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这只小猪不简单,画它的笔法尤其特别

2024-08-23 19:30:15 来源: 央视科教 阅读 (9042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纪录片《美术里的中国》第四季第十集,邀您一同欣赏刘万鸣创作于2015年的纸本设色中国画《观秋》。
 

精微求其致  放笔逐其意

      一只小猪,于藤下静驻。工笔巧密精细,勾勒细密的绒毛。写意墨彩飞扬,挥洒画家心中乡情。刘万鸣在画作《观秋》中用一种崭新的笔法,描绘出他内心深处的世界。

      工笔与写意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被刘万鸣用独特的笔法结合在一起。一支普通的毛笔,凭借无数根笔毛的疏密变换,即表现出动物毛皮的光泽、质感,甚至触感。细如丝毛的线条里穿插着浓淡有序的写意。他笔下的小猪,多了一份灵性。 
 

 

幼年记忆  画中追寻

     刘万鸣偏爱画猪。1968年,他出生于河北沧州,柴门耕织、鸡犬相闻的乡村风物,是他最初认识的世界。孩童时,他就要帮忙照顾家里的牲畜。母猪下崽时,刘万鸣娴熟地帮它接生,也为自己迎来了好几个新玩伴。

     甲骨文里,“宀”代表房屋,“豕”就是猪。屋里养了猪,就变成了家。远古的先民用最质朴的方式定义了家。肥硕的猪意味着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也是刘万鸣记忆里最真实的生活写照。

      从大学时代,刘万鸣就开始痴迷于画猪。水墨猪几笔晕染憨态可掬。速写猪肥壮温顺,栩栩如生。但是,无论是写形还是写意,仿佛都不是刘万鸣记忆中的那个鲜活的生命。刘万鸣在笔下不断的探索里,寻找答案。

技法突破  绘乡土中国

      该如何打通工笔与写意间的壁垒,画出记忆里的生命?刘万鸣在多维世界里寻找答案。他儿时便长时间对身边的物象细致观察,印刻在脑海中的兔子、乌龟、鸡、鸭是那么地清晰可感,如今又在书斋里揣摩清静苍莽的宋元意境,在大漠戈壁上为骆驼和旅人写生。一种全新的技法,就在日复一日的创作中呼之欲出。 
 

    一个温暖的午后,写生途中的刘万鸣看到了农户家的孩子正在与小猪嬉闹。灿金的阳光洒在猪崽身上,细密的绒毛闪出温润的光,记忆里鲜活的感受从模糊聚变成为清晰的画面。

     他以最纤细的笔锋飞快地运笔,画中动物的轮廓并非一笔而成,而是由无数不同长短、粗细的丝毛组成,每一根丝毛又迥然不同。刘万鸣落笔时注重运笔的提按飞白、干湿结合、长短错落,根根毛发均以书法的用笔写就。看似精细到极致的工笔画中,却包含无数干湿结合的抽象线条,细微之处尽显写意风骨。

    对刘万鸣而言,工笔,是他亲身经历的农村生活;写意,是他念念不忘的乡土情结。让我们一起走进画中,触摸小猪温软的绒毛,感受秋日温暖的阳光,读懂刘万鸣心中对乡土中国的守望与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