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今日广东·乡音】“年例”大过年

2021-02-10 23:14:13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0220次)

在粤西地区,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每到“年例”,家家张灯结彩,处处人声鼎沸。大家都穿着崭新的衣服,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小孩子们四处乱窜,大人们拉着家常,屋外一字排开的大圆桌上,则早已摆满美酒佳肴……

请点击链接收听音频:https://mp.weixin.qq.com/s/u_GhjhHryif4DT5JERWymw

年味渐浓,我又想起粤西老家的“年例”来。

有的地方说“冬至大过年”,其实是因为冬至这一天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很关键。其实,无论是仪式还是氛围,冬至与农历新年仍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但在粤西茂名及邻近一带的农村地区,有个节日却真的比春节过年还要热闹——那就是“年例”。当地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

2012年起,粤西各地的“年例”相继被列入了广东省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还举办了首届粤西年例文化节。但年例并没有统一的日期,各地区各乡村乃至每家每户的年例日可能都不一样。早的在大年初二就进行了,迟的在农历二月底都还有人做。

小时候跟着母亲回老家走亲访友时,去过几回“年例”,每每被那场景震惊得目瞪口呆。那一天,家家张灯结彩,屋里屋外到处一片人声鼎沸。大家都穿着崭新的衣服,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小孩子们四处乱窜,追鸡逐狗;大人们拉着家常,抽着竹制水烟筒……卖气球的,卖陶泥哨子的,哄得孩子们拉着妈妈的衣袖角直喊“我要”。突然,有锣鼓开道,鞭炮齐鸣,轿夫用轿子抬着从祠堂里搬来的菩萨神像开始“游神”,小孩子们便欢天喜地地在后面跟着;这一天当然少不了舞龙舞狮的,有些民间艺人还会耍上一套功夫,再向主人家讨个利是。

此时屋外一字排开的大圆桌上,早已是盘满钵满地盛着佳肴。除了鸡鸭鹅猪外,还有鱼虾蟹螺,以及炸得金黄滚圆的煎堆和许多的白酒、汽水、香烟,一张张桌子摆得满满当当。用鸡鱼猪“三牲”摆灶,烧香拜神祭祖之后,在“噼里啪啦”的一长串鞭炮声中,在满天弥漫的火药香气里,好一场饕餮盛宴即将开场。那时的我只觉得天上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也不过如此吧。

年例吃的是流水席,有钱人大宴几十围,还会请名角唱戏、歌舞助兴。穷些的人家也会做足排场,只为新年起个好头,因为人来得越多就代表这一年会越兴旺。去吃年例饭是不用封红包给份子钱的,当地有这么一句话:“年例不怕不够吃,只怕你不来吃。”有的人因此一天要走好几处年例,真是“每逢年例胖三斤”。

年例是怎么由来的呢?我问过父母,又问过几个同乡,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求助“度娘”,居然要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南北朝时期的“岭南圣母”冼太夫人。但凡有冼夫人庙宇的地方,就有做年例的风俗。据《茂名市志》记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宋代《太平寰宇记》里也有对年例风俗的记载:“谷熟时里闬同取,戌日为腊,男女盛服,推髻徒跣,聚会作歌。”但现在,我更相信年例是一份乡愁,一份期许。(羊城晚报2021年02月7日A07版责编 易芝娜)

编者按

本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具有纪实性,以散文随笔为主,紧扣岭南文化。投稿请发至邮箱:hdjs@ycwb.com,并以“乡音征文”为邮件主题,个人信息请提供电话、身份证号。

来源| 《羊城晚报》

文字 |明光暗影

编辑 | 秦臻

校对 | 潘丽玲

审核 | 岑杰昌

签发 |周乐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