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今日青岛  >> 查看详情

上合示范区:国家战略下的青岛新担当

2019-08-12 21:51:41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1192次)

欧亚班列“齐鲁号”从上合示范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驶出。

落户上合示范区的中外运项目(效果图)

中国-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管委会与上海出口商业企业协会、巴基斯坦工商联合会分别签订了合作协议。

7月24日下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等。这为青岛在全国开放发展中的地位与角色“定了调”: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这无疑是青岛开放发展史上的又一“大事件”。

在国家发展大局中,青岛向来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到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双节点城市,青岛始终走在中国发展的“最前排”。这一次,青岛又往前“迈了一大步”。

一年多前的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将打造中国与上合国家地方经贸合作示范的重任,赋予山东,赋予青岛。

上合示范区的使命非常重大:要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还要为加强我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作出应有贡献。

青岛勇敢地挑起带动长江以北地区发展重要引擎的重担。上合示范区正是青岛使命担当的重要支撑,恰逢其时。

上合示范区一头连着中国,一头连着上合组织国家,是一个跨越国境、双向合作的新平台。从这里,不光可以“引进来”,还可以“走出去”。

正如上合组织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所认为的那样:上合示范区的建设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的经贸创新合作提供了一个绝佳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中国和上合组织国家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可以更加畅通和高效双向流动。

在这个过程中,青岛的角色也不同于过去单纯的招商引资,对外贸易,或者对外投资,而成为跨境资源的整合者、配置者。这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青岛的企业可以来,青岛以外的企业也可以来,国外的投资者同样可以来。立足青岛,辐射山东,服务全国,面向全球,这就是青岛在推动中国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格局中的使命所在。

一年来的变化足以表明,上合示范区跟青岛“情投意合”、相得益彰。

在物流先导作用下,青岛与上合组织的合作水到渠成。借助胶州海陆空铁多式联运优势,一个生产要素自由便利流动的多元合作平台已经初步搭建完成。目前,多式联运中心已开行国内外班列16条,初步构建起“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南亚东盟、北达蒙古俄罗斯”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今年1至6月份,完成集装箱作业量35.2万标箱,同比增长55%。

位于胶州的核心区“磁吸效益”明显,已聚集已开工项目17个,总投资约130亿元。一年间,青岛对上合组织成员国间进出口总值339.3亿元,同比增长18.3%,这一增速明显高于全市整体水平。

不止于此。一年来,上合示范区先后成功组织“一带一路”青岛板桥镇论坛、上合+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论坛、“一带一路”国际电子竞技大赛、上合民俗文化博览会、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暨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上合马拉松比赛等多项交流活动,加深了彼此间的技术互通、贸易投资往来,也让相互间的文化和情感更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眼下,上合示范区的未来发展更加清晰而明确: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新”在合作方式上,“新”在先行先试上,“新”在前所未有上。

一切才刚刚开始。未来可期。(沈俊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