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国际新闻  >> 查看详情

侨述十年 丝路有约 | 惠源:弘扬苏商精神,丝路牵起中缅“胞波”情谊

2023-10-24 09:11:07 来源: 华人头条 阅读 (11363次)

滔滔瑞丽江奔腾向西,蜿蜒伊洛瓦底江奔涌不息。缅甸与中国有2210公里的陆地边界线,山水相连、比邻而居。在缅语中“胞波”意为一母同胞的兄弟,两国人民自古相亲相融,“胞波”情谊源远流长。

着迷于东南亚的独特风情,23岁的惠源只身前往缅甸。在缅期间,他把握东南亚发展契机,成立苏商集团总公司,带领大批江苏企业到缅投资兴业。他时刻心系祖国,通过各种方式为祖国和家乡贡献力量。他回馈缅甸当地社会,诠释了中缅“胞波”情谊和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精神。

以下是他的自述。

变废为宝
发掘东南亚商机

2008年,出于对东南亚风土人情的喜爱,在经过前期考察后,我发现东南亚地区有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人口消费红利、宽松的政策环境以及稳定的经济增长等多方面的优势,必将是未来外商投资发展的必争之地。于是我只身南下来到柬埔寨,开启我的创业之路。

“不打无准备的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到柬埔寨之后,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市场分析,特别是对当地热销产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我发现,彼时柬埔寨制造行业发展势头强劲,纸制品的销售前景一片大好。而且当地百姓将使用过一次的纸就当作垃圾处理,不懂得二次再生利用,我立马意识到隐藏其中的巨大商机:变废为宝。于是,我开始着手布局各类工业用纸的生产销售事业,决心闯出一片天地。

在创建第一间纸业公司时,从施工到安装生产设备,我全部都自己上手干,从土木工程到电力装配,都了如指掌,实践让我积累了宝贵经验。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创办的纸业公司,实现本地自产自销,生产销售量与日俱增,事业蒸蒸日上,年贸易额达5000万美金。

2013年,我带领公司骨干来到缅甸创办纸业公司,秉承着为人低调、待人谦和、做人诚恳、做事认真、诚信立业的理念,在与大量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信誉和口碑。我抓住机遇,借助雄厚实力在缅甸成立苏商集团,投资胶袋生产、服装压褶、化工等众多行业。经历一番耕耘,如今已在这些领域中享有盛誉。

传承苏商精神
创办商会共谋发展
 
虽然我身在缅甸创业,但我内心始终挂念着江苏企业。我们中国人,落地归根,饮水思源,不管去往哪里,都有故土情怀,这是永远根植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的。

勇于开拓、志在共赢、专业谨慎、共创辉煌的苏商精神是我创业的精神支柱,江苏企业在海外投资也离不开苏商精神的指引。我相信,我们江苏企业的未来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我渴望为江苏企业全球化出一份力,在2019年,我联合几位在缅的江苏籍企业家共同创办了缅甸江苏商会、缅甸江苏同乡联谊会,并被推举担任首届会长。

经过多年发展,商会现有会员单位100余家,同乡会成员1200余人,涵盖金融、能源、制造业、航空、IT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纺织制衣、农业和旅游等行业领域,为缅甸当地提供了20多万份就业岗位。

以纺织制衣为例,我们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在缅甸当地加工,再出口到日、韩等地,年进出口贸易额最低可达10亿美金。

商会成立以来,我们不但同中缅两国政府部门、工商团体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还经常接待来访的企业代表团、工商考察团、投资洽谈团,组织参加各类展览会、招商会,组织缅甸企业去中国实地考察……还在缅甸举办各类研讨会、座谈会以及培训班,为会员单位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我们缅甸江苏商会运用各种灵活的形式为会员单位创造拓展事业发展的机会,当会员企业在中缅经贸活动中遇到涉及面较广的难题时,商会主动出面协商、谈判,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为会员们争取应有的利益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我始终认为,江苏企业境外投资需谨慎布局,前期的调研非常关键。从战略制定、目标筛选、尽职调查到投后管理,江苏企业走出去的每一步需走稳、需谨慎。作为缅甸江苏商会会长,我愿意竭尽所能为来缅投资的江苏老乡提供信息、给予帮助。

心系祖国
捐资兴教造福桑梓

虽然在缅打拼多年,但我从未对祖国产生过距离感,时刻关心祖国、家乡发展,哪里有需要就冲向哪里,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蔓延全国,武汉急需防疫物资,祖国战“疫”形势严峻。

经商会理事会商议,发出捐款倡议,我率先带头捐款1000万缅币,缅甸江苏商会会员及同乡会成员纷纷响应,短短3天时间共筹集20万人民币及6000个口罩。在全体理事会同仁的共同努力下,采购了防疫紧缺物资第一时间发往武汉。

另外,缅甸江苏商会也一直热心教育事业。2020年教师节期间,缅甸江苏商会理事单位受邀出席“奋进新时代”徐州市新沂市新店镇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教育基金颁奖典礼,并设置专项资金以资鼓励在一线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教育是国家之本,强国之基,支持教育事业就是为国家未来的发展积蓄动力。因此,支持家乡教育事业也是我们海外侨胞义不容辞的责任。

 
回馈缅甸社会
助力中缅“胞波”情谊
 

中缅两国一衣带水,紧密相连,“胞波”情谊相通相融。2020年6月,了解到缅甸卫生部要建立一所新的医院,我第一时间组织会员单位,协调购买中国国产空调50台,捐赠给缅甸卫生部,用以支持缅甸医疗事业的发展。中国驻缅甸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谭书富、仰光省首席部长漂敏登出席捐赠仪式。仰光省首席部长漂敏登还亲自给我颁发感谢证书。

2020年缅甸第二波新冠疫情暴发,缅甸国内面临防疫物资不足的严峻挑战。我联合商会名誉会长单位,在中国采购口罩30万只,于10月26日分别在瑞丽口岸和仰光进行口罩交接。

中缅两国有句共同的谚语,“亲戚越走越亲,朋友越走越近”。我坚持用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诠释了中缅“胞波”情谊和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精神,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缅甸防疫物资短缺压力,增强了缅甸当地社会战胜疫情的信心。

缅甸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也是“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交汇点。过去十年,“一带一路”建设为缅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缅经济走廊、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建设工作不断推进,正在造福两国民众,也为我们海外华侨华人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更多利好消息不断释放……

2018年9月,中缅签署政府间共建中缅经济走廊的谅解备忘录。据了解,两国将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与投资、能源、自然资源、种植业与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等领域开展合作,造福中缅两国人民,促进两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同年12月,中国侨联主席、党组书记万立骏率团访问缅甸,他希望海外侨胞积极融入住在国主流社会,在自身事业发展、安居乐业的同时不忘桑梓,做中缅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一带一路”的建设者、中缅共同发展的贡献者。我对此深深认同,我们华侨华人以及国内的归侨、侨眷,都是“一带一路”的民间使者。相信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实施,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将进一步加深,不仅在语言、文化、文学、风俗习惯等方面,在各个技术领域也将展开广泛交流与合作。

我愿意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让中缅传统“胞波”情谊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