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刷屏!这个“穿越”太敢了!一部诘屈聱牙的《尚书》看哭无数年轻人,总台这档节目怎样做到的?

2021-02-14 18:22:54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0436次)

“在今晚这期节目之前,我对《尚书》的了解几乎为零。伏生一家舍命护《书》、传《书》,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定九州,周武王承天命牧野起誓伐暴纣……每个场景的精湛演绎,配以风格宏大的背景音乐,都让我泪流满面!《尚书》和蕴含其中的民本思想,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不得不说,只有这样用心、生动、新颖的展现形式,才配得上这样不朽的经典!感谢央视,这个系列必须一期不落地追下去!”

农历牛年大年初一(2月12日)晚8点,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正式首播。古今两位读书人撒贝宁和伏生跨越九个朝代识读《尚书》,让观众连呼震撼,“又见神仙节目!不愧是央视出品!”“这才是穿越的正确打开方式”“新年新气象,牛年多读书”之类的留言比比皆是。

一个非常直观的反响是,节目播出当晚,中华书局就在《尚书》的推荐语上加上了“《典籍里的中国》首期讲解《尚书》”,意犹未尽的年轻网友们在微博、知乎、豆瓣、B站等社交平台上对节目展开热烈讨论,纷纷献上小作文表达内心的瑞斯拜!

《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总台精心策划、倾力打造的新年力作,作为国家电视台旗舰频道在大年初一晚黄金档这样一个“年度强档”亮出的创新成果,饱含着带领观众向着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的文化热望。节目一经播出,就以独特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直指人心,它不仅为文化年味增添了新的可能,更以非凡的史识、史才、史德,成功为文化节目树立起了新的标杆。

典籍还能这样读?

古今穿越,对话先贤,《尚书》“活”起来了!

《典籍里的中国》正式开播之前,相当数量的观众对《尚书》只闻其名、不知其详。在“拈轻怕重”的读书之法盛行的今天,厚重严肃的大部头往往被束之高阁,以《尚书》为代表的古籍经典,更是令人望而却步。

以“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为破题点,《典籍里的中国》从电视节目的表达优势出发,对蕴含在古籍中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

从首期《尚书》来看,《典籍里的中国》在“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中分别展开戏剧演绎和专家解读,并采取了演绎为主、解读为辅的表现方式。节目最大的创新点,就是“当代读书人”和“古代读书人”在历史空间里跨越时空的古今对话。

节目创新设计270度立体舞台,营造出多空间、沉浸式的“故事讲述场”。在《尚书》这一期,倪大红饰演的“古代读书人”伏生,是讲述书中故事、解读书中思想要义的串联人物,撒贝宁则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伏生对谈。

本期节目有两条有机融合的表述线:第一条线以《尚书》中的“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理念为核心,生动阐释《书》到底好在哪里,并通过重点呈现大禹治水安民定九州、周武王为民伐纣两则故事,带领观众走进《尚书》里的历史情境,感受其“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废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的思想精髓,照应“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当代主题;第二条线讲述《尚书》的守护与流传,从伏生幼年学《尚书》、家中藏《书》、一生护《书》、晚年讲《书》,到看到2021年的国家图书馆里展示《尚书》,两位读书人在时光的守望与接力之间,诠释“前人守护,后人传承”的脉络。

《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化结构、影视化表达为形,以主题立意上的交相辉映为核,在相对有限的时间篇幅里,传递出极强的信息浓度和极高的精神亮度。正所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它带领观众回到思想的源头,体悟发端于《尚书》“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的奥义,了解九州从何而来、华夏自古一体,思考到底什么是中国,又是什么成就和塑造了中国。

节目通过引人入胜、感人至深的方式,让《尚书》在观众的眼前“活”了起来,它有历史的呼吸、文脉的跃动,还有一代代以个体命运接续文化传承的赤子们的火热心跳。它让观众强烈感受到,现在这个时代更需要《尚书》里的精神、力量振奋我们,激励我们,华夏文明为何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我们代代传承经典中的精神。如今,我们更需要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在对历史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节目还能这么做?

在电视上,看了一场电影级别的穿越题材顶尖戏剧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作为总台旗舰频道,是传播主流价值的主阵地,也是创新创优的示范田,这两年推出的《故事里的中国》《经典咏流传》《主持人大赛》《开学第一课》等多档节目,成为代表总台出品的原创精品与业界标杆。

由央视综合频道联合央视创造传媒、中国国家话剧院全新原创的《典籍里的中国》,延续《故事里的中国》的创制经验,展开了更上一层楼的艺术创新,节目将融合表达方式升级为“戏剧+影视+文化访谈”,并由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担任艺术总监。

每期节目选取一部典籍,围绕一个人物,讲述一个跨越时空的大故事。“伏生”就是从《尚书》流转上千年的历史当中,遴选出来的一个特别适合戏剧表现的核心人物。

因为戏剧比重极高,以及肉眼可见的在舞美、服装、道具尤其是表演上的电影级质感,观众大有在电视上看了一场电影级的顶尖话剧的酣畅体验。它秉持严肃文化节目的学术严谨性,在尊敬历史和考究细节的基础上,展开大胆的艺术想象——最让年轻观众感到惊喜的是,节目里撒贝宁穿梭于上古时期、商朝、春秋、战国、汉代、唐代等九个朝代,和古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和对话,更有“今穿古”“古穿今”双向穿越,这种为了求索真知尽情穿越时空的模式在B 站、知乎、抖音大受好评,有观众表示:“央视又凡尔赛了,这次成功示范了穿越大剧的殿堂级玩法,大象果然会跳街舞!”

值得说道的是,撒贝宁这次不是主持人,全新身份“当代读书人”更像是一个剧中人,需要调动充沛的共情能力,代入当今观众的视角,这也是他时隔二十多年再登戏剧舞台。尽管一开始还有些忐忑,但真正和倪大红老师对上戏的那一刻,他只觉眼前的白发老人就是伏生,所有的细节都让他感觉到仿佛真的是穿越千年。听到秦末动乱时伏生与家人舍命护《书》的故事,他的眼泪一下子就夺眶而出了。

不仅是撒贝宁,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惊艳到了无数观众,“从眼神,就能看出倪大红老师他一直在情绪里啊”“连皱纹都像在表达着什么”“老年妆太到位了,百岁老人的历史沧桑感完全出来了”“短短时间里,老师就演出了伏生的爱书如命,他一开口我就要哭了”……

堪称神来之笔的,是在伏生发问“两千多年后的人还读《书》吗”后,撒贝宁带他穿越到了2021年。伏生满目好奇地打量着现代的图书馆、明亮的电灯、丰富的藏书,当得知两千年后的人们已经可以把一车车的书简全部上传到云端,随时随地就能打开像小镜子一样的手机读书,他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伏生与今天的孩子们一起背诵《禹贡》,此情此景,和战国时期的童年伏生摇头晃脑背诵《禹贡》的样子形成了奇妙的呼应,时间在这里被高度浓缩,观众甚至能感受到先贤穿透时光而来的殷切的目光。

尤其是伏生最后的回眸,在一眼千年之间,道出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无限希冀。他仿佛在问今天的每一个人——当《书》的命运不用再流离失所,当读已经如此触手可及,你们珍惜当下了吗?《书》的未来还会更好吗?

春节还能这么过?

让心灵来一次远行,在思想遨游中收获成长

牛年春节,在“就地过年”的倡议下,许多人没有归乡也没有远行,读书不失为一种值得提倡的方式。《典籍里的中国》在农历牛年大年初一亮相,不仅给了热闹的电视荧屏一些新的选择,也给那些想要了解典籍又感觉阅读困难的人们提供了新的路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步,屏幕更大、画面超清的电视逐步有了“家庭影院”的质感。在网络电影首次搅局“春节档”的牛年春节,《典籍里的中国》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未来,我们会在荧屏上看到更为丰富、更加融合的艺术品类吗?

相比起过去主打欣赏性的、普及式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的确需要观众拿出更多的耐性,但从多方反馈来看,大家一旦进入情境就是“欲罢不能”“四处推荐”。结合主持人王嘉宁和国际《尚书》学会会长钱宗武、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启发三位专家学者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观众们欣赏了一场大戏,品读了一本好书,也收获了思想上的洗礼。

节目中的伏生说“《书》的文字不易懂,所以要讲,所以我讲了一辈子”,撒贝宁在听了他的讲解之后热血沸腾。《典籍里的中国》带给观众的感受也是足够有兴奋度的。节目播出后,从正片里提及的“禹敷土 随山刊木 奠高山大川”“克明俊德 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称尔戈 比尔干 立尔矛 予其誓”,到片尾字幕上的“克勤于邦 克俭于家”“满招损 谦受益”等经典名句,观众们看懂了,记住了,而且这些精辟有力、耐人寻味的句子能在脑海中反复回荡;从“华夏自古一体”的文化溯源,到“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的传承发展,思想的珍珠被串联成“文化之链”,努力构建着文明的脉络和历史的图谱。

《典籍里的中国》的意义,更像是典籍的导读,如果你从高格雅宗、古风习习的舞台上体会到了文化的集结和延续,对典籍中蕴含的丰富宝藏有了知微知彰的好奇与热切,如果更多的人因为它更加珍视典籍、亲近典籍,那应该就是节目所乐见其成的快事了。

关于文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殷殷希望:“要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广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向着人类最先进的方面注目,向着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典籍里的中国》作为总台的最新文化力作,彰显着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着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如此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值得期待它将为我们展示更多的诗情和意境,贡献更多的色彩和回响。

监制 ▏杨 华 张利生许文广

编审 ▏徐朝清 黎 斌

主编 ▏王 莹

撰稿▏任宝华

编辑▏张 涛 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