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2026屆應屆生招聘宣講會香港大學站。(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若溪深圳報道)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AI人才已成為科技企業在競爭中脫穎而出的關鍵。眾多科技企業紛紛通過發布招募令、設立獎學金、推出人才專項計劃等方式,積極搶奪AI人才,構建自身的人才優勢,為智能革命的到來奠定堅實基礎。10月20日,華為正式推出「全球頂尖AI人才招募令」,以「AGI將是超越想像的革命」為戰略主張,面向全球招攬人工智能領域精英,目標打造世界一流AI戰隊,構建領先世界的大模型,攀登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巔峰。騰訊上周也面向AI研究和創新啟動獎學金,獲獎者有機會進入騰訊實習或就業。
優質成長平台算力自由調度
香港文匯報記者梳理發現,此次招募體現了華為對AI人才的極致渴求與清晰畫像。華為期待人才需具備「學術先鋒」特質,即成績優異、數理功底扎實,有持續學習的能力,或擁有重量級科研成果、國際頂級競賽獎項;需懷揣「技術熱情」,對人工智能領域有堅定技術信仰與熱忱,有志成為技術領軍人物;還需具備「創新思維」,勇於突破、精於洞察技術本質並付諸實踐。
對於加入者,華為提供了極具吸引力的發展生態。在技術攻堅層面,可依託昇騰算力攻克全球前沿AI技術難題,參與領先世界的大模型打造;在成長平台上,有機會與圖靈獎、菲爾茲獎獲得者共事,與行業大咖探討前沿趨勢;在應用場景方面,鴻蒙操作系統、智能終端、智能駕駛、雲計算等多元業務場景,能實現「模型—應用—數據」的自研生態閉環;同時還有充足的昇騰算力資源自由調度,以及鼓勵創新、寬容試錯的文化環境和有競爭力的薪酬回報。
此次招聘面向202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畢業的國內高校本科生、碩士研究生,以及2025年1月1日至2026年12月31日畢業的國內高校博士生與海外高校本碩博學生。崗位設置上,本科崗位涵蓋AI Infra工程師、AI軟件工程師、AI算法工程師等多個方向;博士崗位則聚焦AI算法、大模型算法、多模態算法、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領域。工作地點覆蓋深圳、北京、上海、東莞、南京、武漢、杭州、西安、成都、香港、新加坡等國內外城市。
10月13至15日,華為粵港澳地區深圳招聘會現場。(香港文匯報深圳傳真)
重視底層原創性全面定制化培養
在人工智能加速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的當下,並非只有華為一家在積極布局,眾多科技企業紛紛加入AI人才搶奪大戰,試圖在AI領域謀得一席之地。
騰訊在AI人才的招募與培養上可謂不遺餘力。10月14日,騰訊啟動青雲獎學金,重點關注人工智能領域的基礎研究與應用創新。該獎學金面向中國內地及港澳台地區院校就讀、具有中國國籍的碩士或博士,專業聚焦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及其交叉領域。首期預計評選出15位獲獎者,每位將獲得20萬元現金獎勵和價值30萬元的雲異構算力資源,獲獎者還有機會進入騰訊實習或就業。
此前針對AI人才,騰訊已推出「青雲計劃」,將大模型作為投入力度最大的關鍵領域,為入選人才提供全面定制化的培養方案。8月,騰訊啟動AI產品經理培訓生項目,面向全球招聘頂尖AI產品人才,通過系統培養、專項訓練、跨界學習等方式,集中騰訊優勢產品資源、培訓資源和導師資源,挖掘優秀AI產品經理。騰訊招聘全球負責人羅海波表示,隨着人工智能技術深入發展,底層原創性研究愈發重要。
阿里超六成崗位與AI相關
在2026屆校招中,阿里超六成崗位與AI相關,阿里雲、釘釘等業務線的AI崗位佔比更是高達八成。通過豐富的崗位設置和優厚的待遇,阿里積極吸引AI人才的加入,為其AI業務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阿里雲在招聘中就設置了A Star項目和AI Clouder項目,面向具備高水平論文、開源項目影響力等特質的頂尖人才,為這類畢業生提供更優薪酬和專業扶持。
京東則推出「頂尖青年技術天才計劃」,面向全球高校本碩博畢業生及畢業兩年內的技術人才開放招募,薪酬不設上限。該計劃聚焦多模態大模型與應用、AI Infra等前沿研究方向,旨在吸引全球頂尖技術人才,推動京東在AI領域的技術創新與應用。
(來源:香港文匯報A03:要聞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