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No zuo no die” 两高管辞职!细数国泰航空"乱港之罪"

2019-08-16 22:26:49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0713次)

国泰航空今天(16日)召开董事局会议,会后国泰航空董事局宣布已接受何杲辞任行政总裁职务,以及卢家培辞任顾客及商务总裁职务。邓健荣被任命为行政总裁,林绍波被任命为顾客及商务总裁。

何杲表示,他和卢家培作为公司高层,对国泰航空在过往数星期经历的挑战,理应承担责任。

国泰航空主席史乐山表示,最近所发生的事件令国泰航空对飞行安全和保安的承诺受到质疑,也让国泰的声誉和品牌受压,因此认为这是合适的时机来任命新的管理团队,重建信心以及带领国泰航空再创高峰。国泰航空全力支持香港实行基本法赋予的“一国两制”原则,对香港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

“还是善意提醒一句:不作不死。 哦,听说国泰航空有些人员听到普通话就假装听不懂,那讲英文好了: No zuo no die。”——这是8月11日央视新闻新媒体《主播说联播》中,主持人康辉送给国泰航空的善意提醒。

如今看来,康辉“No zuo no die”的这句善意提醒真是一语中的。

瘫痪机场运行、禁锢内地记者、殴打内地游客、烧伤警察……连日来,香港一些激进示威者打着“反修例”幌子,做出各种极端暴力行径,使香港正滑向无底深渊。在暴力乱港行动中,国泰航空纵容员工、阳奉阴违。其公司员工不但直接参与暴力乱港,更在航班上宣扬个人激进的政治主张,泄露乘客信息,暴露出极大的安全隐患。

首先来听一段香港《大公报》曝出的录音,录音显示7月26日香港机场举行非法集会时,国泰航空一班从东京飞往香港的客机上,一名机长本应根据正常程序,透过广播向乘客介绍当时的飞行状况及天气等,可他竟“公器私用”,透过广播向乘客传达其激进的个人政治理念,还力撑乱港暴徒所作所为。

针对香港国泰航空在多起事件中暴露出的安全风险及隐患,民航局果断“亮剑”。8月9日,民航局向香港国泰航空发出重大航空安全风险警示,明确提出三点要求:

官方“亮剑”后,国泰航空才在9日紧急撇清,表示部分员工行为“不代表公司立场”,并重申一贯支持“一国两制”。然而,国泰航空的声明广大网友并不买账。

△国泰航空8月9日声明

△网友留言截图

10日晚,国泰航空又主动宣布,被控暴动罪的机长7月30日后没有被安排飞行职务,而泄露警队隐私的两名员工已被解雇。

空航班测底线?国泰航空CX899绕道备降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航班跟踪平台数据显示,8月11日的国泰航空CX899航班由纽约飞往香港,起飞时间推迟了近18个小时,于美东时间20时19分起飞,但经过俄罗斯上空时,绕过中国领空,飞到日本上空,备降大阪。

有网友发现国泰航空网站显示,“由于航班营运需要,CX899航班将不载客”,并猜该航班是“底线测试机”,国泰没有提交机组名单,借空航班“测试民航局底线”,最终未被允许进入内地领空。

尽管国泰航空发文说,该飞机系缓解航空交通堵塞的“特别安排”,“与民航局近日对国泰提出的警示无关”,但这一解释却瞬间逗笑了众网友:你信么?反正我不信。

警示后 国泰航空报送的机组人员符合要求

8月15日,中国民航局综合司副司长顾晓红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航局发出重大安全风险警示后,从目前情况看,香港国泰航空按时报送了飞往内地和飞越内地领空的机组人员身份信息,经审核,国泰航空报送的信息符合警示要求。

英国控股 殖民地精英意识深植公司

作为一家航空公司,与乱港分子扯上关系,而且还暴露职业道德存在瑕疵。如果只是一件事,还可以说是国泰航空的疏忽,管理上的漏洞。但接二连三的发生,国泰航空态度也不诚恳,这说明,国泰航空管理层在这件事上的立场有问题。那么国泰航空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

国泰航空最初由一名美国人和澳洲人1946年在上海创立,后搬到香港。1948年,英国太古公司的前身收购了它45%的股权,澳洲全国航空收购了35%,两位创始人各占10%。

随后,国泰航空收购了港龙航空和香港快运航空,如今稳坐香港第一大航空公司龙头宝座。而它的股权机构,几经变迁,虽然现在国航占有29.99%,但英国太古集团依然点据45%,处于绝对控股位置。

国泰航空飞行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西方国家的人,从港英时期到现在都是如此。因此殖民地精英意识在国泰航空内部很有市场,对内地存在偏见和歧视。这作为一种“传统”在国泰航空延续至今。

一月市值蒸发超百亿 国泰航空“钱途”堪忧

近期国泰航空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折射出这家航企内部管理已呈“失控”之态,随之而来的就是股票下跌。8月13日,工银国际发布了一份关于国泰航空(00293)研究报告表示,下调其评级至“强烈卖出”,降目标价39%至6港元。该报告引发国泰航空股价震动,8月13日最大跌幅超过5%,尾盘略有回稳,但跌幅仍达2.55%,不到一个月时间,该股市值蒸发已超100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