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南非华社  >> 查看详情

非洲时报记者带你走进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2021-10-22 09:43:19 来源: 非洲时报 孙想录 阅读 (27436次)

10月22日,2021海外华文媒体感知中国(四川)行正式启动,非洲时报等19家海外华文媒体走进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全面了解四川涉藏州县的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乡村振兴、灾后重建成效等,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阿坝州的方方面面。

自然概况

【地理位置】阿坝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四川省西北部,东经100°0′~104°7′,北纬30°5′~34°9′之间。北和西北与甘肃、青海交界,东和东南与绵阳、德阳、成都市相邻,南和西南与雅安市接壤,西与甘孜州相连。南北长约414公里,东西宽约360公里,幅员84 2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 000米以上,州人民政府驻马尔康市马尔康镇,海拔2 600米,距省会城市成都395公里。

【历史沿革】阿坝州历史悠久,远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史为蜀山蚕丛生息地域,古属禹贡梁州之域,秦惠文王 (前316) 灭巴、蜀后设置蜀郡,始建湔氐道 (治地今松潘县北) ,隶属蜀郡。汉元鼎六年 (前111) ,开西南夷,以冉为汶山郡 (治地在今茂县凤仪镇) ,郡辖绵虒县、湔氐道、汶江县、广柔县、蚕陵县。白水上游氐人聚居地,置甸氐道 (今九寨沟县附近) ,属武都郡。蜀汉章武年间 (221—222) ,废汶山郡,置汶山、冉、平康、白马、匡用五围。西晋时,置西夷校尉于汶山。隋唐时代,广泛实行羁縻州制度,宋代仍承袭之。元置松潘、岩、叠、威、茂等处军民安抚司,治所在松潘,流官土官并用。明、清两代仍承袭土司制度。乾隆十七年 (1752) 对杂谷脑土司实行改土归流。乾隆四十一年 (1776) 大小金川之役后又实行改土归流。乾隆四十八年 (1783) 置懋功屯务厅,领汉屯五、土屯六、土司二。“民国”十六年 (1927) ,茂县置四川省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署,至“民国”二十四年 (1935) 改置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1935年4月至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在州境开辟松理茂赤区和大小金川革命根据地,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格勒得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1950年2月,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接管原第十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1953年1月,四川省藏族自治区在茂县成立,1955年12月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 (州人民政府驻刷经寺,1958年迁马尔康) ,1987年7月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阿坝州辖马尔康1个市,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12个县。有54个镇、165个乡 (其中民族乡2个) ,56个居民委员会和1 354个村民委员会。

【人口和民族】年末,全州户籍人口89.93万人,男性45.74万人,女性44.19万人;藏族53.50万人、羌族16.71万人、汉族16.73万人、回族2.81万人,其他民族0.1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59.5%、18.6%、18.6%、3.1%、0.2%。户籍人口中:城镇25.35万人,乡村64.58万人。全州常住人口94.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15%,比上年提高1.15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9.52‰,人口死亡率4.09‰,人口自然增长率5.43‰。

【语言 宗教】藏族使用藏语,主要有安多、嘉绒等次方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族使用羌语,分为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属藏缅语族,羌语支。回族以汉语为本民族的交流工具,日常生活中也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词汇。州内汉族使用汉语,主要为四川次方言领阿坝州片方言,属汉藏语系领汉语支。在藏族、羌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也有很多人使用汉语。境内宗教教派有本波教,藏传佛教的宁玛、噶当、噶举、觉囊、萨迦、格鲁诸派别和伊斯兰教、道教。羌族多信仰 “万物有灵” 的多神崇拜。

【地质地貌】州境地层出露,受龙门山古陆和古海湾阻隔,形成两大地层分区。地质构造总属四川省西部地槽区,并处在东部地台区与西部地槽区的梯级过渡带——龙门山褶断带上。全州地表整体轮廓为典型高原,地势高亢,高原由丘状高原面和分割山顶面组成。平均海拔在3 500—4 000米之间。山势南高北低,河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川呈西北至东南走向。境内最高海拔四姑娘山主峰6 250米,与东侧岷江出境处水平距离仅59公里,高差却达5 470米。全州高原和山地峡谷约各占一半。高原包括高平原、丘状高原、高山原。山地峡谷主要有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和山原,其间分布平坝或台地。

【地貌土壤】全州地貌类型有11个,分为平坝、台地、低山、低中山、中山、高山、极高山、山原、高平原、丘状高原、高山原。全州土壤有15个土类、21个亚类、41个土种。全州地域辽阔,复杂的地貌类型形成特殊的立体土壤地貌。

【气候】境内垂直气候显著,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北部温凉、南部温热且短暂,大部分地区春秋季相连,干雨季分明。光照充沛,昼夜温差大,无霜期短。冬春季节空气干燥,多阵性大风,旱、霜、雪、低温、大雪各类灾害性天气频繁。全州属于高原季风气候,分高山、山原、高山河谷三种气候类型。2019年,全州平均气温9.0℃,较历年同期 (8.2℃) 偏高0.8℃;年平均降水量808.80毫米较历年同期 (665.1毫米) 偏多21.6%。

【山脉 水流 湖泊】东北部岷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自若尔盖与九寨沟县境之间横贯松潘东北部,是岷江、涪江、白龙江及黄河支流黑河的分水岭。龙门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经平武、北川向州境茂县、汶川延伸,与邛崃山脉相连。中南部邛崃山脉,北起鹧鸪山,向南经小金县东北部、东部直插芦山县和宝兴县,西南面与夹金山相接,为岷江支流杂谷脑河与大渡河支流梭磨河与小金川的分水岭。鹧鸪山位于州境中南部,属邛崃山脉,南北走向。梦笔山南东走向,属邛崃山脉。雅克夏山,位于黑水县西部,由北向南延伸,属邛崃山脉。夹金山,位于州境南部,东北、西南走向,属邛崃山脉。有溪河530余条,分属岷江、嘉陵江、涪江、大渡河和黄河水系。

若尔盖县和红原县,分布着全国最大的高原沼泽,为著名的高原湿地保护区。有大小湖泊约540个,总水面约70.5平方公里,总蓄水量约7.45亿立方米,茂县叠溪海子最大,蓄水量约1亿立方米。九寨沟风景区内有大小湖泊118个,其中长海最大,长约4.39公里,深约80米。

【国土资源】全州土地总面积830.03万公顷。其中耕地9.45万公顷,占1.01%;园地1.15万公顷,占0.14%;林地376.00万公顷,占45.3%;牧草地452.19万公顷,占44.57%;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34万公顷,占0.28%;交通用地1.32万公顷,占0.16%;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55万公顷,占0.79%;其他土地64.33万公顷,占7.75%。

【水能资源】阿坝州水能理论蕴藏量1 933万千瓦,可开发量1 400万千瓦,水能资源特点是河流落差大,距离负荷中心近。2019年,开展饮水安全工程,解决11 73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安全饮水问题。

【生物资源】阿坝州是长江、黄河上游地区最大的“绿色生态天然屏障”“珍贵的生物基因宝库”。州内生态系统结构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世界高山带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全州分布脊椎动物557种,其中兽类116种、鸟类338种、爬行类32种、两栖类23种、鱼类4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10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24种、国家二级保护80种),占全省重点保护的70.3%。其中国家一级野生动物有大熊猫、扭角羚、川金丝猴、白唇鹿、四川梅花鹿、林麝、藏野驴和黑颈鹤、雪豹等2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熊猫、白臀鹿、水鹿、中华鬣羚、斑羚、岩羊、石貂、大灵猫、小灵猫、欧亚水獭、金猫、兔狲、猕猴、蓝马鸡、白马鸡、红腹锦鸡、血雉、红腹角雉、藏雪鸡、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鸳鸯等80种。

全州有各类植物资源4 000余种,其中有经济价值植物1 500余种(药用植物1 200种,芳香油植物70种,淀粉植物37种,油脂植物80种,纤维植物79种,单宁植物68种),贝母、虫草、红豆杉、黄芪、红景天、党参、羌活、秦艽、大黄等大宗药材资源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有珙桐、红豆杉、水杉、独叶草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9种,有连香树、四川红杉、西康玉兰、岷江柏木、红花绿绒蒿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61种。

【矿产资源】阿坝州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55个,有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10处,小型矿床36处。优势矿种有金、锂、花岗石、大理石、水泥用石灰石、泥炭、矿泉水、石榴子石、褐煤、温泉等。

【风景名胜】全州拥有4A级以上景区25个,其中5A级景区3个,分别是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汶川特别旅游区。有世界自然遗产、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 “绿色环球21” 等3项顶级风景区九寨沟、黄龙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卧龙。有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寨沟、夹金山、土地岭、甘海子、雅克夏、四川金川6个国家森林公园,卡龙沟景区、米亚罗红叶风景区、叠溪—松平沟景区、三江生态旅游区、九顶山风景名胜区、草坡旅游区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全州自然保护区25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 (九寨沟、卧龙、若尔盖湿地、四姑娘山、白河) ,省级自然保护区11个 (黄龙、白羊、勿角、铁布、宝顶沟、米亚罗、草坡、曼则塘湿地、三打古、南莫且湿地、弓杠岭) ,州级自然保护区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229万公顷。

【文物保护与非遗项目】全州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2 13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32个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2处67个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4处。国家级非遗项目19项,省级非遗项目73项,州级非遗项目457项。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经济总量】2019年阿坝州地区生产总值 (GDP) 390.08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09亿元,增长3.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7.5%,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6.24亿元,增长4.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4.6%,拉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26.75亿元,增长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7.9%,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17.2∶24.7∶58.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1278元,增长5.7%。单位GDP能耗下降2.5%。

【民营经济】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80.87亿元,增长6.2%,占GDP的比重46.4%,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8%。民营经济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72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57.77亿元,增长6.3%,第三产业增加值90.38亿元,增长7.5%。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对民营经济增加值的贡献率分别为7.4%、37.2%、55.4%。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18.1∶31.9∶50。

【物价】全年居民消费价格 (CPI)

比上年上涨2.3%,涨幅比上年增加1.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类最高为上涨5.6%,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3.7%,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6%,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指数上涨2.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PPI) 下降1.1%,购进价格(IPI)下降1.7%。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3.7%,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0.13亿元,增长3.4%。年末,灌溉面积35.29千公顷,其中耕地有效灌溉面积27.15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74.92万千瓦。继续做精做细特色种植业,以大白菜、莴笋、青 (红) 脆李、樱桃等为主的优质错季果蔬集聚发展。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86万公顷,增长1.9%;粮食总产量15.79万吨,增长1.6%;蔬菜产量73.12万吨,增长2.5%;园林水果产量21.14万吨,增长6.3%。

【林业】推进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县建设,多美林卡、若尔盖湿地保护与恢复等项目,恢复湿地1 946.67公顷。完成土地沙化治理151.75公顷。实施草原禁牧133.33万公顷,草畜平衡251万公顷。续建及新建70个营造林工程,投入资金6.9亿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51 120公顷,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造林面积3 097.64公顷。义务植树39.08万人、171.92万株。全州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分别净增4 600公顷和298.5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6.58%,林草综合覆盖率79.98%。有25个自然保护区,面积229万公顷。新建花椒基地880公顷,低产低效经济林改造160公顷。全州林业产业基地48 866.67公顷。

【畜牧业】全年生猪出栏28.58万头,比上年下降25.4%;牛出栏58.84万头,增长10.7%;羊出栏47.9万只,增长3%;兔出栏56.11万只,下降2.9%。年末猪存栏26.54万头,下降3.4%;牛存栏228.78万头,增长5.7%。全年肉类总产量10.81万吨,增长0.1%。其中猪肉产量2.05万吨,下降24.1%;牛肉产量7.76万吨,增长7.9%。奶类产量14.34万吨,增长10.8%。

【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80.31亿元,比上年增长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9.7%,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工业化率20.6%。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17%。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户,实现工业总产值216.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下降2.3%,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6%。主要产品中,鲜、冷藏肉增长9.8%,乳制品增长89.9%,硅增长4.3%,农用薄膜31.5%,水泥增长7%,原铝 (电解铝) 增长39.9%,铝合金增长9.9%,发电量增长2.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0.57亿元,比上年增长3.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税总额17.68亿元,下降3.3%。产品销售率87.7%,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7户,实现工业总产值185.27亿元。其中战略新兴产业企业21户,实现产值15.3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下降5.9%,重工业增加值增长0.4%。分行业看,规模以上工业14个行业大类中有5个行业增加值增长,9个下降,其中占比最大的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主要产品中,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27.32万吨,同比增长12.8倍;熟肉制品生产412吨,增长35.3%;碳化钙生产44.48万吨,增长17.9%;发电量212.95亿千瓦时,增长1.6%。铁矿石原矿生产41.71万吨,下降10.5%;水泥56.58万吨,下降14.7%。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6.29亿元,比上年下降1.1%。盈亏相抵后实现利税总额19.16亿元,下降5.1%。产品销售率96.4%,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

【建筑业】全年建筑业增加值16.13亿元,比上年增长22.7%。年末,全州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46户,实现建筑业总产值65.09亿元,增长72.2%。竣工产值28.44亿元,增长64.4%。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3.38万平方米,下降11.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41.16万平方米,下降17.6%。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2.2%。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不含农户) 增长12.8%。全社会投资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9%,占投资完成额的比重较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增长5.1%,民生及社会事业投资增长13.6%。民间投资下降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5%;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0%,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7.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9%。三次产业投资比例3.9∶28.2∶67.9。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2.12亿元,比上年下降31.6%。商品房施工面积18.33万平方米,增长33.3%,其中新开工面积12.31万平方米,增长17.9倍,商品房销售面积1.81万平方米,下降58%。

【交通运输】年末,行政区划面积内公路总里程14 05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3 779公里。全年公路客运量1 166万人,比上年增长0.9%,旅客周转量160 640万人公里,下降3.4%;公路货运量2710万吨,增长6.1%,货物周转量642 238万吨公里,增长4%。

【邮电通信】年末,全州有固定电话用户20.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88.0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3.1部/百人。互联网用户30.92万户,增长11.9%。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59.59亿元,增长64.2%,完成邮电业务收入8.43亿元,增长1.7%。全州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总量359.53万件,增长33.5%,实现业务收入7 262.41万元,增长27.7%。邮政局所网点234个,邮路236条、总长度13 279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 332条,总长度13 468公里。

【消费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03亿元,比上年增长6%。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63.11亿元,增长5.7%,乡村实现零售额20.93亿元,增长6.8%。按国民经济行业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11.86亿元,增长6%,零售业38.46亿元,增长6.6%,住宿业14.37亿元,增长6.3%,餐饮业19.35亿元,增长4.6%。

【对外经济】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 996万美元,比上年下降38.8%,其中出口1 633万美元,下降27.3%,进口363万美元,下降64.2%。全年到位国内州外资金70.56亿元,其中到位国内省外资金35.04亿元;加大开放合作和东西扶贫开发力度,在温州投资推介会上签订投资合作项目20个,协议引资108.24亿元。在第三届西博会进出口商品展暨国际投资大会期间,签订投资总额573.97亿元的招商项目27个。

【旅游业】汶川县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天府旅游名县,阿坝莲宝叶则、茂县叠溪松坪沟成功创建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年末,有A级景区45个,其中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22个。有旅行社32家。星级饭店16个,其中五星级3个,四星级7个。旅游从业人员6.2万人。全年接待游客3157.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3.2%,实现旅游总收入227.58亿元,增长36.5%。全州A级景区接待海内外游客1340.94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74亿元,分别增长30.8%和99.9%。九黄机场进出港航班274架次、运送旅客1.74万人次;红原机场进出港航班682架次、运送旅客3.95万人次。

【财政税务】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40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税收收入18.50亿元,下降1.1%;非税收入7.90亿元,增长32.8%。全州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5.88亿元,增长3.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下降0.2%,城乡社区支出增长35%,卫生健康支出增长12.8%,交通运输支出增长36.9%,节能环保支出增长3.6%。

【金融保险】年末,全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664.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77.38亿元,增长7.9%,本外币贷款余额336.97亿元,增长12.5%,其中短期贷款33.2亿元,下降8.2%,中长期贷款291.8亿元,增长13.1%。住户贷款74.2亿元,下降1.6%。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262.8亿元,增长17.2%。全年全州保险机构保费总收入7.9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人身险2.09亿元,增长16.2%;财产险5.82亿元,增长13%。决赔案件数9.9万件,增长31.8%;决赔案件金额3.35亿元,增长18.2%。

【教育事业】全州有普通高等院校2所,专任教师549人,普通本科招生2018人,在校生7 573人,普通专科招生1 203人,在校生3 606人,本专科毕业生1 978人。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4所,专任教师323人,在校生3 406人。小学243所,专任教师6 600人,在校生63 745人。普通中学55所,专任教师4 238人,在校生43 945人;普通中学中高中18所,专任教师1 383人,在校生15 685人。幼儿园277所 (含民办) ,在园幼儿30 706人,幼儿园适龄幼儿入园率85.97%。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99.87%。9+3在校生2 273人,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7%。

【科学技术】全年申请专利489件,专利授权205件。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7户,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众创空间4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全年登记技术合同9项,成交金额242万元。

【文化事业】创作出品非遗传承题材影视作品 《传习之路》 、爱国主义题材民族史诗 《辫子魂》 。开展藏羌戏曲进校园、进乡村展演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年末,全州有文化馆14个,文化站219个,博物馆 (纪念馆) 9个,公共图书馆14个,图书馆书籍总藏量86.73万册。有农家书屋1 354个。广播电视台14座,有线电视用户4.9万户,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2.65%和98.57%。

【卫生事业】年末,全州有卫生机构 (含村卫生室) 1756个,其中医院40个,卫生院22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3个,采供血机构1个,村卫生室1 333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5 121张。有卫生技术人员6 92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 320人,注册护士2 214人。婴儿死亡率7.83‰,低于全省民族地区平均水平。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8.2%。

【体育事业】格西木初勇夺全国第二届青年柔道锦标赛57公斤级以下冠军,打破金牌 “零” 记录。黑水县7名健儿成功登顶珠峰,各项体育赛事参赛人数大幅增加,体育事业发展彰显新魅力。全年开展各类大型群众体育活动40次,20万人次参与,其他各类小型群体活动150余次,免费开放体育场馆94.43万人次。截至2019年底,完成1 354个农村农民、8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销售体育彩票5 917万元。举办汶川汽摩拉力赛、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等13个品牌重大赛事活动。

【环境保护】全州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年均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 (PM2.5) 年均浓度为16微克/立方米,州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100%,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全省第一、全国第6位,城市噪声平均等效声级≤55分贝。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达到II类水域标准,州、县 (市) 政府所在地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到III类水域标准。全州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安全生产】全年发生各类安全事故391起,死亡97人,造成经济损失1 147万元。亿元国内生产总值安全事故死亡0.25人。

【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 425元,比上年增长10%。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 470元,比上年增收2 784元,增长8.5%。其中工资性收入25 875元、增长7.3%,经营净收入6 947元、增长13.2%,财产净收入1 351元、增长10.4%,转移净收入1 298元、增长7%。人均消费支出23 858元,增长8.2%。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8.8%,居住支出增长3.7%,衣着类支出增长9%,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9.9%。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6.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 252元,比上年增收1 359元,增长10.5%。其中工资性收入3 887元、增长9%,经营净收入8 278元、增长12.1%,财产净收入382元、增长10.8%,转移净收入1 705元、增长6.7%。人均消费支出12 862元,增长9.7%。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5.5%,衣着支出增长12.4%,居住支出增长10.6%,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9.8%,交通通信支出增长35.9%,医疗保健支出增长7.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1.0%。

【劳动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 55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52%。全州基本养老保险参保60.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22.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7.6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86.7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5.73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70.9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7.66万人 (含失地农民) 。工伤保险参保12.0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3.94万人。

【社会保险】全年纳入城市低保2.46万人,纳入农村低保7.99万人,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为540元/月和350元/月。全州纳入农村特困供养6 233人,其中集中供养942人,集中供养率15%。

【社会救助】实施医疗救助11.74万人,发放医疗救助资金7 648万元,重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80%。销售福利彩票7 651.65万元。

自然条件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区,中部为山原区,西北部为高原区。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岷江、大渡河纵贯全境,是黄河流经四川惟一的地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

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气温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属大陆高原性气候,四季气温无明显差别,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山原地带为温凉半湿润气候,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气候呈垂直变化,高山潮湿寒冷,河谷干燥温凉,年平均气温5.6℃~8.9℃。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海拔25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降水集中,蒸发快,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带,海拔2500~4100米的坡谷地带是寒温带,年平均气温1℃~5℃,海拔4100米以上为寒带,终年积雪,长冬无夏。

阿坝州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气候,构成了独特的地理环境,保留下世界上别的地方早已绝迹的动植物资源,如熊猫、珙桐等活化石,保留了在工业文明中难以找到的静谧、古朴的壮丽自然景观,如九寨沟、黄龙等世界自然遗产。蕴藏了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的独特性为发展生态农牧业提供了天然的优势。

历史民族

早在5000年前,阿坝州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据考古工作者研究,近年在茂县营盘山出土的文物与马家窑文化、三星堆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被称为营盘山文化。古蜀蚕丛时代(夏朝初年,约公元前21──16世纪)曾建都于蚕陵(今茂县叠溪)。公元前316年,秦在岷江上游东岸设置湔氐道,管理岷江流域诸民族事务。秦汉之际,岷江流域上游形成了冉、駹两个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汉书》、《后汉书》等历史典籍中有"西山八国"、"六夷、七羌、九氐"等关于阿坝州古老民族历史的记载。秦汉至明清历代中央王朝都加强了对阿坝地区的管理。明朝大力推行土司制度。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实行"改土归流"。

千百年来,我国古代的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等民族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共同开发了阿坝,他们在这里互相融合,共同进步,逐步构成这块土地的主要民族:藏、羌、回、汉,他们为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谱写了绚丽的篇章。被著名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称为的“民族走廊”经过这里,留下了早已在民族融合中消失了的古老民风、独特民情,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

20世纪30年代初,人类军事史上最具英雄主义的长途远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经的最艰苦、最危险的行军在阿坝州,中共中央召开了11次政治局会议,翻越了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走过了人迹罕至的水草地,建立了少数民族最早的革命政权之一──格勒德沙共和国中央革命政府,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阿坝州因此被称为“雪山草地”。红军在阿坝州转战停留16个月,全州13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县。

1952年阿坝州全境获得解放,年底成立四川藏族自治区,1955年改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7月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优势资源

一、天然药库

阿坝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距成都80公里,幅员8.42万平方公里。西北部大草原,一马平川,蓝天白云,牛羊牧野;东南部高山峡谷,层峦叠嶂,林泉相映,鹃啼猿鸣;“童话世界”九寨沟、“人间瑶池”黄龙、“东方圣山”四姑娘、“活化石”大熊猫......美景如画,不胜枚举!境跨我国两个地理台阶和5000米的垂直高差,造就了分异显著的立体气候和复杂多变的局部生态,孕育了丰富的药材资源,素有“天然药库”之称。

野生中药材1960余种(占全省的50%),蕴藏量达8.5万吨;有全国重点普查中药材179种(占49%),盛产虫草、松贝、麝香和羌活、甘松、当归、刀党、黄芪等名贵、大宗药材。

二、旅游资源

阿坝是旅游王国,生态阿坝富饶神奇。这里生态环境优良,立体气候明显,地理环境独特,有濒临绝迹的大熊猫、珙桐等动植物活化石。阿坝州拥有高密度、高品位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全州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4处,占幅员面积的29%。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姑娘山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7个:卡龙沟—达古冰川省级风景名胜区、叠溪—松坪沟省级风景名胜区、米亚罗省级风景名胜区、三江省级风景名胜区、九鼎山—文镇沟大峡谷省级风景名胜区、草坡省级风景名胜区卡龙沟、桃坪羌寨省级风景名胜区。世界自然遗产地3个:九寨沟、黄龙和四川卧龙大熊猫栖息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州级自然保护区5个、县级自然保护区4个。5A级景区3个、4A级景区24个。有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卡斯达温舞、川西藏族山歌、羌族瓦尔俄足节等19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羌族羊皮鼓舞、博巴森根、羌绣传统刺绣工艺、藏历年、觉囊梵音等7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有以马尔康为主的嘉绒藏族文化和地处川西北草原的安多藏族风情以及多点分布的以红军长征历史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十三五”期间,以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共创建茂县中国古羌城、理县鹧鸪山、九寨沟嫩恩桑措等4A级景区14个,若尔盖花湖、九寨沟甲勿海等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以及天府旅游名县2个、3A景区17个、文旅特色小镇3个,州级旅游度假区30个。连绵起伏的山川,纵横交错的江河,珍稀多样的动植物,在川西北高原的这片热土上,演绎出自然造化中壮美灵动的山水风光。阿坝州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

阿坝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雪山草地",红色的阿坝浩气长存。20世纪30年代,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艰苦、最悲壮的历程在阿坝州,红军先后在这里召开了11次政治局会议,翻越了8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3次穿越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经历了数十次大小战斗,转战停留16个月,建立了中国革命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全州13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县。这里有周恩来总理亲自定名的红原县,这里有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阿坝这块红土将永远铭记并昭示红军精神,红军精神在这里炳照千古。

阿坝是"民族走廊",多彩的阿坝瑰丽迷人。阿坝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千百年来,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等民族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共同开发了阿坝,他们在这里互相融合、共同进步,形成了古老的民风、独特的民情、丰富的民俗,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有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岗直波碉楼(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墙、壤塘棒托寺、错尔机寺、营盘山和姜维城遗址、日斯满巴碉房、阿坝州红军长征遗迹等16处(32个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水卡斯达温、九寨沟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瓦尔俄足节等4项民族文化遗产入选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近年来,中共阿坝州委、州人民政府在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优先发展。实施以规划为前提、保护为核心、管理为关键、文化为灵魂、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复合型、外向型、经营型、休闲型、文化型旅游,精心打造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冰川、大雪山等九大品牌,努力建设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

阿坝州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自然遗产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大熊猫生态旅游目的地、藏羌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红军长征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矿产资源

阿坝州蕴藏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迄今为止,已发现矿种54个,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10处,小型矿床36处。优势矿种有金、锂、花岗石、大理石、水泥用石灰石、泥炭、矿泉水、石榴子石、泥炭、温泉等。

金矿:现已探明黄金储量116吨,约占四川省的49%。随着地勘工作的不断深入,金矿储量还会逐步增加。

锂辉矿:分布在马尔康、金川两县境内,探明储量(矿石量)1546.5万吨,居四川省第二位,平均品位1∽1.2%。呈现集中、埋藏浅、易开采等特点,且锂矿与国内紧缺的铌钽矿共生。

大理石:已探明储量1239万立方米,占四川省的33%,优势品种“蜀金伯”被列入全国80个“名特石材品种”,主要分布在小金和汶川两县境内,品种主要有“夹金花”、“竹叶青”等,其中“夹金花”被列入全省40个花岗石“名特石材品种”。

水泥用石灰石:主要分布在汶川境内,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占全省的22%,远景资源储量在20亿吨以上,居四川省第一。

泥炭:已探明储量5000万吨,远景资源储量在19亿吨以上,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在红原、若尔盖、阿坝县境内。

石榴子石:为四川省内独有,已探明储量1398万吨,分布在理县、汶川境内。

矿泉水:境内矿泉水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的矿泉水有九寨沟、松潘、理县、若尔盖等6处。水温在35∽62度之间,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四、水能资源

阿坝州境内江河纵横。黄河在阿坝州流经165公里。长江上游四川境内的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涪江均发源于阿坝州。岷江干流及最大支流大渡河纵贯全境,其流域内水量充沛、天然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全州大小河流530余条,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46亿m3。水能理论蕴藏量1933万千瓦,占四川省水能蕴藏量的14%;可开发量1400万千瓦,占四川省的11%;水能资源特点是河流落差大,距离负荷中心近,年发电小时长,各类电站单位造价低。

阿坝州按照“保护生态、统筹兼顾、科学论证、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为更好地对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外围的水能资源开发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除国家组织实施解决边远地区农牧民用电的小水电项目外,一律不再开发5000千瓦以下水电项目;在人口稠密区、生态脆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保护区以及其他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地区,禁止开发水能资源。岷江干流茂县县城以上河段、梭磨河松岗以上河段、涪江上游丹云峡河段、白水河九寨沟县城以上河段作为我州首批禁止开发区域

五、生物资源

阿坝州地处我国自然地理垂直地带中两大阶梯之间的过渡地带,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中心之一的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又是我国川西-滇北植物特有现象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林业用地387.2万公顷,其中:有林地204.57万公顷、疏林地2.82万公顷、灌木林159.64万公顷;活立木蓄积4.2亿立方米。

境内有各类植物资源15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1200种,芳香油植物70种,淀粉植物37种,油脂植物80种,纤维植物79种,单宁植物68种)。有野生动物38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6种(其中一级保护23种、二级保护53种),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黑颈鹤、梅花鹿、猕猴、牛羚等。阿坝州是四川省植物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是成都平原及长江、黄河上游的“绿色生态屏障”和著名的“珍贵生物基因宝库”。

阿坝州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名、特、优、稀水果和反季节蔬菜良好的种植区,金川雪梨、小金苹果、汶川甜樱桃以及无公害蔬菜在省内外享有盛名。有优质天然草场422万公顷,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麦洼牦牛、贾洛藏系绵羊、河曲马、汶川三江铜羊、黄牛等畜种是全国、全省的著名优良畜种,绿色食品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阿坝州素有“天然药库”之称。据1985年普查,全州有野生中药材165科、559属、1900余种,占四川省中药材品种的50%;有全国重点普查中药材179种(占全部重点普查对象363种的49%)。年生长量8.5万吨,川贝母、虫草、红豆杉、黄芪、红景天、党参等地道名贵药材和羌活、秦艽、大黄等大宗药材十分丰富,刀党是古代上贡朝廷的佳品,松贝、当归、红芪、红毛五加等道地药材自古闻名。

社会经济

一、工业经济

2020年,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全州工业工作,制定《关于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领导高位推动,分管领导亲自督促,先后召开全州新型工业化发展大会、片区工业发展和园区建设座谈会,每月召开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在州委、州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州工业战线上下齐心以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为主线,集中力量抓重点谋全局,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向好。2020年,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含“飞地”园区),全省排名第四位,拉动全州经济增长1.3个百分点(GDP增长3.3个百分点),实现工业税收17.1亿元,在全部税收中占比48.9%,有力完成了州委、州政府确定的“工业挑大梁”目标。

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实现“双胜利”

一是全力做好防疫医疗物资采购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多方施策、统筹协作组织医疗物资88万余件,有效保障了全州医疗物资供给。二是在确保两个安全的前提下,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全力推动企业复产达产,制定出台了支持工业企业复产达产的八条政策措施。政策实施以来,累计兑现升规奖励、临时电费补贴、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等资金1821万,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100%复产。三是狠抓协调服务。争取工业发展专项资金近4000万元,重点支持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电力能源综合管理专项资金累计滚动借款1.3亿元,为工业企业节约用电成本639万元。帮助协调落实国家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工业)贷款1.15亿元。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1025.83万元。四是狠抓项目建设。全年在库工业和技改投资项目140余个,完成工业投资90亿元,技术改造投资2.2亿元,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回升奠定坚实基础。

二、运行指标和增量培育实现“双增长”

一是全年主要电站上网电量213.98亿千瓦时,同比上升4.8%。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达109.8亿千瓦时,其中工业用电量89.5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72%。全年争取浙川扶贫电量共5.4亿千瓦时,实现水电消纳电量12.54亿千瓦时。面对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一季度下降5.1%,全省排名倒数第四的不利开局,州、县共同努力,于9月实现由负转正同比增长0.9%,四季度加快回升最终实现5.1%的正增长。二是一年来不断强化对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力度,不断强化对拟升规企业的动态管理。2020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7户,净增27户,其中州内新增18户,净增16户,规上企业数达123户;成阿园区新增12户,净增4户,总数达85户;德阿园区净增7户,总数达9户。2020年获得省经信厅关于推进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表现突出的通报表扬。

三、环保整治和安全生产实现“双平稳”

一是狠抓环保整治,编制了《阿坝州打赢“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完成“散乱污”企业关闭取缔22户,整改提升6户,搬迁入园1户,完成阶段性目标。全年实施65台燃煤小锅炉的淘汰工作,完成省下达单位能耗下降14%的“十三五”目标任务。二是狠抓安全生产,全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对全州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开展全覆盖检查和问题督查整改,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四、园区建设等工作迈上新台阶

园区建设方面,全力谋划推进县域中小微企业产业园区建设,成功推荐红原县绿色产业经济园区申报四川省第二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并已纳入全省“5+1”重点特色园区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阿坝州推进“飞地”园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和企业要素保障。技术创新方面,印发《州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管理办法》,全年实施技术创新项目8个,投入3200万元,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7%。工业产业扶贫方面,争取省级产业扶贫资金2505万元,新增中小微工业企业16户,带动贫困户就业134人。通信建设方面,新建4G基站520个,全州所有行政村通4G网络和光纤率100%。新建5G基站445个,主要实现13县(市)县城、重点景区、重点医院5G网络覆盖。实现电信业务总量88.98亿元,增幅48%。工艺美术方面,开展市场化协作,研发设计46件藏羌特色民族工艺产品。调研形成《关于我州民族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为“5+N”产业发展摸清底数,为后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农业经济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辖174个乡镇,1090个行政村,乡村户数20.12万户、乡村人口75.5万人。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提升,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推进步伐明显加快,农业农村各项工作有力开展,农村环境深入改善,农民收入明显提高,2020年实现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39元,农业农村工作整体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省财政投入培育资金7000万元培育阿坝州省级园区7个,其中:汶川樱桃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红原县牦牛现代农业园区、阿坝县青稞现代农业园区、金川县梨现代农业园区被评为省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为特色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平台。

农民专业合作社持续壮大,“家庭+集体+合作经营”模式共同发展。全州累计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564个,带动农户9万户。国家级示范社9家,省级示范社77家,州级示范社154家。

深入推进“园区+加工+休闲康养”等业态融合发展,形成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农旅融合知名品牌。围绕全域旅游打造,推出各类农旅融合乡村节庆活动,促进农牧业与旅游康养业融合发展,休闲农业综合经营性收入达到15亿元以上。

全州以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农业机械化为重点,大力实施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建成高标准农田4.7万亩、各型农用机械拥有量达27150台,农机总动力76.2万千瓦,机耕作业面积达29万亩,机电灌溉18万亩,机械植保22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到48.5%。

全州农牧科技试验示范与推广运用服务得到提升,积极落实农作物绿色防控,全州综合防控面积达137.69万亩次,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4%以内。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100%。

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农牧民生活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提升。2019年-2020年投入中央、省级资金4440万元支持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新改建农村卫生厕所46735余户、整村推进83个村。

全州“净土阿坝”区域品牌及“三品一标”认证覆盖率达45%。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090个村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1088个村完成成员身份确认和股权量化。颁发到户承包经营权证13.04万本,颁证率98.3%。

三、旅游经济

阿坝是旅游王国,生态阿坝富饶神奇。这里生态环境优良,立体气候明显,地理环境独特,有濒临绝迹的大熊猫、珙桐等动植物活化石。阿坝州拥有高密度、高品位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全州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4处,占幅员面积的29%。有九寨沟、卧龙、四姑娘山和若尔盖湿地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九寨沟和黄龙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和"绿色环球21"三项桂冠,2006年7月12日,我州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作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门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至此,我国5处世界自然遗产中,阿坝州占有其中3处。有黄龙、白羊、勿角、白河、铁布、宝顶、米亚罗、草坡、曼则塘、三打古、南莫且等1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有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卡龙沟、米亚罗、叠溪-松平沟、三江、九顶山-文镇沟大峡谷等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连绵起伏的山川,纵横交错的江河,珍稀多样的动植物,在川西北高原的这片热土上,演绎出自然造化中壮美灵动的山水风光。阿坝州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

阿坝地形地貌多样,生态环境优良,立体气候明显,孕育了雪山、草原、森林、江河、冰川等自然奇观,生长着大熊猫、金丝猴、梅花鹿、珙桐、红豆杉、岷江柏等珍稀动植物。有九寨沟、黄龙、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大熊猫栖息地3处世界自然遗产,有九寨沟、黄龙、汶川特别旅游区3个国家5A级景区,有四姑娘山、达古冰川、若尔盖花湖等24个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1个,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6个。“大九寨、大熊猫、大草原、大长征、大雪山、大冰川、大彩林、大地震遗址、大禹故里”等品牌享誉内外,被世界旅游专家誉为“世界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可以说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绚烂多彩的人文景观在这里相互交融、相得益彰,展现出无穷魅力。

阿坝是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雪山草地",红色的阿坝浩气长存。20世纪30年代,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最艰苦、最悲壮的历程在阿坝州,红军先后在这里召开了11次政治局会议,翻越了8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大雪山,3次穿越了人迹罕至的茫茫草地,经历了数十次大小战斗,转战停留16个月,建立了中国革命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人间奇迹。全州13县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县。这里有周恩来总理亲自定名的红原县,这里有红军长征纪念总碑碑园。阿坝这块红土将永远铭记并昭示红军精神,红军精神在这里炳照千古。

阿坝是“民族走廊”,多彩的阿坝瑰丽迷人。阿坝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千百年来,氐羌诸部、鲜卑、吐蕃、汉、回等民族用辛勤的劳动和无穷的智慧共同开发了阿坝,他们在这里互相融合、共同进步,形成了古老的民风、独特的民情、丰富的民俗,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民族文化。有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岗直波碉楼(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墙、壤塘棒托寺、错尔机寺、营盘山和姜维城遗址、日斯满巴碉房等16处(32个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水卡斯达温、九寨沟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瓦尔俄足节等19项民族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73项,“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急需保护非遗名录。

近年来,中共阿坝州委、州人民政府在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建设,坚持全域、全时、多元发展旅游,把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优先发展。实施以规划为前提、保护为核心、管理为关键、文化为灵魂、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资本为纽带的旅游发展战略,切实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旅游宣传促销,积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正全面建设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社会事业

一、文化事业

近年来,我州抓住藏区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以完善公共服务网络为基础,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监督管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州有公共图书馆14个,文化馆14个,美术馆1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乡镇文化站174个,村文化活动室1086个,基本形成了“县县有文图两馆、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文化室”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网络。建成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州级支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13个,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州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体系。全州“两馆一站”向社会免费开放,接待公众达160万人次/年以上,博物馆、纪念馆接待公达180万人次/年以上。

十三五”期间,实施了“西新”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农村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广播电视传输干线、寺庙广播电视覆盖、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等一系列广播电视惠民工程,农牧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需求得到了基本满足。截止2019年底,全州有州广播电视台1座、县广播电视台13座;有线电视前端13个,光纤线路3731公里,有线电视用户5万余户,无线数字电视用户近2万户;直播卫星户户通129456套;建成13个县深度贫困县应急广播体系,955个行政村有广播村村响;300瓦以上调频广播转播台15座,中波广播电台8座,电子实验台7座。全州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2.51%和98.51%。

着力抓好一系列公共文化品牌活动,使基层群众零距离享受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送文艺下乡场次逐年增加,观众达到15万余人次/年以上。

二、教育事业

一、学校及学生 

2020年底,共有各级各类基础教育学校573所,其中幼儿园276所,小学237所,初级中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35所,普通高中18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学生141301人,其中幼儿园30709人,小学64149人,初级中学27894人,普通高中14805人,特殊教育学校186人,中等职业学校3558人。

二、教师及师培 

全州教职工14064人,专任教师12154人,中小学正高级职称10人,中小学高级职称2463人,中级职称4635人,初级职称3956人。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100%,高中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7%。 

教师培训克服疫情防控难、交通状况差、安全隐患多、培训战线长、时间跨度大“五大困难”,取得优质培训、疫情防控、安全稳定“三大胜利”,全年线上培训1.5万人次、线下培训6138人次。深度总结提炼培训成果,参加“四川省2020年度教师培训优秀成果评审”,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

三、队伍建设 

加大教师外引力度,通过公开考核招聘高中、中职教师52名,通过“特岗计划”计划招聘中小学教师27名,通过公开考试计划招聘中小学、幼儿教师73名,考核聘用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幼儿教师57名,定向培养省属高校公费师范生20名。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组织认定各类教师资格1514名,注册各级各类教师资格共3259名。评审通过教育系统中级专业技术职务296名、中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11人,推荐评审中小学、中职教师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名。落实州直属学校鼓励教师终身从教一次性激励退休教师123人,兑现一次性激励资金322万元。推荐评选“天府名师”1名、全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2名。开展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水平督导自查工作,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规定落实到位。提高教师待遇,规范并提高全州教师津补贴标准,教师津补贴标准提高1000-2200元/人·年。兑现农村教师生活补助资金3022余万元。

四、考试情况 

全州普通高考报名总数7136人,共有6726名普高考生被各类高校录取,录取率达94.25%。组织自学考试2次,报考3431人,8152科次。高中阶段统一考试共计报名8581人,其中普通类考生6283人,藏文一类模式考生2298人,普通高中共录取4510人。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共2979人报名,录取2625人,录取率达88.12%。组织全州中小学教师业务水平考试,共10122名教师报名,实际参考9910人,共涉及58个学科。圆满完成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等工作。 

五、教育民生 

印发《阿坝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签订生源地贷款合同6045笔,发放贷款4507万余元。为6054人次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资助资金2797万余元;为263名基层单位就业毕业生发放学费奖补资金388万余元;组织开展“大学新生入学资助”、“中央彩票公益金”等教育助学项目,惠及1770名师生,发放资助资金338万余元。 

六、教育信息化 

全州共配备班班通设备3216套,计算机网络教室357间,多媒体教室3168间,计算机23465(其中教师计算机台数8700台、学生计算机台数14765台)台。加大与成都市七中东方闻道和成都市七中祥云网校、成都市实验小学和内地其他教育资源优势学校教育教学交流,开通教师和学生网络示范学校远程教育协作。

七、依法治教 

梳理部门行政权力共21项,编制完善了部门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开展“疫情防控、法治同行”、“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题”、“法治教育第一课”、“法律进学校”等学习宣传教育活动1628场次,受教师生达258670人次。制定印发《全州教育系统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第五届全省学生“学宪法讲宪法”和“宪法宣传周”活动,全州304所中小学校在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上完成注册,97618名师生参与了网络知识学习和答题,“宪法小卫士”测评人数达72012人,参与率位居全省第三,被省厅评为优秀组织单位;遴选三名优秀学生参加省级“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比赛,并荣获小学、初中组三等奖、高中组二等奖。

八、教育科研 

成功申报省级课题20项;州级课题立项20项。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管理。按照《阿坝州科研课题管理办法》细则,到各县、直属校对2020年立项的课题进行现场开题指导,和在研课题的中期监测,组织开展了州级课题主研人员培训会,组织专家开展州级课题结题工作,共结题24余项,评出优秀课题成果18项,科研课题研究的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在教育科研工作中加省级以上比赛总计获奖130人,其中一等奖11人、二等42人、三等奖77人。  

三、卫生事业

【卫生资源概况】

全州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728个,建筑面积75.72万平方米,床位编制数为6990张,实有床位5381张,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实有床位数5.69张,各医疗卫生机构现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7374台(件),总价值约8.62亿元。全州卫生人力总量9698人,执业(助理)医师2541人,注册护士2329人。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7.42,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2.69,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2.46,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数12.01。全州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66.20/10万、1.17/10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8.29%,孕产妇死亡率56.01/十万,婴儿死亡率6.3‰。各项健康指标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全省启动I级响应后,阿坝州快速反应,及时完善组织领导,第一时间将全州划分为“三圈层”,严格执行“两证明一检测”、“六个一律”工作要求,加大外来人员排查;坚持“六清两不漏”持续强化重点人员排查管控,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将重点人群进行“三分类”,差异化开展防控措施,防止“扩散性”疫情发生;采取“六个一”工作模式,加强医疗救治工作。3月3日,全州降为低风险地区后,按照分区分类防控和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坚持防疫与发展并举,印发针对各行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技术指南,出台“推动工业企业复产达产8条”“支持文旅企业共渡难关10条”等政策措施,有效推进全面复工复产,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立足秋冬季节疫情防控特点和形势,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策略,推动人物同防、多病共防。成都市郫都区疫情发生后,快速触发四级联动、联防联控机制,排查成都市郫都区入(返)州人员8954人,确保了无输入性疫情发生。为全省确诊病例最少、最先实现确诊病例“清零”、首个以市州为单元的低风险地区。

【医改工作】

四川省人民医院对州人民医院实施托管的协议正式签订,省人民医院选派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和业务副院长已到任,托管工作有序推进;州人民医院-州妇保院妇产科联盟体正式运行,州人民医院城市集团医院建设扩大到黑水县人民医院,九寨沟、汶川县县域医共体试点推进有力,各级医疗机构协同作用增强。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改革全面推开,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改革加快推进,薪酬制度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等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持续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九寨沟县、茂县、松潘县纳入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

【规划财务】

与13县(市)签订项目责任清单,对项目推进情况实行月总结季通报。2018年、2019年续建项目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2020年14个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开工率100%。积极申报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项目21个,总投资1.6亿元,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疾病预防控制】

全州免疫规划报告接种率96.94%,传染病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366.20/10万、1.17/10万,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5.74%、15.39%。加大职业病防治监督检查力度,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结合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环境整治,积极开展“周末卫生大扫除”活动,采取多种方式,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和健康科普等知识。加强卫生城市创建,在民族地区率先实现了省级爱国卫生县城全覆盖,省级卫生乡镇、村覆盖率分别达48%、46%。

【卫生监督】

积极落实各项决策部署,以严格监督执法和加强普法宣传服务为抓手,以州外传帮带专家力量为依托,不断夯实执法监督能力,切实提高监督执法办案的数量和质量,全州共监督4250户,合格率96.28%,行政处罚案件197件,罚款金额21.72万元。

【“一老一小”及妇幼健康服务】

全面推进农村妇女免费“两癌”筛查、常见妇女病检查项目,为2304对夫妇提供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全州住院分娩率98.29%,同比上升0.52%。孕产妇死亡率56.01/十万,婴儿死亡率6.3‰。确定以州妇计中心和茂县妇计中心为全州示范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大力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社会风尚,关注老年健康。

【医政管理】

深入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加快构建预约诊疗、远程医疗等6项制度,创新急诊急救、后勤管理等11项医疗服务。加快州级区域医疗中心和分中心建设,持续推进深度贫困县县医院临床专科建设项目,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儿科、麻醉、消化等核心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推行临床路径管理,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逐步扩大临床路径覆盖面,三级医院临床路径率为33.24%,达到相关要求,二级医院在2019年16.04%的基础上提高至17.28%。

【中藏羌医药事业】

加快推进中医民族医发展,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5000余万元,开展各级中医民族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升、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等项目。组织完成羌医药校本教材编撰及专家评审工作,已在阿坝卫校投入试用。完成第5批全国名老藏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10名老藏医药导师共培养50名学术经验继承人。若尔盖县藏医院旦科纪念馆被评为四川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卫生应急】

快速高效处置马尔康中学污染食品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事件,加快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监测报告网络,顺利完成各类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医疗保障工作。强化疫情期间的无偿献血工作,累计采集3158人次、4221.65个单位,保障了疫情期间临床用血。

【基本公卫服务】

健康档案建档率93.41%,贫困居民建档率100%。随访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3.1万人,管理高血压患者3.5万人、糖尿病患者0.72万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1687人,动态管理率达90%以上。

基本公卫均等化工作实现数量、质量双提升。

【人事管理与科教科研】

培养在校免费医学本科生229名,实施36名“一乡一全科”全科转岗培训项目,选派368名内地专家开展学术讲座及业务培训1.53万次、手术2.22万次、技术推广368项。建成县级乡村医生远程教育平台,全州累计培训各类卫生人员3.21万人次。医务人员执证率上升至76.86%。

【信息化建设】

按照统一部署,卫生健康四大平台迁移至政务云,卫生健康平台运行顺利。建成阿坝州电子健康卡卡管平台,逐步取消各级医疗机构院内就诊卡的发放和使用。完成“医疗三监管”平台部署工作,全州13县(市)人民医院、州人民医院完成接入。

【健康扶贫】

持续推进10.3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有保障”,贫困人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累计筹集卫生扶贫救助基金9549万元,累计救助6.73万人,累计救助资金7544万元。截至目前,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17749人次,个人支付占比为4.63%。继续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巩固消除医疗“空白点”成果。截至目前,全州13个县级综合医院均达到二级甲等,其他县级医疗机构均达到二级水平。219个建制乡镇卫生院和606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部达标。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名以上执业(助理)医师,每个贫困村卫生室均有合格村医或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卫生健康宣传教育】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加强卫生健康宣传工作,为推进健康阿坝建设、深化医改、发展卫生健康事业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省级媒体采用阿坝信息759条,州级媒体采用1350条,州卫生健康委门户网站发布信息总计720条,微信微博公众号发布信息1019条。 

四、科技事业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州科技战线牢牢把握“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支撑引领、全面小康”四个关键,紧紧围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经过不懈努力,全州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格局发生崭新变化,科技发展取得了较好的实效,在农村科技、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自主知识产权、中藏药产业发展、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进步。

1.科技人才队伍

2019年,按照《阿坝州机构改革方案》要求,组建阿坝州科学技术局,下设州生态保护与发展研究院、州生产力促进中心、州科技交流普及中心、州自然资源与科技信息研究所、4个直属事业单位。现有科技管理和科技研究专业技术人员56人。

2.高新技术产业

“十三五”期间,全州共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特色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高新技术主营业务收入从2017年11.5亿元增长到2020年34亿元,增长295.7%。创新平台取得新突破,新增省工程技术中心2个,新培育省级众创空间4个。

3.科技成果转化

“十三五”以来,组织实施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3项、资金2070万元,州本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44项、资金1500万元,项目涵盖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农业种植、产品加工等领域,显著撬动企业和社会加大科技转化投入,促进新增就业人数,增强市场综合竞争能力。2016至2020年,全州共10项科技成果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励,其中:参与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主持三等奖2项。

4.农业科技发展

“十三五”期间,全州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建成“优质玫瑰丰产栽培和深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九寨刀党参科技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等28个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累计示范新品种26个,推广新技术140项,核心示范区达4000余亩,带动贫困户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直接带动2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全州中藏药材种植在地规模达17.2万余亩,涉及种植重点种植品种50余个,农牧户2.5万余户。建立州级及13县(市)“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平台”运管中心,积极开展线上线下科技扶贫活动,目前全州入库专家1586人、信息员2967人,解决全州农牧民生产中的技术问题50630个。举办各类讲座、培训420余场次(期),培训科技明白人、骨干农牧民、科技管理人员4.5万余人次。

5.知识产权工作

2020年,全州共有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1个,共申请专利362件,其中发明专利62件。

五、体育事业

“十三五”期间,深入实施体育强州战战略,全州体育工作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不断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以增强人民体质为任务,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以培养后备体育人才为抓手,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以改善体育基础设施条件为支撑,群众就近就地健身不断满足;以体育彩票销售为龙头,体育产业方兴未艾,全州体育事业呈现出健康、协调、全面、长足发展态势。

一、全员参与全民健身

举办首届光彩“商会杯”精准扶贫公益篮球赛。成功打造环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汶川马拉松、“红色长征”汽摩拉力赛、半脊峰登山大会、夹金山云越野挑战、安多赛马、ABA综合格斗赛等品牌赛事,并成功举办50余场次,参与人员达600万人次。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累计投7065万元,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891个,在全省率先实现村级农健工程全覆盖。建成各类体育场馆9个、赛马场3个、滑雪场5个、足球场20片,国民体质监测中心1个、监测点13个,全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2.13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十三五”期间,完成国民体质监测30.2万人,占全州总人数的32.1%,全州国民体质水平明显高于“十二五”时期。

二、竞技水平全面提升

加大运动员队伍梯队建设,出台《阿坝州青少年业余训练梯队建设中长期规划》,积极探索“体教结合”训练模式,全面实施体育后备人才培育计划,形成了以各中小学为基础训练点,以重点县业余体校为骨架,以州重点业余体校为中心的选才和训练格局。建立金川珍珠球项目、若尔盖北嘎(藏式摔跤)项目、茂县田径项目、九寨沟女子足球项目等6个省级训练基地,8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个省级幼儿体育基地,开设有摔跤、篮球、田径、足球、柔道等涵盖10个大项12个小项比赛的业训运动员530人,向国家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3名,向省级运动队输送运动员9名。顺利举办第十五届州运会、第三届职工篮球赛等6场大型体育赛事。积极派员参加全国、全省各级各类比赛,7名黑水健儿成功登顶珠峰,珍珠球男、女代表队夺取全国民运会冠、亚军,格西木初获得全国第二届青年柔道锦标赛负57公斤级冠军,唐庭婉勇夺全国青年(U20)田径锦标赛女子3千米障碍赛冠军。“十三五”期间,我州运动员在全国、全省各级各类比赛中斩获87金、78银、91铜,比赛成绩为历史之最,打破了我州在全国比赛上多个项目无金牌的记录,实现了竞技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三、体育产业发展迅速

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登山、滑雪、攀岩、赛马、山地自行车、自驾游等户外运动,实现了冰雪运动和体育产业发展互促共赢,打响了阿坝州冰雪运动品牌,拓宽了阿坝州体育旅游的深度和广度,助力全州全域旅游创建。全省山地户外运动基地落户小金县,成功举办四姑娘山超级越野跑活动,着力打造“东方圣山,户外天堂”目的地。发挥体育场馆的优势,举办会展、文娱、商业演出等活动;推动7个大型体育场馆、4个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十三五期间全州免费向群众开放体育场馆3759969人次;体育健身经营逐步兴盛,体育用品市场日趋活跃,促进了体育消费,增加了体育产业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