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苏侨共逐梦 同心向未来⑤|李述汤:赤子心报国志,花甲之年重回内地创建纳米“梦之队”

2022-12-17 14:23:24 来源: 江苏省侨联 阅读 (9467次)

“中国人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做出令中国人骄傲的事情来。”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述汤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始终如一的信仰和追求。生于内地、长在香港、定居美国,半生游历后,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已经成为亚洲纳米界领军人物的李述汤毅然携团队回到内地,在苏州大学建立了内地首个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并担任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院长。建院14年来,他始终重视科技创新,坚持奔走在科研一线,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纳米新材料人才……

 

游子中国心

 

李述汤的一生很富有传奇色彩。1947年1月,李述汤出生于湖南邵东。年幼时随全家迁居香港,李述汤的童年就是在贫瘠的香港西贡区调景岭中度过。据李述汤回忆:“那时岭上公共设施匮乏,初入住时,还没有自来水。辅助社是几栋平房连成的,百多名来自困难家庭或父母双亡的孩童在这里一同生活,一同念书。”在这样的环境中,李述汤争取一切机会艰难求学。

1968年,李述汤香港中文大学毕业

 

1965年李述汤以优异的成绩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就读于化学系。四年后,大学毕业的李述汤考取奖学金到美国进修,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深造。1974年至1976年,李述汤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期间,李述汤发挥科研天赋,斩获美国专利20余项,发表许多重要论文。尽管已经成为领域内的知名专家,但最令他魂牵梦萦的地方仍是太平洋彼岸的祖国。

 

 

1972年,李述汤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期间

 

见证过国家的穷困,在香港长大的李述汤始终怀揣着满腔报国热情。“在外国生活了1/4个世纪,能做的可以说都做了;可是我却一直难以忘怀当年出国的初衷是为了要回国,要为国家做事。”1994年年底,李述汤离开美国,带着几台当时世界领先的实验设备前往香港城市大学物理及材料科学系,创建了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

 

科研结硕果

 

纳米,是长度的度量单位,原称毫微米,就是10亿分之一米,相当于4倍原子大小,比单个细菌的长度还要小。20世纪初,无数的科技精英投身其中,跨越十亿分之一米的距离,改变了世界。在亚洲,李述汤走在了最前沿。

“纳米研究经费投入很大,但它带来的影响是改变人类未来的。要用好国内纳米领域的人才,让他们发挥作用。”在回国后的年月,李述汤从未停下自己研究的脚步。什么叫做科研?科研就是将一个技术做到极端。2003年在李述汤的带领下,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上最细的纳米硅线。当年,三根纳米硅线,成为了全球自然科学界最权威刊物《科学》的封面照片。全球最细的纳米硅线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前,研究成果刊登在《科学》杂志,意味着获得了全球纳米研究界的肯定。这在香港、大陆、台湾同一物理材料的研究方面,尚属首次,表明了该项研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李述汤利用很便宜的一氧化硅通过加热就能够产生大量的硅纳米线,便宜、经济、方法简单,直接开启了硅纳米线工业应用的大门。由于硅是目前应用领域最广泛的材料,是当今信息时代的基石,做出当时全世界最细的硅线并且能够量产,意味着能够做集成度更高的芯片,产生巨大效益。

 

 

2020年11月,李述汤在澳门科技大学作报告

 

李述汤分别在2003年和2005年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5年,李述汤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6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一手创建的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也逐渐成为亚洲硅线纳米研究的金字塔塔尖。

 

打造“梦之队”
王穗东早在2000年就跟着李述汤在香港城市大学读博士。当时,香港与内地签订协议,每年选派最优秀的学生去香港深造,王穗东是浙大公派到李述汤那里的第一人。据王穗东回忆,老师有着很深的大陆情结,不仅是最早接纳、培养大陆学生的香港教授之一,也是香港联系大陆最早的科学家之一。

 

从1994年,李述汤回到香港任教起,他就开始积极与内地进行交流合作。香港回归前夕,当地出现“移民潮”,别人都是往外跑,而李述汤恰恰相反,偏偏更加勤快地往内地跑。从北京到上海、沈阳、湖南等地,他到处“招兵买马”,寻求合作,将内地的人才优势与香港的资金及科研条件结合起来。而李述汤的真情与真诚,也使得很多大陆学者愿意与他合作。在香港城市大学的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里,来自内地的学者占了极大的比重。他当时带的学生也是香港和内地各占一半,他经常鼓励香港学生要“北望神州”,两地学生要打成一片,起到互补互利的作用。而这些都为他后来到苏州工作埋下了伏笔。

李述汤坦言,那时的想法就是利用香港和内地双方的优势,强强相配,互补互利,才会发展壮大。中国地大人多,人才是大陆永存的优势,而香港为弹丸之地,人口仅600多万,事业与人生的归宿最终还是在内地。对内地怀有深厚感情的李述汤,不断寻找机会去内地发展,恰好这时候苏州大学向他抛来了橄榄枝。

 

李述汤笑称:“我始终抱着一颗中国心,哪个地方能发挥我的长项,我就在哪里。如果能为祖国培养一批纳米领域的顶尖人才,比自己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感到骄傲。”,2008年,在苏州大学的多次诚恳邀请下,李述汤决定到苏州继续自己的研究,主导成立了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并担任院长。

 

 

2021年冬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合影

 

李述汤说,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是他的第三次创业结晶。筹建初期,李述汤打出一个个跨洋电话,招揽自己与好朋友的弟子们回国工作。“他最核心的地方,就是给予我们信心往前走,又有能力给予我们资源做事。”何耀是李述汤的学生,因为对李述汤发自内心的信赖,放弃了去美国的机会,来到了苏州。他说,老师这么有影响力,又特别亲切,因此特别有信心。正是因为李述汤不仅知识体系丰厚,还在对人对事方面诚挚恳切,才使得全国各地的人才愿意追随他。在李述汤的感召下,来自全球的几十名业内专家和他的学生纷纷来到苏州大学,就这样李述汤迅速组建起了一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队伍。

 

甘做引路人
“当初我的目标,就是创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在苏州大学,李述汤并没有像一般的国际知名学者那样,当个兼职教授,而是选择全身心投入其中。在他的努力下,学院高端人才汇聚,并不断完善国际化师资遴选和聘用机制,优化中青年教师成长发展机制,采用“大师+团队”的方式,打造了一支学术造诣高、专业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年龄梯次分明的国际化精英教师队伍。
现已年逾75岁的李述汤,不仅与年轻教师们一样坚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还时常出现在实验室里,向学生传授做研究的经验。他不仅是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榜样,更是一座灯塔,为后辈照亮前行的路。

 

 

李述汤在实验室

 

李述汤(右)与学生亲切交流

 

每当论及自己对团队的贡献,李述汤很谦恭,他说自己是“带他们看到一个高处, 而不是带他们做具体事”。但事实上,李述汤是这一团队最不可缺少的一环,从研究院建立开始,走过的每一步,都留下李述汤的身影,他几乎全程参与每一个计划、每一场实验,可以说每一个研究成果都饱含李述汤的心血。建院以来,他们研制出了国内首条自主设计制造的OLED照明G2.5代量产线,填补了国内有机白光照明产线的空白,并率先系统科学地将硅的纳米结构用于生物成像和疾病治疗。

 

 

OLED照明G2.5代蒸镀量产线

 

2022年,李述汤领衔的纳米材料科学教师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成员全部承担一线本科教学并担任本科生导师,为国家培养了数千名纳米专业人才,自主培养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