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北部湾的薄雾,湛江老城区的青石板路上突然传来震天的锣鼓。两条金鳞巨龙自君临华府腾空而起,揭开了"湛江几好"民俗文化节的华彩帷幕。这场持续12小时的非遗狂欢,让千年古港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迸发出璀璨星火。
男龙女龙表演双龙共舞
巡游:男龙女龙表演双龙共舞
上午9时,湛江君临华府至东盟城市民广场的街道化身流动的文化长廊。4台红旗车与花车开路,其后簕古龙、调顺网龙、殷屋村舞雄鹰等非遗方阵次第登场。调顺村的“双龙共舞”尤为瞩目——男龙刚劲、女龙柔美,阴阳相济间演绎着岭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共生智慧。而埠里渔灯巡游组中,汉服少女手执鱼灯缓步而行,光影流转间,千年渔港的海洋记忆被悄然唤醒。这场巡游,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一场“非遗即生活”的宣言:文化传承无需束之高阁,它本就生长在街巷烟火中。
少女英姿飒爽地表演英歌舞
“吸睛”的少女组英歌舞
舞鹰雄
展演:传统技艺的破界实验
下午的市民广场舞台上,非遗与现代艺术的碰撞火花四溅。调顺网龙化身《盛世龙腾》,37名舞者以人龙合一之势,在鼓点中翻腾出时代气象;少年女队的英歌舞一改传统阳刚之气,用飒爽身姿诠释“女子亦可擎天”;紧接着的《火舞熊狮》,将武术、高桩、舞狮相融合,传统技艺在极限挑战中迸发新生命力。而雷剧《劝夫戒赌》以Rap重构唱腔,用年轻人熟悉的节奏讲述古老道德寓言——非遗的“破圈”,从不是对传统的背叛,而是让文化基因找到新的表达载体。
灯光下的调顺网龙
雄狮少年展演武术
女子剑术展演
夜色:非遗美学的未来想象
夜色降临时,森系广场已成光的海洋。调顺网龙化作千米光带在人群中蜿蜒,龙脊上2000盏LED灯随着舞动变换色彩,老艺人的编织技法与光电编程完美共振。粤剧名伶林小凤一开腔,穹顶全息投影即刻幻化出青城烟雨,白素贞的虚拟影像竟与真人演员同步甩出水袖。
夜幕中的女龙多了几分妩媚
当国风DJ将雷州童谣混入电子音浪,全场瞬间沸腾,古老渔歌与未来之音在岭南夜空轰然交响。子夜时分,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拂过刚刚谢幕的舞台,赤坎老码头仍飘荡着《东海渔谣》的余韵。
文、图、视频|记者 余胜容 实习生 杨怡雯 苏文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