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灣區跨境法律服務 需求年增25%

2025-08-11 21:04:30 来源: 大公報 阅读 (8729次)

        (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義昊)打造大灣區律師品牌,助力國家涉外法治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有着「一國、兩制、三法域」的獨特法律環境,三地多年來緊密合作,在調解方面成果豐碩,促進大灣區法治化建設。9日在廣州發布的《大灣區法律服務市場觀察報告》顯示,隨着大灣區區域融合持續深化,跨境法律服務需求年增25%,跨境投資與併購、數據合規與網絡安全、跨境爭議解決等成為熱點。

       學者指出,香港律師可考慮考取大灣區執業資格,深化與內地律師合作,提供「香港+內地」一站式解決方案,吸引「一帶一路」和跨國企業客戶,助力大灣區「內聯外通」,建設高能級法律服務母港,為「走出去」的內地企業和「走進來」的國際資本提供高端服務,這是打造「灣區律師品牌」的大好機會。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強調,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健全港澳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建設成為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

       香港律政司去年4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行動綱領》,提出「三連、兩通、一灣區」基本政策方針,致力通過推動機制對接、規則銜接和人才連接,在法治建設硬件、軟件上互通,實現區內不同城市強強聯手、各套法律制度相互協作,各顯其利的「一灣區」目標。


       中概股回港潮 催生巨大需求

       2025年度LegalOne粵港澳大灣區法律大獎盛典9日在廣州舉行,並發布《大灣區法律服務市場觀察報告》。「《報告》基於對區域內超過100家律所、逾500家企業的調研。」智合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錢靜瑤表示,灣區加速融合發展,企業跨區需求增長、資本跨境流動、政策聯動落地及商業活動日益頻繁,催生大量由政策直接帶動的法律服務需求。

       《報告》分析指出,受中美關係緊張影響,以往將美國納斯達克或紐交所作為首選上市地的中企,紛紛將目光投向香港。這一「中概股回港潮」催生對高端、複雜法律服務的巨大需求。同時,《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等內地新規的發布,要求境外上市活動須經備案和審查。能夠整合資本市場、數據合規、知識產權、反壟斷等多領域專業知識,為企業提供「一站式」上市護航的法律服務,成為市場剛需。

       《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廣東共有粵港澳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26家,以及香港律師事務所在粵代表處25家。部分灣區律所青年律師比例達70%,正加快構建跨法域事務協同機制,瞄準綠色金融、數字資產、跨境家族信託等新興業務板塊。「如今在大灣區,『跨境』並非一項特殊業務,而是一項基礎能力。」律師鄒衛坦言,除了在香港或內地設立辦公室,還要實現人員、知識、管理和業務的深度融合。

       《報告》調研還發現,約45%的優秀青年律師已布局或正積極拓展新能源、信息科技、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客戶,構建獨特的客戶生態網絡,提升涉外法律服務深度與廣度。


       建設高能級法律服務母港

       知名法律評級機構LegalOne出版人張劍康向《大公報》表示,香港律師及大灣區律師可充分發揮「一國兩制」下普通法與大陸法互補優勢,依託香港國際化法律體系、雙語能力和仲裁中心地位,重點拓展跨境金融、知識產權、國際爭議解決等高端法律服務。香港律師也可考慮考取大灣區執業資格,深化與內地律師的合作,提供「香港+內地」一站式解決方案,吸引「一帶一路」和跨國企業客戶,打造兼具中國根基與國際視野的法律服務競爭力。

       錢靜瑤指出,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點,大灣區的戰略使命體現在為中企「走出去」以及國際資本「走進來」,提供一個高能級的法律服務母港。香港羅拔臣律師事務所管理合夥人林啟思表示,粵港澳三地律師可因地制宜,加強緊密協作,打造大灣區律師品牌,從而提升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逾580港澳律師 考獲大灣區執業證

       第五屆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訂於10月25日在深圳和珠海舉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9日在臉書專頁發文表示,截至今年6月已有超過580名港澳執業律師或大律師取得大灣區執業證,比去年上升30%,平均每月有約10位新成員加入。

       2020年10月22日,根據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試點辦法,取得律師執業證書(粵港澳大灣區)的人員,將加入所在地的地方律師協會,並同時是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可受聘於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的內地律師事務所或者九市的香港、澳門與內地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內地年初出台兩份文件,明確落實擴展「港資港仲裁」和「港資港法」制度,這意味着對香港法律從業者的跨境事務處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香港法律諮詢服務需求趨升

       本身是執業大律師的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2021年通過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她表示,近期有愈來愈多的大灣區內地城市客戶尋求香港法律諮詢,涉及範疇從商業糾紛、資金流動延伸至香港最新金融發展動向。她表示,大灣區律師之間的合作愈趨頻密,不僅有助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也讓香港法治「金字招牌」愈擦愈亮。香港及大灣區執業律師譚雪欣認為,粵港澳法律專業人士合作空間愈來愈廣闊,聯營律所增加,有助促進大灣區法律服務「軟聯通」,為青年律師在大灣區發展帶來更多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