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侨都(江门)咖啡节拉开帷幕
江门,一座“啡”凡的城市
元宵香韵遇咖啡,侨都盛宴启新章。2月12日是元宵节,2025侨都咖啡产业招商推介会举行,江门市同步启动2025年振兴侨都咖啡消费系列活动,其中由江门市商业协会咖啡专业委员会按照市场化运作的第三届中国侨都(江门)咖啡节在五邑华侨广场正式开幕。此次侨都咖啡节以“世界咖啡,汇聚湾区”为主题,全球12个国家40座城市的280多个咖啡品牌汇聚于此,为市民游客送上一场充满文化与香味的狂欢。
活动现场人流如织,咖啡机研磨的细碎声、拉花壶倾泻的流动声、观众的惊叹声,与远处乐队演奏的旋律共振,热闹非凡。
“从巴拿马瑰夏到云南卡蒂姆,从卢旺达波旁到牙买加南山,这里的每一杯咖啡都是一段旅程。”咖啡爱好者李荷菲捧着一杯刚冲好的埃塞俄比亚耶加雪菲咖啡感慨道。在现场,咖啡豆的香气裹挟着异域风情,而江门本土制造的咖啡设备、烘焙工坊与“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主题深度融合,更让“侨都咖啡”城市名片越擦越亮。
五邑华侨广场飘着浓浓的咖啡香。
世界咖啡 汇聚湾区
走进侨都咖啡节现场,仿佛置身于咖啡的海洋。来自12个国家40座城市的280多个咖啡品牌齐聚一堂,包括诚品、华盛、香记等业内知名品牌,以及格米莱、WPM、柏翠、Xbloom等咖啡设备器具生产企业,真正实现了“世界咖啡,汇聚湾区”。
“这里不仅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咖啡豆,还有许多创意咖啡、限定饮品及各类咖啡器具,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市民凌敏兴奋地说。
在各个展位前,咖啡师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他们熟练地研磨咖啡豆、冲泡咖啡,为每一位顾客送上香醇四溢的咖啡饮品。同时,他们还不忘向顾客介绍咖啡的文化和品鉴技巧,让他们在品尝咖啡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咖啡文化的魅力。
“这款咖啡口感醇厚且带有一点果香……”银燕咖啡店负责人赵美欣向记者介绍她带来的三款精选手冲咖啡,“市民可以近距离体验到一杯咖啡的研磨、冲泡等过程,希望手冲咖啡能让大家感受到咖啡的温度与魅力。”赵美欣说。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参展商家还特地带来了最新研发的创意咖啡和咖啡节限定饮品。这些饮品不仅口感独特,而且造型精美,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驻足品尝和拍照留念。北平冰匠主理人姜杰是侨都咖啡节的老朋友,去年,他带来的特调咖啡——豆汁冰美式咖啡深受市民喜爱,摊位前排起了长龙。
姜杰表示,自己被江门浓厚的咖啡文化氛围深深感染,“侨都咖啡节是我们春节后参加的第一场活动,去年来江门参加咖啡节,生意超出预期,因此我们今年加派了人手,并带来芝士柚子、芝士蓝莓两款新的特调咖啡,希望带给大家更好的体验。”姜杰说。
特调咖啡受到市民游客青睐。
精彩不止于“喝”
“没想到我自己冲出来的咖啡味道也很不错”,在coffee plus展位,市民陈欢高举自己制作的手冲咖啡说。在咖啡DIY区域,许多市民游客在咖啡师的指导下亲手制作咖啡。
本届侨都咖啡节特设互动区,市民可参与“咖啡运动会”,挑战手冲计时赛。或在“集章地图”上打卡美术馆、侨博馆,兑换限量文创礼包。
今年是肯悦咖啡KCOFFEE第三年亮相侨都咖啡节。充满现代设计元素的餐车,不仅以其独特的外观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更以其创意咖啡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现场还有“身穿”红色喜庆中式传统服装、笑容可掬的肯德基爷爷,也吸引了不少市民观看。
这次肯悦咖啡还带来了创新产品,如吮指原味鸡风味拿铁,突破性融入金奖咖啡,拥有独特辛香微咸口感,还有元宵限定的“万事大吉汤圆加朵浪漫”,给市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味蕾新体验。
温暖人的不仅有咖啡,还有善意。在明辨咖啡的慈善摊位前,记者看到杯身上的二维码链接着长堤历史文化街区的修缮项目。“每售出一杯,我们就捐赠2元用于老街活化。喝咖啡也能守护城市记忆,何乐不为?”明辨咖啡现场负责人表示。
为了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促进咖啡消费,新宝堂、中国农业银行江门分行等企业还为侨都咖啡节提供了价值50万元的侨都咖啡消费券。市民游客可以通过参与活动或抽奖等方式获得这些消费券,并在现场享受优惠购物体验。
“侨都咖啡节真是太棒了!我不仅品尝到了许多美味的咖啡饮品,还学到了很多咖啡知识。我会把这些经历分享给朋友们,让他们也来感受一下侨都咖啡的魅力。”市民雷夏兴奋地说。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侨都咖啡节,2025年振兴侨都咖啡消费系列活动还包括WCBC世界拼豆师大赛全球总决赛、江门“市长杯”咖啡器具及包装设计成果展、侨都咖啡产品设计创新交流会、“寻味侨都”精品咖啡文化之旅、侨都咖啡慈善行动和“啡尝健康”品鉴与健康科普宣传等,旨在打造具有侨都特色的咖啡消费场景,将咖啡文化融入城市生活。
据了解,本届侨都咖啡节将持续到2月16日。期待接下来的几天里,能有更多市民游客来到五邑华侨广场参与这场咖啡盛宴,共同感受侨都咖啡的独特魅力与无限可能。(文/张浩洋)
“善行江门·福满侨乡”江门市2025年元宵万人健步行活动盛大举行
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善行江门·福满侨乡”江门市2025年元宵万人健步行活动盛大举行。当天上午8时,陈岸明、吴晓晖、张磊、郑泽晖、易中强等市四套班子领导,与社会各界逾万名干部群众共同出发,从“胜利”走向“如意”,通过“体育+文化+慈善”方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城市活力,汇聚慈善暖流,推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擦亮侨都江门“爱心之城”城市名片。
万人队伍抖擞精神,在这4.5公里的路程中汇成一股爱心暖流。郭永乐 摄
从东湖广场出发,健步行队伍声势浩荡,大家迈着矫健的步伐阔步向前,先后走过象征如意吉祥的胜利桥、如意桥,途经启明里、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到达文昌沙公园“爱心集市”,沿途表演众多、热闹非凡、温情涌动。
途中,陈岸明、吴晓晖、张磊、郑泽晖、易中强等市领导不时驻足,观看传统醒师、古琴民乐、童声合唱、非遗展示等精彩表演,与参加活动的新就业群体代表热情打招呼。在“爱心集市”,陈岸明等市领导走向一个个“爱心摊位”,与江门东艺宫灯制作技艺、新会葵艺、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亲切交流,现场购买爱心义卖商品,带头奉献爱心、传递温暖。
本次活动选取了胜利桥和如意桥这两个充满吉祥寓意的点位,让市民群众在强身健体做慈善的同时,也为新的一年祈福纳祥。图为健步行队伍走过如意桥。 司徒俊杰 摄
江门素有“爱心之城”“文明之城”的美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涵养了这座城市“向上向善、刚健朴实”的精神气质,孕育了“慈善公益万人行”这一品牌活动。“大力发展体育经济、银发经济”“全力托起‘一老一小’幸福生活”。这次活动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全民健身运动,探索“体育+文化+慈善”模式,推动传统元宵民俗与现代公益理念深度融合,鼓励更多爱心力量投身到老龄公益事业,共同书写“善行江门·福满侨乡”的温暖篇章。
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参加这次活动,大家在行走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在公益中传递爱心点亮希望,既展现出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又弘扬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让城市发展更有活力、更有温度。
截至发稿时,这次活动通过扫码捐赠、企业定向认捐、线下义卖等渠道,累计募集(含认捐)善款超4000万元,得到党员干部、企业、市民及广大侨胞的积极响应,善款将用于长者助餐服务,惠及全市近百万户老人。(文/唐达)
台山下川岛开启“美颜”模式
独湾码头和景区道路焕然一新
改造后的独湾码头可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为抢抓“大桥经济”机遇,近日,江门台山下川岛对独湾码头和景区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如今的独湾码头焕然一新,即将启用的候船区域宽敞明亮,将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等候环境。同时,码头还将增设一系列现代化的旅客服务设施,包括信息查询系统、餐饮休闲区等,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
与此同时,川岛镇对通往景区的道路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道路拓宽、硬化和美化工程的实施,使得道路通行能力大幅提升,游客可以更加便捷、舒适地抵达各个景点。此外,川岛镇还对沿途的绿化景观进行了精心打造,让游客在行驶的过程中就能感受到海岛的自然之美。(文/林育辉)
香港、江门两地企业家互动交流
共话合作新机遇 共绘发展新蓝图
2月11日,我市举行江港企业家新春交流会,围绕投资环境、产业合作前景、相关政策等话题,推动香港、江门两地企业家进一步增强交流,共话合作新机遇,共绘发展新蓝图。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工商联代表,香港、江门两地企业家共约60人参加活动。
此次交流会由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市商务局、市投促局、中国人民银行江门市分行、香港江门总商会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服务香港、江门两地企业更好地了解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在交流探讨中创造更多合作机遇,营造高质量发展开年就干的氛围。
当天,聚焦企业家们关注的问题,我市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围绕江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政策支持等进行详细的介绍。香港江门总商会介绍了商会筹备情况以及香港有关投资发展政策,并发出倡议邀请与会的香港、江门两地企业加入商会,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推动两地的经贸合作贡献力量。
互动交流环节,企业家们积极发言,就产业合作、资源共享、市场拓展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
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认为,江门制造业基础扎实,香港现代服务业发达,两地有很广阔的合作前景。香港江门总商会相关负责人也认为,江门可以通过把香港现代服务业“引进来”赋能制造业发展,香港也可利用江门制造业优势更好地推动贸易“走出去”,这将进一步实现两地的合作共赢。
港资企业一直是江门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推动者,也是江门扩大对外开放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截至目前,江门累计引进外资企业超4700家,其中港资企业占比近八成。
市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市工商联将借助香港江门总商会成立的契机,积极为江门、香港两地企业家健全更多沟通合作平台,做好服务工作,助力江门实现高质量发展。(文/皇智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