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中国梦的生动范例 ----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解读
2019-07-17 16:27:26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0889次)
黄河似弓,沙漠如弦。库布其沙漠,中国第七大沙漠,自西向东绵延360多公里,面积1.86万余平方公里,庞大的身躯像一条黄色巨龙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北部,直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达拉特、准格尔三个旗。
新中国成立之时,库布其沙漠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流入泥沙1.6亿吨,直接威胁着“塞外粮仓”河套平原和黄河安澜,沙区老百姓的生存和生命安全常受其扰。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市历届党委政府,不折不扣贯彻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决策部署,团结带领沙区各族干部群众,大力推进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持续恶化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
“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人不负绿,绿定不负人——
库布其沙漠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度分别由2002年的0.8%、16.2%增加到2016年的15.7%、53%,沙漠经济产业方兴未艾,10万农牧民共享到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成果。
库布其的绿色之变,其影响,也超越了治理成效本身。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鄂尔多斯人在库布其沙漠治理中探索出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造就了个体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现实和长远的效益共赢;而孕育出“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更犹如一面绿色旗帜,鼓舞和激励着200万鄂尔多斯人民一往无前,也感召和激发着世人。
库布其沙漠治理,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发展理念,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开出了“中国良方”,为实现土地退化零增长这个世界目标提供了“中国方案”,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经验”。
绿色梦想
——挺进库布其沙漠,绿染大漠是一部奋起抗争、悲壮雄浑的进军史,也是一部成就斐然、彪炳史册的奋斗史
在3000年前,由于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鄂尔多斯台地隆起的影响,鄂尔多斯南部和北部下陷为洼地,形成深厚河湖相沉积物和风沙、风尘堆积物,加之降水少而形成干旱的气候环境,强劲的西北风将河湖相沉积物吹扬、堆积。自然因素,逐步孕育出库布其沙漠的雏形。
人类对库布其的疯狂掠夺,对沙漠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据史料记载,从秦汉到民国时期的2000多年间,鄂尔多斯地区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移民开垦农田和屯兵军垦。无节制、无约束放垦开荒,也承载着历朝历代的过度放牧与战火兵燹,加之一直受干冷多风的气候所苦,大大加重了土地的荒漠化,大片的良田变成荒漠,繁华一时的胜景终究湮灭在了漫漫黄沙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库布其沙漠腹部地区寸草不生、荒无人烟,被喻为生命禁区,不可治理的“死亡之海”。沙区百姓过着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艰难生活,屡屡出现沙进人退、远走他乡的“生态难民”。
“小时候记事起,村里村外全是沙,房前屋后都有沙丘,沙丘经常拱上房顶,晚上睡觉还得顶门,不顶门沙就从家里涌进来了,实在是太危险了。”今年80岁的高林树老人,一直生活在沙漠北缘的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官井村,曾经的恶劣条件令他心有余悸而又无可奈何。
历史,总会峰回路转。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和“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启动的号角,一曲“伏龙头、缚龙身、锁龙爪”降顺沙漠黄龙的绿色壮歌全面奏响。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鄂尔多斯人大胆改革创新,较早实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政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官井村被沙子淹没了半个村庄,大部分村民外出找活路。高林树家的几亩耕地不断地被沙漠吞噬,养的三十几只羊更是瘦骨嶙峋,收入少的可怜,政策的出台让他看到了希望。
1986春季,高林树和村干部打了招呼,从80多公里外用3只羊换回一驴车沙柳苗条,带着家人开始种沙柳,成为官井村种树第一人。
五年的坚持,高林树一家人种活了近千亩树苗,通过林下种草养羊,成了村子里第一个万元户。
提到“穿沙公路”,内蒙古几乎无人不晓。这条全长115公里的黑色油路,从杭锦旗锡尼镇出发,犹如一把绿色利剑,径直插入库布其沙漠腹地,硬生生将沙漠拦腰“劈断”。
90年代的杭锦旗,数万农牧民生活在库布其沙漠腹地,受尽了沙漠的欺负。“白天屋里点明灯,夜晚沙堵门,立春不出门,出门就活埋人……”一段段人人知晓的顺口溜,道出了在沙漠中生活的艰难。
1997年,杭锦旗决定修建穿沙公路。
“修路难,护路更难。三度寒暑,七次万人会战,这条路是13万杭锦人的汗水凝结而成,并铸就了不朽的‘穿沙精神’。”抚今追昔,回想起当年万人空巷齐修路的往事,杭锦旗林业局原副局长蒋有则感慨万千。
1999年,杭锦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引领和驻地企业的支持下,打通了第一条纵贯沙漠南北的柏油路,并在公路两侧建起了5万亩护路林带,被盛赞为大漠奇迹,“穿沙精神”更是享誉全国,由此拉开了大规模治沙的帷幕。许多农牧民第一次走出沙漠,见到了城市。
历史必将这一刻定格。为了生存全民治沙,杭锦旗是鄂尔多斯市的一个缩影。
进入新世纪,鄂尔多斯出台了“三区”规划、禁休轮牧、生态治理奖补机制等政策措施,是林业建设历史上投资大、速度快、成效好,农牧民得实惠多,发展引人注目的高速发展时期。
“反弹琵琶,逆向拉动”,是鄂尔多斯生态建设的创新之举,政策引导之下,出现了农牧民争沙抢沙承包治理的喜人局面,企业纷纷包地治沙、投资林沙产业,涌现“拄棍老汉”杜占明、治沙愚公乌冬巴图、护绿使者田青云等一批防沙治沙先进个人和以亿利、伊泰、东达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
在鄂尔多斯高原,一场“全民总动员”的治沙持久战打响,号角声响彻高原大地。
时间走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库布其沙漠治理开启了全新的征程。
鄂尔多斯久久为功,扎实推进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与治理,依托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大力发展地方生态工程,在沙产业、生态移民、禁牧休牧、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企业和群众直接支持,有效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生态领域聚集,充分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农牧民等各方面力量参与沙漠治理,形成多渠道投入、多部门协作、多方面参与的防沙治沙新格局,治理速度以现在1年超过以往10年的步伐迈进。
短短几年内,随着国家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生态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与推进,官井村全村33万亩土地种树19.2万亩,今年春季仅沙柳苗条一项卖了110多万元。
生态的恢复,改变了官井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也吸引了种养殖企业纷至沓来。两家奶牛企业看中了商机迅速投资。达拉特旗赛优牧业公司一期已投资2亿元,养奶牛3000多头,总共将达到1万头,另一家1000头奶牛企业也已投产。
绿色生态效应,让官井村旧貌换“新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
库布其,这个昔日的“死亡之海”,今朝变成了“希望之海”,公路南北纵贯,草灌乔筑成一道道绿色长龙。年降雨量不断增加,沙尘天气次数减少,生物种类由十几种增至530多种,沙区农牧民人均收入由不足400元增长到了1.5万多元。治理区内,沃野千里,阡陌纵横,鸟语花香,村舍隐现,一派田园风光。
鄂尔多斯,以“绿色”开启新的发展境界。全国防沙治沙现场会等大型会议相继在此召开,先后获得了“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和“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绿色奇迹
——库布其沙漠治理实践,探索出“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唱响新时代的绿色赞歌,铸就新征程的绿色传奇
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成效,成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成功实践。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对库布其沙漠治理进行考察后评价指出,库布其模式是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集中反映。
时代是思想之母。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下,鄂尔多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库布其沙漠治理实践中,尊重环境与经济社会关系发展的一般规律,先行探索出“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四轮驱动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
——党政政策性主导,握指成拳,凝聚磅礴合力。
鄂尔多斯党委政府持续出台利好政策,在生态建设的宏图上画下一个个“同心圆”,各部门联合作战,充分激发了全民植绿的内生动力,党政军民同心同德,聚力而行。
上世纪50年代提出“禁止开荒,保护牧场”;60年代提出“种树种草基本田”;70年代提出“退耕还林还牧,以林牧为主,多种经营”;80年代提出“三种五小”;90年代提出“植被建设是鄂尔多斯最大的基础建设”。
进入新世纪,鄂尔多斯确立建设“绿色大市”的发展战略,在全国率先推行“禁休轮牧”,实行“优化发展区、限制发展区、禁止发展区”的“三区规划”政策,统筹推进十大孔兑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有力地促进了沙漠地区自然修复。
2005年以来,又相继启动实施了“六区”绿化、“四个百万亩”、碳汇造林、城市核心区百万亩防护林生态圈和“四带工程”等地方林业重点工程,大力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完成高标准造林600多万亩。
一个个时间节点,一场场“头脑风暴”,一代代人始终把库布其沙漠治理作为求生存、图发展、谋富裕的根本大计来抓,让绿色植入基因,流淌血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顶层设计和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推动了库布其沙漠治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鄂尔多斯市始终铭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自治区时提出的“内蒙古要大胆先试,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深化改革创新,加强政策引导,先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实行集体林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和林沙产业企业科技创新补贴,以及林沙产业“绿色通道”扶持政策等系列政策措施。相关旗区政府也纷纷出台政策撬动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大力推行“掏钱买活树”的约束机制和“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等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农牧民通过承包、入股、租赁以及投工投劳等方式参与防沙治沙,逐步构筑起了支持库布其沙漠治理的政策体系。
鄂尔多斯充分灵活运用党委政府的“宏观之手”,从源头上构筑起库布其沙漠治理的规划体系,再加上真金白银的投入,让“个体、集体、国家”攥成一个拳头,让“铺绿”的劲头空前高涨。
从市民到农牧民,从政府领导到民间组织,都把绿色作为家园的底色。徐治明、王果香、乌日更达赖、王明海等典型榜样,都是用绿色装扮鄂尔多斯的先行者,他们被人尊敬,也被追随!
如果说,这是一种文明形态。那么,典型引领下的全民义务植树便是让生态文明不断跃升的直接杠杆之一。
全民义务植树做到了规范化、基地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形成了“大种树、年年种、人人种”的植树造林良好氛围,连年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植树造林任务。目前,鄂尔多斯全民义务植树基地381个,面积达75.8万亩,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100%。
五年来,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治理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实现了“三个转变”,防沙治沙主体由国家和集体为主向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转变;由注重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向科技创新支撑综合防治转变;由单纯注重生态效益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协同共进转变。2014年6月,鄂尔多斯被列入我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的名单。
——企业产业化投资,沙里淘金,释放投资活力。
达拉特旗风水梁曾是起伏的沙海,没有一户人家。从2005年起,东达集团在此栽树种草,如今这里绿树萦绕,厂房、小区掩映其间,蜕变为“生态小镇”,已入住3103户,6000多人从事獭兔养殖,53平方公里的治理区内草木葱茏。
“我们已经实现了生态、产业两个循环。”东达蒙古王集团董事长赵永亮说,“沙柳三五年必须平茬,细枝柳条蛋白质含量是玉米的两倍,是上好的獭兔饲料,粗枝干是造纸和生产刨花板的上等原料,这是生态循环;出栏的兔皮、兔肉等再进行深加工,直到服装、食品等产品终端,这是产业循环。”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鄂尔多斯用产业拉动防沙治沙,在生态产业链上做文章,从“谈沙色变”到对沙“情有独钟”,上演了一场沙里淘金、绿富同兴的生态大戏。
沙地,其实是个“聚宝盆”,尤其是沙生植物。就拿甘草来说,既是药材,又能固沙、改良土质。杭锦旗出产的“梁外甘草”,久负盛名,现已围封补种和半野生栽培的220万亩“梁外甘草”。
5万亩的阿木古龙农场是库布其甘草种植最主要的示范性项目。甘草领域研发了亿利甘草良咽、复方甘草片和复方甘草口服液等特色中蒙药系列产品,驰名中外的“梁外甘草”制造出“沙小甘”等健康饮品,成功打造了沙漠生态健康产业链。
亿利集团沙漠生态事业部总裁奥宝平介绍:“集团在杭锦旗将大片沙漠改造为绿洲,构筑起特色农牧业、生物碳基复合肥、沙漠光伏产业、生态旅游业、药材种植加工等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为沙漠增绿的同时,实现了企业发展、地方兴业。”
伊泰百万亩碳汇林工程、绿远梭梭嫁接肉苁蓉、天骄沙棘饮料、高原杏仁露、源丰生物质热电、同圆工业治沙项目……大批企业组成西、中、东三路集团军规模化治沙、科学开发林沙资源,带动了库布其沙区由单纯治沙向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产业体系。
在中央、自治区和鄂尔多斯市各项支持性政策引导下,各类企业产业化投资,逐步形成了生态修复、生态牧业、生态健康、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生态工业“六位一体”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生态产业综合体系,逆向拉动了库布其沙漠治理。参与治沙造林及其相关产业开发的企业,数量达到了80多家,培育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2家。年生产人造板2.6万立方米,生物质发电3.1亿度,杏仁露、海红酒、沙棘等饮品3.5万吨,有效解决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
沙漠曾经令人生畏,如今响沙湾旅游景区成为人们度假休闲的好去处。旅游区总经理张瑞明说,“2017年,景区接待游客86万人次,收入1.8亿元,解决就业1200人,其中包括当地200多名农牧民。”
相邻的银肯塔拉,中部的恩格贝,西部的七星湖……库布其沙漠中建起6个旅游休闲度假区,打造了沙漠越野、亲近动物、生态文化、大漠星空等特色生态旅游项目,开展体验、认知、教育式的沙漠生态旅游。近十年来,鄂尔多斯市生态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000万人次,实现收入24.6亿元。
——农牧民市场化参与,全民动员,激发内生动力。
“吃了上顿没下顿,夹生窝头沙碜牙”,流传于农牧民口中的这句顺口溜,正是之前沙区百姓艰苦生活的真实写照。
而今,在库布其沙漠深处,牧民孟克达来一家人去年收入30万元,听上去有些难以置信,但对40岁的他来说,这已是现实。孟克达来家住七星湖旅游景区境内的独贵塔拉镇道图嘎查牧民新村,他拥有“沙地业主、产业股东、旅游小老板、民工联队长、产业工人、生态工人、新式农牧民”等七种新身份,每一种新身份都能带来不菲的收入。
而与孟克达来同在一个镇,47岁的农民张喜旺则是一位治沙民工联队长,也是库布其沙漠的播绿者,一年收入十几万。他带着30余名农民,通过招投标参与到治沙项目。“在库布其和我一样的民工联队还有很多,我只是千万治沙人当中普通的一员。”
鄂尔多斯通过政府引导和企业带动,建立多方位、多渠道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特别是贫困群众治沙致富积极性和主动性。
像孟克达来、张喜旺这样的农牧民,仅亿利集团就组建起 232 个民工联队,5820人成为生态建设工人,带动周边1303户农牧民从事旅游产业,发展起家庭旅馆、餐饮、民族手工业、沙漠越野等业务,户均年收入10万多元,人均超过3万元。
从前,老百姓为了生存下来而治沙,现在,尝到甜头的群众是库布其治沙事业最广泛的参与者、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最大的受益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和治沙企业累计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沙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不到400元增长到1.5万元,实现了祖辈梦想,充分共享沙漠生态改善和绿色经济发展成果,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库布其治沙事业拥有更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绿色并没为库布其治沙画上句号,而是成了老百姓致富的新起点。
——科技持续化创新,科技支撑,破除治理阻力。
缺少科技参与,库布其曾一度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
鄂尔多斯人提出,治沙一天不止,创新一日不停。从最初固沙、植树、种草开始,不停地试行实验、改良技术。草方格沙障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在四通八达的沙漠交通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被世界赞誉为凝聚库布其治沙智慧的“中国魔方”。
在治沙实践摸索前行中,鄂尔多斯逐渐找到了一条科技治沙之路。
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代表在银肯塔拉生态景区现场观摩时,沙丘上的白色袋状沙障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达拉特旗林业局副局长吴向东介绍:“它是生物基可降解聚乳酸沙袋沙障,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沙障技术。同草方格、沙柳等传统沙障相比较,其铺设效率提高3~5倍、材料搬运量降低20~60倍,障体材料可完全生物降解、杜绝了化学残留和二次污染。”世界各国林业同行对此赞不绝口、羡慕不已。
在杭锦旗观摩现场,张喜旺展示了“水气种植法”。他说,“传统的人工治沙方式,得先挖坑,然后再种植,人均日种约2亩,苗木成活率不足30%。利用‘水气种植法’,10秒就可种植一株沙柳, 两个人一天能种40亩,和传统的植树方式比较,这种方法每亩节约成本近1000元,效率提高约10倍,成活率提高约55%。”
沙漠是怎么变成沃野的?靠的是尊重自然、科学治沙、持续创新。
俗话说“伏汛好抢,凌汛难防。”库布其沙漠中的引凌汛水治沙项目,创新性地将“水害”变“水利”。在杭锦旗,5000多万立方米的黄河凌汛水滋润干涸的沙漠,形成水面11平方公里,一次性治理沙漠36平方公里,生态效果明显。
鄂尔多斯市以总体规划统领发展,坚持分步实施、循序推进的整体建设进程。总结出“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的治理原则,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措施。在建设大漠腹地保护区时,实施整体生态移民搬迁,林草药“三管齐下”,封育、飞播、人工造林“三措并举”。
种植方法,是治沙利器;产业化治理,是治沙灵魂;种质资源,是治沙之本。
鄂尔多斯人不仅依托科技进行沙漠治理,并致力于该领域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研究,创新了风坡造林、微创植树、甘草平移栽种、大数据和无人机治沙等100多项实用治沙技术。研发了1000 多种植物种子,建成了我国西部最大的沙生灌木及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建立了旱地节水现代农业示范中心、智慧生态大数据示范中心、恩格贝沙漠科技中心等一系列世界先进的示范中心。
绿色贡献
-——探究“库布其绿色启示”,不忘初心,共建家园,同圆美丽中国梦;勇于担当,共享经验,展现壮美中国心
风雨兼程、筚路蓝缕,面对一个有“死亡之海”之称的茫茫大漠,坚守一个绿染黄沙的信仰,为了一个绿富同兴的梦想,鄂尔多斯一任接一任党委政府、一代又一代沙区各族人民,誓将黄龙变绿龙,敢叫大漠换新颜,以超乎想象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战风沙、抗严寒、顶烈日,向库布其沙漠挺进。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为了实现绿色中国梦,鄂尔多斯人高擎绿色之剑,尊重自然、勇于创新、甘于奉献,划破“沙漠不可治理”的坚冰,守住了自己的家园,守卫了九曲母亲河,守护了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创造出了一个沙漠变绿洲的世界奇迹,成就了“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孕育出“守望相助、百折不挠、科学创新、绿富同兴”的“库布其精神”,荡开一池春水,释放出强大的活力与浓浓的暖意。
“库布其精神”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的生动诠释,是库布其沙漠实现成功治理的精神动力,使得库布其治沙人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实现了思想上的淬炼和理念上的升华,为新时期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正能量。
新时代呼唤新的精神,新的精神推动新时代。科学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注入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库布其精神”,又因为大众对奋斗和创新等理念的共同认可,推动了“库布其治理模式”在延伸中充分彰显价值。
党的十八大以来,库布其防沙治沙的技术和经验,已经推广到新疆、甘肃、青海、河北等省区。
位于“胡焕庸线”以西的我国西部地区,因年降雨量大都在400 毫米以下,多为草原、荒漠景观和雪域高原之地,自古游牧为主。在国家功能区规划中,列入以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主的22 个功能区,多集中在此区域内。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是十九大提出的新型环境治理体系的先行探索,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民众广泛参与的生态环保体系”高度契合,也高度遵循经济与社会普遍发展规律。
鄂尔多斯人带着“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这张名片,走出库布其,走向浑善达克、乌兰布和、腾格里、塔克拉玛干,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云南、贵州、吉林等倍受荒漠化困扰的土地上播种希望,建设新的绿洲,让绿水青山更浓厚,让金山银山更丰富。
行走在中国防治荒漠化成就展大厅,一幅长约50米的巨型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图映入眼眸。在绿色土地的“夹缝”中,黄褐色的“一带一路”从中国向西延伸,越过里海,直抵地中海。
土地荒漠化已经成为地球的顽疾。特别是“一带一路”建设涉及的65个国家中,超过60个正遭受着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的危害。
西安、兰州、喀什、塔什干、阿什哈巴德、德黑兰……一个个城市之间不仅有了有形铁路,也有了无形纽带——2017年9月6日,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
“中国将坚定不移履行公约义务,按照本次缔约方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加强同各成员国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发给大会高级别会议的贺信,体现了中国在防沙治沙上的大国担当。
会议达成《鄂尔多斯宣言》,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
9月10日,“一带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机制正式启动。这也意味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携起手来,共同化解挑战和困境,共享荒漠化防治经验,构建生态安全共同体。
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在库布其,沙漠不是一个问题,而是被当作一个机遇,当地将人民脱贫和发展经济相结合。我们需要这样的案例为世界提供更多治沙经验。”
“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治荒漠化模式,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
希腊前总理安东尼斯•萨马拉斯表示:“库布其可以把沙漠变成绿洲,简直就是一个奇迹。来到库布其看到这样的壮举,看到这样的责任担当,树立了非常好的模范榜样。”
加纳环境科学与技术创新部副部长帕特里夏•安佩安格表示:“库布其治沙模式独一无二,中国政府的创造力十分强大。库布其经验很特别,可以推广分享到全球来解决荒漠化问题。我们迫切希望习近平主席能够尽快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把库布其模式带到加纳。”
瑞士驻华大使戴尚贤对中国领导人的号召力印象深刻,他说:“中国治沙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号召下,充足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资本优势得以发挥,从而将库布其沙漠变成了创造奇迹的地方。应该将库布其模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把中国成功的治沙经验分享给全世界。”
今日,库布其沙漠治理形成的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已经成功走入沙特、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沿着“一带一路”,继续在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落地生根,与全世界荒漠化地区分享成功经验和模式,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带给世界上更多的人,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已越关山,再眺雄峰。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历史的鸿篇巨制一旦开启,每一页都将是崭新的。奋进新时代,鄂尔多斯人高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旗帜,让来自库布其的“中国智慧”润泽绿色家园,以源自库布其的精神力量催动绿色发展,在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上追望新的阳光。鄂尔多斯,已经整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