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到大湾区创新创业渐成风潮

2020-11-25 23:00:00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9797次)

今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要继续鼓励引导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充分发挥投资兴业、双向开放的重要作用,在经济特区发展中作出新贡献。

新征程即将开启,奋斗号角已经吹响。

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看到发展机遇,纷纷来到大湾区创新创业甚至定居生活。近日,笔者走访了一些在粤创新创业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留学归国人员,听他们畅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体会,以及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融入“双区”建设,更好将个人理想奋斗融入祖国发展大局。

感叹大湾区近年来发展变化

今年8月,粤港澳大湾区喜讯频传:新横琴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相继开通,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更加深入。

不少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几年,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优化完善、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令人惊叹。

“我的成长经历,贯穿了粤港澳。”祖籍广东江门的香港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主席吴学明曾在韶关上小学,小学四年级开始在澳门读书,六年级起到香港读书。他在2006年回港创业,2010年赴内地创业,从事智能手机应用、游戏等行业。

让吴学明印象最深刻的是,粤港澳三地交通基础设施越来越畅通。和许多经常往来粤西的香港人一样,吴学明以前常从深圳湾等口岸出发,最担心堵车。“节假日更严重,在虎门大桥堵两三个小时很正常。”他说,现在有了港珠澳大桥和高铁,大湾区的筋脉被打通了,一天能跑好几个城市。

广东省政协委员、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马志达也有同样的感受。“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来,直观感受就是三地交流活动越来越多,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他说,港珠澳大桥、新横琴口岸开通,便利了粤港澳三地人流、信息、资本的流通,往来澳门与横琴更快了。

从加拿大回到广东发展16年,江门市总商会副会长、广东中加柏仁学校董事长黄柏仁对投资环境的变化感触颇深。他说,现在大湾区市场发展很好,制度逐渐完善,公平开放的环境将吸引更多的华侨回国投资。“江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很大,同时还是著名侨乡,对华侨而言有很大的吸引力。”

上世纪80年代,汕头青年范群以公派访问学者的身份赴美留学,并于10年前回到广东。在他看来,如今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海外华侨华人归国发展赶上了很好的历史时机。“大湾区囊括了科技创新、金融、传统产业、高端制造等各种元素,加上人口红利、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为广大海内外侨胞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大湾区青年创业忙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对海内外科技工作者吹响的集结号,作为一名长期在科技领域工作的海归创业者,我深受鼓舞,更觉任重道远。”范群说。

范群毕业后曾一直在硅谷的科技公司任职,一直到2010年,他和几个留学欧美的博士带着技术项目和资金,回国创办广州市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和他一起回来的萧剑鸣是广州人,当谈到回国发展的原因时,他说:“国家培养了我,回来用自己所学报效祖国是理所当然的。”

为了更好帮助海归回国创业,2013年,范群联合美国硅谷相关专业协会和投资机构,在广州开发区投资创办了“广州归谷科技园有限公司”。规划、建设、运营好广州归谷科技园也成为了他当前的主要任务。“归谷科技园不仅是归国人才需要的平台,同时也能帮助政府招才引智,吸纳更多海归人才来到粤港澳大湾区落户。”

如今,生长在港澳、奋斗在湾区,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港澳青年的选择。据统计,目前广东已建成50多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港澳青年在广东的创业团队近600个。

“这是因为粤港澳地缘相近文化相通、政府扶持政策优惠、创业成本低廉、人才储备丰富。”吴学明说,很多香港企业家在内地投资发展,而且大多是从广东开始。香港青年见证了上一代北上打拼的过程,亲身体验过香港人在内地发展的优势和空间,所以对他们而言,到内地发展一直是大势所趋。

相比老一辈港澳企业家,当前港澳青年在广东创业分布更为多元,既有专业服务、物流贸易、教育等传统行业,也有涉及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智慧硬件等高科技产业和新兴领域。

创龙集团创办人邓文俊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专注于AR(增强现实技术)场景互动领域创业。去年8月以来邓文俊几乎走遍珠三角所有城市,最终选择东莞松山湖作为创业目的地。“粤港澳大湾区巨大的发展空间,给我们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新机会。”

将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大局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10月视察广东时深刻指出,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要走一条更高水平的自力更生之路,实施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如今,对于港澳台同胞、海内外侨胞来说,融入祖国发展大局风正帆满。

去年10月1日,马志达参加了北京的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当看到气势磅礴的阅兵式,还有群众游行方阵讲述的一个个不同年代的故事,展现我们国家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我感到心潮澎湃。”他说,“在‘一国两制’方针下,我们澳门人过得一天比一天幸福。”

“唯有厚植爱国主义精神,才能更好融入祖国发展。”马志达说,今后将致力于更深更广地促进粤澳合作,解决澳门青年在融入大湾区过程中面临的学业、就业、生活等具体问题,带头在大湾区投资创业发展,为澳门年轻人融入湾区发展做表率。同时,也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团结更多的澳门青年人,尽己所能为他们的发展“搭台搭梯”,共享国家发展的机遇,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中来。

如何促进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大湾区,是吴学明一直关注的话题,他对此有着深入的思考。“我希望以后三地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能够联合开设品牌专业技能课程,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更多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他说,同时支持鼓励粤港澳多合办交流团、实习计划、短期学习课程等活动,为三地青年深入交流搭建平台,让他们进一步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深刻指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设同大批心系乡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海外侨胞们备受鼓舞,融入祖国发展大局的信心和决心更加坚定。

黄柏仁认为,海外华侨华人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广泛的人脉关系以及融通中外的文化底蕴,应发挥独特优势,继续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和“双区”建设中来。“我们要继续当好桥梁纽带,发挥双向开放作用,让国外先进产品、管理经验进入中国市场,提升中国本土团队的国际化眼光和规范化运营能力;同时也要把中国优秀的企业、经验和工程项目推介至国外,为促进共赢牵线搭桥。”

在广州欧美同学会理事、广东优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沈晖看来,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相融合,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是新时代赋予一线科研人员的使命。“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回国创业就业,用他们的全球视野、创新思维,发挥掌握国际前沿技术的优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和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