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国际新闻  >> 查看详情

国际锐评|“美国国家安全”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2019-06-12 11:08:43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0715次)

从进口钢铝产品、汽车及零配件,到外国企业和直接投资;从外国留学生与学者,到签证申请人的社交媒体账号信息,似乎一切,现在都可以被华盛顿贴上“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标签。对美方而言,“国家安全”这个受到各国高度重视的严肃话题就是一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

按照国际社会的共识,“国家安全”通常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显然,这一概念是有清晰的内涵和边界的。如今,它却被世界第一强国美国所滥用,成为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维护霸权的工具。

据统计,从上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美国一共发起了14起“232调查”,最终只有两次实施了惩罚性措施。也就是说,过去,美国以打击面甚广的“国家安全”为由实施贸易制裁的做法并不常见。但是,2017年以来,美国似乎越来越感到不安全了,将钢铁和铝产品、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外国投资、外国人、外国企业、外国先进技术等,都视为“国家安全”的威胁,发动多起“232”调查,甚至在今年5月份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搞得自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不由地让遭受无差别打击的美国盟友和贸易伙伴疑窦丛生:凭着世界第一强国雄厚的军事、科技和经济实力,还有谁能威胁到美国的安全呢?

答案显然是明摆着的:美国的“国家安全”并不是真的受到了威胁,而是美方某些人基于“美国优先”的霸权主义思维作祟,把“国家安全”当作挡箭牌,肆意打击贸易伙伴,维护美国的绝对利益。这也暴露出,美国无法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化,不能接受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崛起的现实,对别国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合理诉求疑神疑鬼、焦躁不安。它重新打出“国家安全”的旗号,不过是企图为自己逆流而动的行为找到由头。换句话说,“国家安全”这一严肃的概念,已被美国当作是即撕即用的便利贴,随时需要就随时拿来用。

对此,国际社会看得很清楚。欧盟指出,美方所谓“威胁国家安全”不过是实施“行业保护”的借口。美国国际钢铁协会联合其两家会员企业去年曾向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提起诉讼,指控美国政府对进口钢铁产品加征关税所依据的“232条款”违宪。庭审法官曾一度向美国司法部派出的法律团队发问:还有什么是不能以国家安全为由征收关税的,“总统可以说,对花生酱征收关税吗?”

美国滥用“国家安全”概念,不仅伤及贸易伙伴,也冲击了国际贸易秩序和信任,更对其自身造成了损害。它就像《伊索寓言》里《牧童与狼》的故事一样,当村民们发现多次被牧童愚弄之后,接下来即使牧童看护的羊群真的被狼袭击了,人们也不会伸出援手了。美国频繁祭出“国家安全”旗号,一旦成瘾就会导致麻木,令其丧失感知真正威胁的能力,而这一点,才是美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

(国际锐评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