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15个交易日流出581亿:北上资金离场短期避险

2020-03-13 21:14:10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2408次)

春节假期后国内股市恢复交易的2月3日,A股暴跌,但当日北上资金却逆向而行,单日净流入资金规模高达181亿元。

彼时被市场形容为大跌大买,随后A股大幅反弹,北上资金持续凶猛流入。

但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追踪数据,近期北上资金却开始出现了不一样的选择,近两周时间,北上资金结束了阶段性大规模流入,净流出成为常态。

但一些市场人士对于目前北上资金转向阶段性的流出直呼看不明白。

从全球背景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扩散,多个国家主要股市连续出现暴跌。

这种情况下,如今国内疫情正在缓解,经济秩序加速恢复,外资非但没有进一步流入而是选择快速离场,意欲何为?

3月12日北上资金再次出现大幅净流出,截至收盘当日北上资金净流出规模达到83.8亿元。

博弈股票投资风险

2月21日开始,北上资金开始阶段性转入净流出的阶段,当日北上资金共计流出11.2亿元。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自2月21日开始起至今的15个交易日内仅有4个交易日出现了净流入的情形。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时间北上资金的趋势都是在离场。

从交易规模来看,2月21日至今,北上资金共计流出581亿元,这也让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的规模跌至285亿元。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北上资金流出仍保持目前的节奏,那么2020年北上资金整体将呈现出坚定的离场态势。

而从个股层面来看,目前外资卖出的仍集中于大盘蓝筹股,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近7个交易日,外资卖出量最大的前五家公司分别为,中国平安、贵州茅台、东方财富、招商银行以及京东方A,外资卖出金额分别为34.3亿元、12.6亿元、9.7亿元、9.1亿元以及8.8亿元。

对应海外疫情的发展,2月21日起也是确诊数据开始大幅上升的节点,同时全球主要市场开始连续出现暴跌的起点。

尽管国内股市在部分时点也随全球主要市场一同下跌,但整体来看A股自恢复市场运行以来十分抗跌,外部的影响仅仅是让A股进入了强波动的阶段,但并非出现持续的大幅下跌。

与此同时,国内疫情有所缓解,社会经济秩序陆续恢复,很多市场观点也提出目前A股可以是全球资产避险的不二之选,那么此时北上资金持续的净流出又意味着什么?

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当前外资为什么不买中国资产,不能仅看国内的情况,还是要结合国外的宏观形势进行判断。

他分析表示:“海外疫情发酵始终是风险资产大幅调整的主因。目前欧美疫情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确诊人数未见拐点。同时,油价下跌将使得企业信用利差明显走阔,企业违约风险上升,全市场的风险偏好均将出现恶化。当前的疫情和油价大幅下跌带来的欧美市场波动,是外资不得不撤离中国股票市场的主要原因。”

另外也有机构人士指出,国际投资者短期不买中国资产而是抛售中国资产,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股票资产毕竟是风险资产。

“从3月9日的市场走势看,日元和欧元兑美元分别上升2.86%和1.49%,显示资金从美元转换为日元和欧元,但欧洲主要国家和日本的股票市场指数并未因资金流入而上升。一个更大的可能性是,这些资金流入有关国家的债券市场,买入国债等避险资产。”一家大型券商首席分析师认为。

中长期趋势不变

尽管外资从北上资金渠道呈现出净流出的局面,但记者和市场中多位人士交流后了解到,市场对于外资中长期仍会加配A股达成统一的共识,认为目前逃离A股的部分外资仅是避险的短期行为。

从2018年开始外资持续流入,根据Wind统计的数据显示,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外资流入累计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

有市场机构的观点认为,这其中很多资金都是中长期配置A股的类型,短期操作的买入卖出的资金是少数,这一阶段外资呈现出一定规模的离场,并不意味着外资投资A股的趋势有所变化。

中信证券海外策略分析师杨灵修也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市场大幅下跌。但随着中国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回暖、利率下降以及市场充沛的流动性,我们预计中国股票对海外投资者仍具备吸引力。”

谢亚轩表示:“境外投资者‘后院起火’选择卖出中国资产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的资本市场流动性好,市场具备深度,可以抵御目前状况下的外资流动。”

谢亚轩同时也提出了他的一个假设:不排除未来在疫情冲击过后,汽车整车、医疗器械等精密仪器、药品为代表的化工制剂等高端制造产业乃至一部分服务业,出于产业链安全和备份的需要选择在中国布局的可能性。

另外,从最新的陆股通持股数据和板块分布来看,北上资金持股继续抓小放大,主板持股市值占比继续下降,中小板和创业板持股市值占比继续上升。

其中,创业板占比从2019年以来持续扩大,而近期外资流出的个股数据也同这一趋势吻合,因此一些市场观点也认为未来外资“回流”的资金也将向TMT、中游制造和医疗保健等行业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