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频频“牵手”海外朋友 广东高校与海外高校都有哪些故事?

2023-04-17 19:45:27 来源: 南方日报 阅读 (9504次)
  最近,广东高等教育圈里的“国际社交”动作频频——
  4月7日,法国总统马克龙一行飞抵广东,访问中山大学并与青年学生互动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到了中大与法国的深厚渊源。
  马克龙访粤之行刚刚结束,深圳大学就有新动作:与巴黎法语联盟共建的深圳法语联盟正式揭牌,着力推进中法教育合作交流。现场,深大校长毛军发明确表态:“未来,学校将扩大和世界一流高校的合作交流。”
  之后不到一周,巴西总统卢拉率政府代表团抵沪访华,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为华南农业大学牵头成立的“中国—巴西农林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揭牌,中巴农业科教交流有了新的平台。
  不久前,胡志明市经济大学还正式加入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成为该联盟第19个成员大学。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广东领风气之先,较早探索教育对外开放,开启“全球社交模式”,中外交流与合作办学已“多地开花”。一路走来,广东高校与海外高校有哪些“牵手”故事?

  通过合作项目实现国际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的国际交流合作,自1993年国家释放教育合作积极信号开始,已有30年整。当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首次明确将在国家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国际合作办学。
  1995年,国家教委颁布《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合作办学有了政策依据,中国对外合作办学自此正式起跑——
  数量上,势头猛:2003年前后,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多达700余个,较10年前翻了10倍。管理上,更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纳入教育部统一审核与管理、受国家支持与指导,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设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外合作办学最普遍的选择。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指不设立教育机构,在学科、专业、课程等方面合作开展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教学活动。简单说,就是大学引进部分外来资源,融入本校某个学科、专业或课程,以此培养人才。
  这类办学形式相对轻巧,不具备独立法人性质,也没有实体办学结构,可以让大学快速搭上国际化“直通车”——项目拥有较高比例的国际师资、可开展双语教育教学,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可获外方大学学位,教育资源跳出了地理空间限制。广东早在多年前就开始了这类合作办学项目的尝试。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发挥语言学学科优势,2002年、2012年分别与英国利兹大学、雷丁大学合作开办英语教育硕士学位项目,引进英国课程、师资、图书、讲座等资源,培养优秀英语教师人才。
  广州大学与法国昂热大学2002年合办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国际化、专业化并重,至今已走出1000余名毕业生。他们掌握外语、拥有中西文化体验,在国际贸易、旅行、会展、航空等行业游刃有余。
  如今,广东拥有42个本科层次以上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家门口”就能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

  探索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马克龙赴中大参观访问时,多名来自该校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的学生以一口流利的法语向其提问,让不少人印象深刻。该学院成立于2010年,由中大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FINUCI)共同组建,涉及5所法国高校,并汇聚两国企业力量培养人才。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徐瑶介绍,学院引入法国卓越工程师教育模式,结合中大教学资源及广东核能产业优势,构建了成熟的核能高端人才培养体系。
  这是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又一重要探索——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机构同样不具备独立法人性质,往往单独设置二级学院作为主要办学实体,与海外高校共同举办,系统引进课程、管理、评价、考核等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
  地处改革开放窗口,广东高校同样先行先试。
  7年前,暨南大学与英国伯明翰大学顺利“联姻”,共同成立暨南大学伯明翰大学联合学院,突出理学和经济学融合,使学生在应用数学、计算方法和程序设计、统计与精算、经济与金融等方面各有所长;
  2017年,东莞理工学院与法国国立工艺学院合作创办联合学院,是东莞市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瞄准智能制造领域,培养高素质工程师人才;
  近三年,如雨后春笋,广东高校的合作办学机构接连获批设立:华南农业大学广州都柏林国际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医学院、深圳大学深圳南特金融科技学院……
  立足大湾区,广东已落地13个非独立法人性质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跑出了教育领域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加速度”。

  粤已建成5所中外(境外)合作大学
  随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推进,新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同样在广东率先兴起——港澳及全球高校踊跃赴粤办学,让中外(境外)合作大学走入公众视野。
  中外(境外)合作大学具有独立法人性质、设有独立招生代码,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很有辨识度。截至目前,广东已建成5所中外(境外)合作大学,占全国一半。
  其中,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是首家内地与香港高校合作创办的大学。继UIC之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陆续成立,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也相继落子,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目前正在筹建。
  “朋友圈”更大,“引力场”更强。在中外合作办学上,大湾区既有历史地理上的先天条件,又有政策支持上的领先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支持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引进世界知名大学和特色学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及,到2025年将新建3—5所粤港澳合作办学机构,新设3—5所不具法人性质的合作办学机构和联合研究院,并加快推进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等一批港澳优质高校来粤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是“手牵手”,更要“心相印”。正如《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一书指出,中外(境外)合作办学既要合理引进、有效利用优势教育资源,也要加强能力建设,加速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并非简单的机构引入和师资引入”。
  2020年,教育部、广东省联合印发的《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明确,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国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
  教育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打造国家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区,中外合作办学是其中重要一环。如今,从举办项目到建设机构、从非独立法人到独立法人,广东明确,将通过互学互鉴,打造高等教育对外交流合作枢纽,大湾区的合作办学之路也将越走越宽。

  南方日报记者 姚昱旸 汪祥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