着全场景、全流程、全时空应用转型,从“数字”到“数治”,智慧乡村旅游的迭代升级,正不断弥合城乡数字鸿沟,重塑城乡发展新格局。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浙江省林业局推出的民宿(农家乐)助力乡村振兴、山地休闲度假、未来景区等38家试点,就是数字时代的深度试水。革新传统的理念、颠覆固有的模式、解锁全新的玩法,构建多跨协同新的乡村文旅应用场景,大刀阔斧的改革按下了未来乡村旅游的“快进键”。

坚持“一岛一公司一平台”原则,探索高端定制旅游模式的嵊泗花鸟乡,正积极推动“全域”扁平化管理向数字化管理的华丽转身。为精准链接“服务端”与“管理端”,花鸟乡逐步搭建起集产品定制、分流导流、信息推送、客源分析等于一体的数字旅游“驾驶舱”,旅游与民生相得益彰,让住的人舒心,游的人舒畅。2021年1-9月花鸟岛共接待游客13.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2亿元。

放眼国际,塑造美丽乡村新品牌

后疫情时代,高品质、微生活的度假休闲旅游成为主流,乡村旅游也进入新一轮转型升级阶段。在今年中央“十四五”规划中,“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提出,也为乡村旅游发展打开了思路,提供了指引。

秉持国际视野,以世界眼光、世界标准、世界胸怀,打造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让更多的村庄站上国际化的舞台,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万村景区化”2.0时代的应有之义。

当许多村庄还在探索国际化之路时,莫干山就已经被打上了“国际乡村”的标签。作为“洋家乐”的发源地,近年来,莫干山成功培育了裸心谷、郡安里、法国山居等一批有国际水准的度假酒店,带动中高端民宿集群发展,打响了莫干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是曾被CNN列为除长城外,中国必去15个特色地之一;被《纽约时报》评为全球最值得去的45个旅行目的地之一。

在“洋家乐”的带动下,国际竹海马拉松、全国山地自行车赛、TNF100莫干山国际越野挑战赛等重大赛事也相继落地莫干山,逐步形成高端乡村旅游产业带动乡村发展的样板。如今的莫干山,于2020年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并在此契机下,继续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文旅运营,探索未来乡村新范式

浙江首创破冰乡村文旅运营,构建乡村旅游共建共治共享的利益分享机制,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推动美丽生态-美好经济-美满生活的华丽蝶变,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收入差距,为全国提供了乡村运营的新的模式和范本。

早在2019年,浙江就率先在全国开启乡村文旅运营探索之路,2020年,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就破题乡村文旅运营率先举行专题研讨会,提出“一个运营导则、一批专业运营团队、一个供需交流共享平台、一个智库、一个文旅运营大讲堂、一个乡村文旅推广联盟、一组保障政策、一批运营典型”的“八个一”工作机制,为亟待破题的乡村旅游“架桥开路”。经过3年的实践,目前,全省共结对运营村庄50家,培育运营团队30家,运营专家200余人。

作为乡村文旅运营的初探者,杭州市临安区首创的“村落景区运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公司+村+合作社”的运营架构,鼓励专业运营团队进驻乡村,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公司与村民共建共享。近年来,临安先后引入市场化运营团队19家,盘活闲置房屋77处,租赁闲置土地3500亩,招引投资业态项目共98个,投资额3.4亿元,有效盘活了村集体闲置资产,累计实现村集体经济增加4708万元,实现村民收入增加257万元,实现旅游收入4.2亿元,吸引返乡青年751人,为本地村民增加就业岗位1206个,其中各类手工匠人参与业态运营228人。写入2020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得到央视《中国三农报道》栏目、《人民日报》《中国旅游报》《浙江日报》等多方专题报道的“临安经验”,已逐渐向全省、全国辐射。

民宿经济,释放创业乡村新活力

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单元,是乡愁文化和在地生活体验的载体。打通门户藩篱,开放空间共享的民宿经济,已成为多数地区,特别是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

作为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民宿评定唯一试点省,浙江始终立于发展的潮头。浙江省率先发布《关于确定民宿范围和条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民宿发展;承担起草首个国家民宿行业标准《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率先制定发布高于行业标准的《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浙江地方标准,填补行业空白;专门成立首个省级旅游民宿产业联合会,率先开展民宿等级评定工作,为全国评定工作的全面推广积累了经验。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四证齐全的乡村民宿2万余家,数量全国第一,其中等级民宿688家。客房总数超20万间,带动就业人数超15万人,总营收超100亿元。2020年以来,浙江更是把目光聚焦于民宿的文化属性,创新文化主题民宿发展,首创“君与浙宿 好礼则安”乡村民宿伴手礼大赛,推出112款“浙宿好礼”,形成独树一帜的浙江标识,进一步彰显民宿伴手礼在文旅融合、带动富民增收中的积极作用。

实践中,已有一些山区县在民宿领域跨出“山口”,实现“弯道超车”。衢州市柯城区九华乡的“一乡千宿”创新“三权”分置的农村产权制度,打破发展瓶颈,将宅基地使用权真正用活起来。截止目前,全乡办理不动产权三权分置64宗,仅一家民宿便可为农户带来年租金收入十余万元,乡村民宿成为衢州富民增收新的引爆点。以“侨家乐”民宿崭露头角的文成武阳村,也在中西合璧中找到了共性与个性的平衡点。“侨家乐”民宿集群的形成,有效盘活了民房等农村闲置资源,加速土地规模化流转,挖“空”了周边农村的特色农产品,实现民宿产业总收入突破1000万大关。

文化传承,焕发文明乡村新气象

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既包括乡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也包括乡村文化文明的繁荣兴盛,既要物质富裕,也要精神富有。乡村文明建设是打造文化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传承与发展是生成文化自信,推动精神富足的必然要求。将乡村文化的挖掘和转化利用融入乡村旅游全过程,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也是美满生活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浙江始终坚持走好乡村文化振兴之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高质量文化资源下沉,累计送戏下乡21677场,送书下乡2904020册,送讲座展览下乡16193场,文化走亲1592次;送教下乡115场,培训9200多人次。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水平均等共享,实现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全面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实施文化基因解码工程,积极打造乡村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描绘浙江乡村文化基因图谱,不断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

浙西南山区的松阳“拯救老屋行动”是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的典范,而陈家铺村是老屋复兴行动中的一个缩影。走进如今的陈家铺村,很难想象当年这里的清冷情景。2016年,南京先锋书店与陈家铺村正式签约,以村文化中心改造的“悬崖边最美书店”,成为陈家铺村对外展示当地历史文化、风土民俗的“窗口”。此后,无论是民宿的还是共享空间的开发,都最大程度保留了传统村落风貌,乡村文化在流动升值中得以传承发扬。2019年,在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上,浙江省松阳县的“乡村变迁-松阳故事”在会展出,展示城镇化挑战下的松阳实践,向世界传播拯救老屋声音。

“风至自灵动,策高当行远”。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最大的使命在乡村,最大的机遇在乡村。下一步,浙江将以更高目标、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旅游,继续聚焦数字化、品质化、国际化、生态化,打造“诗画浙江”景区村2.0,创新乡村文旅运营,更好发挥其在生态增值、产业增速、农民增收、文化增益中的作用,助力形成全域美丽、全面提升、全民富裕的共富共享均衡图景,将浙江的美丽乡村建设成为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市民旅游休闲的理想乐园、大众创业创新的希望热土、浙江共同富裕的展示窗口。(林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