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港新片区不是自贸试验区的扩大版,而是升级版。" 在 9 月 5 日举行的 "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和中国对外开放 " 媒体学术沙龙上,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在发言一开始就对临港新片区作了 " 定性 "。
周振华指出,与之前的自贸试验区相比,临港新片区可谓 " 应变而生 "。新片区要应对当前世界投资贸易格局大变革、应对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应对全球科技革命新竞争与新合作、应对国家间战略博弈等问题。所以,新片区呈现出不一样的定位。6 年前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应对 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自贸协定谈判所提出的制度建设方面的更高标准。而临港新片区作为特殊经济功能区,彰显了我国坚持全方位开放、主动引领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态度。由此,要求也不一样。" 原来是要求可复制、可推广,而现在新片区则是要求成为新的增长点、增长极。"
周振华强调,临港新片区的发展赋予了改革开放新的内涵。首先,当下推进改革开放一定是从全球化的国际要求出发。经过 40 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此不能仅仅从国内情况出发,必须要有全球视野。而自贸区历来是全球化的关键机制之一。其次,现在要推进的是深层次的改革开放。他表示," 深层次 " 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片区的改革要真正触及根本性突破,特别是在企业资金的自由流动、税收举措、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可以先行先试。二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新片区要为新机制提供压力测试。最后,现在的改革开放一定要释放潜能," 自贸区肯定要有特殊政策,特殊政策就是要在特殊空间里将增长潜力充分释放。"他表示,衡量一个自贸区是否成功,一大标志就是要看该区域未来能不能有大量财富增长,有大量经济增长,有强大经济发展动力。
在谈到金融问题时,周振华表示,吸引总部经济和离岸贸易业务,均离不开金融创新与开放。而自贸区金融创新的核心就是境外资金可自由进出自贸区。" 企业总部的主要功能就是资金调配,若资金无法畅达流通,总部经济功能势必会削弱,因此金融创新若没有重大突破,新片区的总部经济功能就会受到影响。" 他强调,应站在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角度来看新片区的金融创新。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角度来看,金融也是新片区建设的重要载体,需要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清算、结算体系的构建,从而推动人民币尽快进入国际市场。
不久前,深圳成为首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谈到临港新片区与深圳的不同特质时,周振华表示,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真正崛起,不能只靠一个上海,肯定会有若干个具有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城市共同推进这一目标。而它们之间会有不同的定位与分工。" 上海在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建设中,金融是很重要的一环,尤其当前上海‘五个中心’的功能建设日益突出。" 他表示,上海既是东部发达地区,又是长三角的龙头,这一区位决定了在连接全球经济的版图中,上海将更多扮演综合性全球资源配置中心的功能,与欧美发达城市尤其是经济型城市产生高度连接。因此,在增设临港新片区的机遇下,上海在中国下一步对外开放中的定位既是综合性的,更是全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