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十五运会组委会和残特奥会组委会举行“开放共享、携手并进”新闻发布会,介绍粤港澳联动办会举措阶段成果。本场发布会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副部长、省新闻办副主任邓鸿主持。邓鸿介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承办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将实现开幕式在广州、闭幕式在深圳、赛事覆盖粤港澳三地的协同布局。
粤港澳三地 建立了“1+4”联络机制
十五运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黄明忠介绍,粤港澳三地建立了“1+4”联络机制,“1”指国家层面组委会下设的港澳工作协调部,“4”包括粤港澳层面的联络会议、首席联络官、联络员、联合工作组四个常态化机制。通过高密度沟通协商,三地在跨境赛事、口岸通关、人车证件、食品安全、绿色办赛、赛事日程六大重点领域达成共识,形成“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的“三地三同”联合办赛模式。
赛会会徽以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的花瓣交叠旋转成同心礼花,寓意大湾区同心同源、深度融合;吉祥物以三地共同的国家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为原型,设计出“喜洋洋”和“乐融融”,寓意不忘故乡、深爱家园;竞赛日程兼顾三地需求,避开广东台风天气,考虑香港市民对击剑、橄榄球的喜爱,还与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时间错开。
此外,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将实现半天跨三地,运动员将从珠海出发,通过澳门大桥到达澳门氹仔,经港珠澳大桥到达香港大屿山,再经港珠澳大桥回到珠海横琴,最后,再回到珠海市区,全长230公里。届时,运动员可以实现时速40公里的速度无感通关,亲身感受“极速大湾区”。
十五运会将有两个跨境赛事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介绍,去年11月底至今年6月初,香港已完成8个承办项目和2个协办跨境项目的测试赛。为实践绿色办赛,香港没有为全运会兴建新的场馆,而是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承办赛事,包括举行铁人三项的中环海滨和维多利亚港、沙滩排球的维多利亚公园、场地自行车的香港单车馆等。在比赛前后这些场地也会持续开放给市民使用。
同时,香港注重结合自身特色打造精彩赛事环境,如中环海滨赛道可让选手饱览维港两岸美景和香港地标。今年3月开幕的启德体育园作为主要会场,已成为香港新地标,将承办七人制橄榄球、击剑、手球及残奥硬地滚球等项目。两个跨境赛事是本届全运会亮点,珠海承办的公路自行车赛和深圳承办的田径马拉松赛已完成测试赛,其路线设计、通关安排等需三地政府密切配合,这种跨地域合作模式能提升大湾区整体竞争力,促进民心交流。
澳门赛区将承办 十五运会5个项目
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介绍,本届十五运会及残特奥会是澳门首次参与承办的全国运动会。澳门赛区将承办十五运会5个项目,包括乒乓球、3人篮球、5人篮球(男子18岁以下组)、排球(女子成年组)、空手道,以及残特奥会2个羽毛球项目,还参与承办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该赛事路线跨越粤港澳三地,是唯一连通三地的项目。
澳门赛区5至6月已完成5个项目的运行测试,模拟正式流程检验了口岸通关、人员接待等多环节,还进行突发状况演练以提升协作能力。组织了5000人次志愿者到岗实习,参与了接待、指引到票务、媒体、计时记分系统等工作,也邀请了国内资深专家团队来澳指导。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东亚文化之都”,拥有多样的都市风貌和丰富历史文化遗产,而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创意之城美食之都” , 各国招牌菜式和网红餐厅任君选择。
跨境赛事可实现无感通关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港澳工作协调部副部长、省委港澳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张志华表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预计内地赴港澳参赛人员超6000人,港澳来内地参赛人员超3000人,为历届人数最多,实现“双向奔赴、共享盛会”。通关有两大亮点:跨境赛事实现无感通关,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中运动员在230公里赛道上6次无间断通过港珠澳大桥三地口岸,深港马拉松赛运动员无需停步即可跑通深港两地;为参赛代表团设立“专用通道”,实现“团进团出、即到即走”,为持票观众开通“绿色通道”,出入境证件“全国通办”,凭赛事门票可“急事急办”。横琴口岸“免出示证件”通道届时有望实现“刷脸”通关。
“粤港澳体育湾区发展模式和先行先试实践研究”已列入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组委会正面向社会开展课题研究和典型案例征集,鼓励公众贡献“金点子”,激发全运创新活力。
自行车赛路线 风景优美且富有挑战性
香港著名单车运动员黄金宝表示,此次场地自行车赛事和跨境公路自行车赛的路线设计不仅风景优美,还富有挑战性,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会遇到横风,这对选手的战术和节奏掌控能力是不小的考验,建议参赛运动员提前做好准备,合理安排战术,保持自身节奏,充分发挥水平。
香港能承办此次十五运会的场地自行车赛并协办跨境公路自行车赛,意义非凡。希望内地尤其是大湾区的市民能来到香港,为运动健儿加油助威,亲身体验全运会的热烈氛围,让全国运动会的自行车热潮持续升温。
澳门居民 深感“小城办大赛”的自豪
澳门著名武术运动员李祎表示,四年前其有幸参加第十四届全运会,与全国精英运动员同场竞技。时隔四年,全运会首次在澳门举办,作为澳门居民和运动员,深感“小城办大赛”的自豪。全运会的举办将极大激发澳门承办高端赛事的潜力,届时全国精英运动员汇聚于此,会吸引全球关注,助力提升澳门的城市形象与国际知名度。
对运动员而言,与顶尖选手同场竞技是突破自我的契机,近距离观摩国家选手也能为未来职业运动员的涌现创造条件。如今身为体育老师,李祎怀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计划借助全运热潮和特区政府对体育的支持,激发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培养更多武术人才,推动全民健身,助力打造澳门活力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