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寻古探闽,以考古之光照见中华文明的根与魂

2024-03-26 20:30:46 来源: 清新福建 阅读 (9410次)

图片.png


在中华民族千年的时间长河里

历史文明如星罗棋布

福建,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

也是郑和下西洋的起点之一

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多元文化碰撞

造就了八闽之地文化遗址留存众多

清新福建携福建省考古研究院

邀你来一场跨越古今的旅行


福州昙石山文化遗址

图片.png

       1954年的一天,当地村民在修筑堤坝时,一次意外的发现改写了福建的文明史。昙石山文化遗址位于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距今有4000~5500多年历史,为典型的贝丘遗址。

       5000年前,中原各类文明光彩夺目的同时,福建先民也在昙石山一带创造出具有福建地域特色的文化类型,石器、骨器、角器、牙器、陶器等大量出现,就是很好的实物证据。

       背山靠海,潮汐给昙石山人带来丰盛的海物,农业文明也开始在昙石山悄悄萌芽。在昙石山遗址博物馆,一件贝铲看似平淡无奇,但它却反映出当时昙石山人可能已经开始从刀耕火种向农耕过渡。

       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典型的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之一。5000年前,昙石山上的先民在这里拓土开疆,顽强地与自然抗争,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昙石山文化。一垄贝丘、一把石斧、一枚骨簪……连出一条长长的历史脐带,保存在我们的记忆里。


潼州仙字潭摩崖石刻

图片.png

       仙字潭摩崖石刻位于华安县沙建镇许田村一处山谷中,距漳州市区34公里。九龙江北溪支流汰溪从这里流过,此处两山夹峙,树木葱茏,溪流弯曲成潭,深藏着几处民间传说的神仙字迹,因此,这汪深潭被人们称作仙字潭。

       仙字潭摩崖石刻是福建省首批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摩崖石刻共有6处,除了其中一处为汉字,写着“营头至九龙山南安县界”外,其他5处共有36个符号。

       关于仙字潭的文字年代,可谓众说纷纭。部分学者认为,唐代中叶的地震后才出现这些字。有的认为,福建自秦汉以后渐纳入汉文化的范围,仙字潭石刻产生的年代,应在秦汉以前。还有的认为,这是古代土著民族活动的记事岩画,内容大致为描写部落酋长庆功宴乐的场面,记录战绩,以示武勇。

       而关于此处石刻究竟属于哪个民族的文化遗存也有争论。一种认为是古代“七闽”部落的遗迹,一种认为是古代番族、吴族、越族之间一次战争的记功石刻,一种认为是畲族先民遗下的文字。

       在仙字潭摩崖石刻的思辨过程中,漳州地区又相继发现了50多个石刻,这类石刻的分布面积之广、渊源之深,亦让漳州多了几分韵味。


泉州市舶司遗址

图片.png

       一个市舶司,一部繁荣泉州海外交通史。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泉州市舶司在泉州城南晋江江畔设立,一段波澜壮阔的泉州海洋对外贸易的繁荣岁月由此拉开帷幕。

       泉州作为宋元时期中国与世界的对话窗口,展现了中国完备的海洋贸易制度体系、发达的经济水平以及多元包容的文化态度。市舶司专掌番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承担船舶管理、货物监管、征税缉私、招徕迎送等现代海关、商务、港务、外办等职能。

       在宋初,泉州已是“蕃舶之饶,杂货山积”。在元代泉州海外贸易更是达到极盛,泉州对外通商的国家和地区由南宋时的58个增至98个,进口商品主要以香料、药物为主,出口商品则以丝织品和瓷器为大宗,而且最多时进出口货物在四百种以上。

       市舶司遗址的认定和发掘,揭示宋代衙署的构造,为研究我国南方官式建筑提供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市舶司遗址的呈现,也为研究我国古代掌管对外往来的机构提供宝贵的实物例证。“这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这里,货物堆积如山……”公元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对古城泉州如此描述。


三明万寿岩遗址

图片.png

       1999年9月,原福建省博物馆(现为福建博物院)与三明市文管办、博物馆组建联合考古队,对万寿岩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在山上的灵峰洞、船帆洞等洞内发现了2000余件石制品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

       在这里,联合考古队先后发现了约18.5万年前、4万年前、3万年前的人类活动迹象。含蓄而神秘的万寿岩,成为人类探索远古历史的一把钥匙。它的发现,还为闽台史前文化同源提供了新的证据。

       旧石器时代文化埋藏在灵峰洞和船帆洞内,遗址总面积1200多平方米,发掘面积400平方米,船帆洞下层文化层发现的距今约四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属全国首次,世界罕见。

       万寿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十几万年,填补了福建省考古学年代上的一段空白,也是中国华东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万寿岩遗址已是一个集遗址保护、旧石器考古研究、社会教育、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文化载体。通过史前风貌、藤桥源舍、洞穴探秘、巢居生活等8个主题体验区,“穿越”万年时光,感受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风貌,触摸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每一个印记。


莆田石蹬桥

图片.png

       一百多年前的晚清,一位英国传教士拿着相机在萩芦溪边按下快门,抓拍了这张珍贵的老照片。画面之中,一排整齐的石碇横跨萩芦溪,一个身穿马褂的男人举着一把伞行走在桥上,宁静美好。这座桥就是“深固石磴桥”,坐落于涵江区萩芦镇深固村。

       石磴桥全长88.5米,有石磴143块、避人石磴7块,建于清道光九年,聪明的先民就地取材,简单实用,以免涉水过溪。一个个石磴犹如琴键一般静静地竖立在溪里,弹奏着溪水日夜唱着“哗哗”的歌。还有那避人石磴,桥上行人相遇时,暂在避人石磴上避让一下,谦让有礼,既和谐又温馨。

       很久以来,石碇桥是当地村民出行的便捷通道。它贯通了南北两岸,借着过桥,通往外面更宽广的世界。

       随着时代发展,公路修进山区,1991年,在距离石蹬桥不远处,一座现代化的钢筋水泥大桥落成,从此深固大桥成为主路,村民们很少从石蹬桥上通行。从矮石蹬桥到高石蹬桥,再到深固大桥,萩芦溪上这三座桥,仿佛是一本历史书,写尽斗转星移。


宁德冰臼群

图片.png

       白云山冰臼,位于闽东地区福安的蟾溪村,之所以叫“冰臼”, 是因为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又是由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滴水穿石形成。

       大多冰臼由于长期湮没在水底,无人知晓,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这些千古奇观才得以逐渐浮出水面,向世人展示它的惊世容颜。冰臼遗迹资源集中,堪称“中国冰臼的宝库”“冰臼奇观中精品”。

       这里,冰臼分布之集中、规模之巨大,在目前全世界的冰川、冰臼考察发现史上都属罕见。更让人们惊叹的是,在白云山九龙洞中发现的单体冰臼直径约30米、高约60米,数量还不止一个。

       不仅如此,在溪段间分布着上千个奇形怪状的石臼,有爱心石臼、阴阳石臼、蝌蚪石臼、漏斗石臼、连环石臼、天眼石臼等等,犹如雕塑艺术的大观园。


平潭壳丘头遗址群

图片.png

       壳丘头史前遗址群,位于平潭南垄村东北部山麓坡地,由壳丘头、东花丘、龟山等遗址组成,目前共发现了37处与南岛语族密切相关的史前遗址,被公认是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考古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壳丘头史前遗址群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以璀璨的史前文物遗迹和丰硕的考古成果,向世人展示辉耀山海的文明星光,也引人回望闽台同源的远古家园。

       1985年,福建博物院派出考古队,对其进行首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共清理出21个贝壳堆积坑和一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贝器、陶器等遗物200多件,主要文化层的堆积物80%以上为贝壳,居民采集食用的贝类有19种之多。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壳丘头遗址距今约6500年。

       值得一提的是,在壳丘头遗址群出土的陶器中,有着大量的圜底陶器,如圜底釜、钵、罐等,以及形态各异的陶支座。南岛语族先民们就一直沿用这种可拆卸收纳的组合器皿,以便于携带迁徙,这恰恰体现了他们的生存智慧。

       陶器上还有着各式各样的花纹,器身纹饰从最开始的绳纹、弦纹逐渐丰富至压印贝齿纹、戳点纹、镂孔、方格纹、云雷纹、回形纹等。

       回望历史,一批批福建先民以平潭岛为海上迁徙的第一块踏板,穿越台湾海峡,登台湾岛而居,再将文明的火种撒向广袤的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今天,我们站在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由今溯古,寻找南岛语族最初的家园。

图片.png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

从星星之火变成燎原烈火

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河

沧桑的人文韵味

从一砖一瓦中

从每一位考古学家的辛勤汗水中

悄无声息地流露出来

最终汇聚成八闽来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