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今日浙江  >> 查看详情

舟山国际粮油产业园已成为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粮食集散中心 今年进口粮食到港量约1500万吨

2020-12-10 17:39:33 来源: 浙江日报海外版 阅读 (28102次)

   浙江日报海外版讯(浙江日报记者 林上军 通讯员 季勤 康明军)进口粮食年到港量超过1500万吨,占全国进口粮食总量的约13%,其中大豆到港量超过1350万吨,占全国进口量的15%。11月20日上午,记者在位于定海老塘山港的舟山国际粮油产业园区了解到,作为浙江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园区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粮食集散中心和加工贸易基地。

    园区陆域规划面积4.41平方公里,分为南北二区,其中南部区块面积2.7平方公里,目前已累计开发2.3平方公里。拥有5万吨级(兼靠8万吨级)、15万吨级(兼靠20万吨级)泊位各2个,3万吨、5000吨出货码头各1座,港口年吞吐能力达到3660万吨。园区现有各类粮油加工仓储企业30余家。目前园区粮食加工能力280万吨/年,仓储库容85万吨,另有在建75万吨,筹建130万吨,形成了中央、省、市三级储备格局。

    今年截至10月底,园区累计完成规上企业工业产值35.67亿元,实现国内贸易额44.9亿元;进口粮食到港量约1500万吨,其中大豆进口约1400万吨;粮食吞吐量747.2万吨,同比增长23.1%;粮油加工量157.7万吨,同比增长79.9%。

    “从国外进来的一颗豆,在这里加工成豆粕和豆油,年加工量120万吨。”舟山良海粮油公司副总经理吴建华指着一个个圆柱形的储备仓介绍,该公司一期设施可储粮12万吨,正在建设中的二期设施可储9万吨,预计年底完成。

    在全自动调控室,生产厂长周显全详细介绍该公司内部的生产环节和流程,码头与仓储筒配有全自动输送带,粮食流入与流出实现全方位散粮化和无缝化衔接,这里的一系列关键设备,大多数是从国外进口的先进设备。拥有目前国内领先的全自动化、智能化大豆生产线,采用“互联网+工业”管理运维模式,日生产能力达4000吨,满负荷生产仅需当班工人6名。

    在产业园区港口码头,一艘装粮船静泊,待天气放晴装满粮食后,随时开往长江沿线。“我们园区为全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核心区块之一、省级物流示范园区。”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发挥浙江自贸区及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优势,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中储粮集团浙江粮食仓储物流项目即将落地,该项目计划投资约13亿元,用地208亩建设50余万吨规模的仓容,其中先期建设28.8万吨仓容。同时,良海粮油9万吨粮食仓储设施项目、省直属粮库三期15万吨仓储项目等进展顺利,瑞泰粮食物流园工程计划投资4.7亿元,正在争取列入省重点工程项目。

   下步,该园区将进一步加强与海关、大商所的沟通对接,推动园区交割库的报批,加快建设进口粮食保税交易中心,发挥园区区位、深水港口优势及标准交割库的规模优势,积极引入以中粮、中储粮等为代表的企业参与进口粮食交易中心的建设。

    重点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集装箱码头的规划建设,加大现有装卸工艺的改造,积极引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物流平台运营方,实现江海、陆海等全方位的联运模式,建成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仓储中转贸易基地。有效发挥陆域码头合作优势,强化园区开发建设粘合度。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园区加工能力超过400万吨/年,库容超200万吨,码头吞吐能力达4000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