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国际新闻  >> 查看详情

“北冰洋正在死去” 这次探险带回北极垂危的毁灭性证据

2020-10-26 15:04:38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2338次)

去年9月,来自20多个国家的数百名科学家,组成了一个国际科考队,分阶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在那里随着海冰漂泊了389天。上个月,科考队终于结束了长达一年多的考察。他们不仅完成了史上最大规模最长时间的北极科考,还带回了这样一个噩耗,那就是:“北冰洋正在死去。”

在那片遥远的冰天雪地,科学家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又经历了怎样特殊的一年。两名中国科考队员为我们揭秘。

10月12号,在北冰洋漂浮一年多后,“北星”号破冰船抵达德国不来梅港,历时389天的“马赛克”北极探险宣告结束。

“马赛克”项目负责人 雷克斯:可以说此次考察在目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水间内,都是极地研究的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如今我们带回来的大量数据和样本,将永久地改变气候研究。

“极星”号破冰船船长 伍德里奇:当我们今天抵达不来梅港时,心里感觉很温暖。的确,这是一次独一无二的旅行。

“马赛克”探险是一个由德国主导的大型国际合作科考项目,耗资1.4亿欧元(约合11.14亿元人民币),执行主体是德国的“极星”号破冰船,队员则来自德、美、中、俄等多个国家的80多所研究机构。

“马赛克”项目负责人 雷克斯:“马赛克”探险的总体目标是为在我们的大气模型中建立不同的单个变化模型提供更好的基础。

“马赛克”项目的全称是“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浮观测站”。(Multidisciplinary drifting Observatory for the Study of Arctic Climate)这些词汇的缩写正好拼成了“MOSAiC”,也就是“马赛克”的英文单词。

不同于传统的北极科考,科学家们需要把“极星”号破冰船冻在北冰洋的海冰中,使其变成一个临时的科考站,再以此为基地,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对周围的海冰、海洋、大气、生物等要素进行观测。

上一次进行北极漂浮观测的,还是127年前的挪威科学家弗里乔夫·南森。

1893年6月24号,南森从奥斯陆起航,驶向北冰洋。他历时3年完成北极探险,并收集了大量有关洋流、浮冰、水文、气温和海生物等方面的宝贵资料。

一百多年后,2019年9月20号,在俄罗斯“费多罗夫院士”号科考船的支持下,“极星”号从挪威特罗姆瑟港口出发,前往北冰洋。

科考队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是,寻找一块合适的浮冰,将“极星”号冻住。

任健,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他参与了“找冰”和“冻船”的全过程。

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任健:首先你要找到一块合适大小的便于你未来一年做研究的一块冰,(冰)不能薄,否则一块就碎了,也不能漂得太快,或者说其它各种条件不满足。要大小合适厚薄合适,然后位置也合适,因为你如果离大洋太近的话,它一会儿就漂起来。

他们在北冰洋寻找了足足两周时间,终于在极夜来临前,在北纬85度,东经134度找到一块可以固定科考船的海冰,科学家们称之为“梦想浮冰”(Dream Flo)。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科考队都在极夜中度过。

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任健:我是1月份回来的,相当于从10月份到1月份整个期间都是没有见到太阳的。天上最亮的天体是月亮,那时候月亮确实很亮,很特别的一种感受。

科考队还花了18天时间,在浮冰上搭建起一座研究基地。科考所用的设备都被布放在不同的分区,在“水下机器人”中心,利用远程操作工具,就可以收集海冰之下的观测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回“极星”号;在海洋中心,科考队员在冰层上钻孔,把观测设备降至海冰之下,采集海水样本;在海冰研究中心,科考队员们可以研究和观察海冰和冰上的雪覆盖。而在大气中心,科学家们可以收集研究大气和空气成分。

在中心观测点之外50公里处,还设有几十个微型监测站,实时观测和传输数据。此外,“马赛克”项目还首次在科考中配备了飞行小分队,从空中进行配合采样观测。

被冻住的“极星”号和这座研究基地,同这块“梦想浮冰”一起,随着“穿极流” 穿过北极点,向南漂移。

在漫漫极夜中,科考队员们开始了繁忙的工作。任健回忆称,在零下30度的黑夜里,即使想在浮冰下布放一个设备,都充满了挑战。

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任健:他们有一些外国人觉得,你们中国人没放过这个东西,可能放不了。他们就会,不能说是怀疑我们,就是确实有一些不放心。因为在冰上如果出现意外的话,是非常危险的。不光是仪器危险,包括对现场人员的生命,也都会有危险。

无边的黑暗,极寒的冰面,陌生的队友,还有随时出没的北极熊,任建说,在布放前一夜,他紧张得彻夜难眠。

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任健:放完之后,我就躺在那个冰面上,看着晴空满天的星星,因为很暗,能看到很多暗的星星,就觉得很舒服。虽然很冷,但是那时候不觉得。

由于被冻在冰里,“极星”号无法通过移动来躲避极地风暴。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需要飞机接应,科考队会在破冰船附近修建一条冰跑道逃生。

除了来自各国的专业科考队员和专业设备,“马赛克”项目还配备了专业的支持团队。

当然,还有安保人员来应对随时出现的北极熊的袭击。

中国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任健:我们第一行段碰到了好多次北极熊,有几次是特别近的,就是妈妈带着宝宝,就在船边,它们嗷嗷在那边叫。一方面挺可爱,另一方面也挺可怜,因为他们肚子饿了,但是这种情况下,你就坚决不能喂他们吃的。因为喂了它了之后它就不会走了,不会走的话,你就没法下去采样或者作业。

中国考察队员庄燕培前往北极时,正值极昼期间,太阳一直徘徊在空中,他也需要做24小时连续观测。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庄燕培:在船上除了两位中国科考队员,还有一位中国船员,这位中国船员给我们做了烧饼,我们就吃着烧饼过了中秋节。然后现在在北极因为是夏天,其实看不到月亮,只能看到太阳,所以说我们也是,想象着月亮,吃着烧饼度过的中秋节。

此次北极之行,研究人员搜集了150万亿字节数据和1000多份冰样本。 而这些成果将会把人类对北冰洋的认知提高到新的阶段。

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 卡利茨采克:研究人员收集了大量数据,将使未来几代人受益。因为在气候变化的“震中”,北极收集的数据将弥补该地区的关键数据缺口,这将有可能使气候模型更加精确并最终重新评估它们。

“马赛克”项目的负责人雷克斯强调,此次北极科考,首次进行了跨学科共同研究,包括北极气候系统中的海冰、雪、海洋、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学科,这使得“马赛克”项目对北极的观测更加系统。

“马赛克”项目负责人 雷克斯:北极气候系统非常复杂,你得把它想象成一个发条闹钟,由无数系统组成,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就像时钟的齿轮相互啮合,现在我们打开了这个复杂的发条闹钟。我们走进去研究每个齿轮、每个弹簧、每个钩子和螺丝的功能。

在结束了为期一年多的观测之后,“马赛克”项目的科学家们带回了北极垂危的毁灭性证据,并警告称北极恐怕将在数十年内面临“夏季无冰”的状况。

一年多的“马赛克”探险已经结束,科学家们亲眼见证了全球变暖对北极地区的剧烈影响。然而,科学研究还远未结束。未来两年,科学家们将对此次科考收集的大量数据和样本进行分析建模。而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乃至全球气候有怎样具体的影响,并帮助预测未来20年、50年或10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