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意不意外?竹子在非洲这么“高”

2020-10-09 20:25:29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2048次)

提起竹子,估计很少有人会把这种喜温暖湿润气候的植物和印象中炎热干旱的非洲大陆联系到一起。殊不知,非洲可是与亚太和美洲齐名的世界三大竹区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非洲竹林面积约500万公顷,54个非洲国家中拥有天然竹区的超过35个,原生竹种40多种。

▲这是位于肯尼亚中部的竹林。新华社记者 冯燚伟 摄

近年来,在国际组织和中国等国的帮助下,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正着力挖掘竹资源的生态和经济价值,希望打造完整成熟的“高附加值”竹产业链,推动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节节高”。
 

非洲竹产业潜力巨大

肯尼亚是非洲主要产竹国之一,拥有13.3万公顷的原生竹林。高地竹是肯尼亚唯一的原生竹种,主要生长在海拔2200至3400米的山地。

在肯尼亚,人们传统上会用竹子建造篱笆、制作竹篮和用作燃料,一些山区居民还会把晒干的竹笋作为蔬菜食用。

 

肯尼亚林业研究所林产品研究负责人内莉·奥多尔告诉新华社记者,肯尼亚竹林覆盖面积曾达30万公顷。可是多年来,由于大量竹林被开垦为茶田农田,该国竹林面积锐减。20世纪80年代,为改善生态环境,肯尼亚政府引进了20多个亚洲竹种,在全国各地进行栽培,最后有10余种竹子生长良好稳定。

▲这是位于肯尼亚中部的竹林。新华社记者 冯燚伟 摄

竹子生存力强、生长速度快,一般3至5年便可采伐,是木材的优质替代品,可用于制作地板、家具、纸张和包装材料等。

近年来,全球以竹代木的产品贸易额逐年攀升。然而在许多非洲国家,人们都把竹子视为杂草,没有意识到竹子在促进发展和减贫方面的经济潜力。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非洲拥有全球12%的竹资源,但在每年600多亿美元的竹产业中,仅有1%来自非洲。

▲2019年5月16日,游人在北京世园会国际竹藤组织园参观。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为了挖掘这一绿色产业,许多非洲国家已着手推动竹产业发展。2019年,肯尼亚政府制定了国家竹产业发展政策草案,旨在推广竹子种植和推动竹资源商业化。

 

牙签虽小 商机无限


 

当前,非洲竹资源开发利用仍处于起步阶段,竹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但一些当地企业家已经意识到这个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

今年55岁的约瑟夫·卡瓜伊在肯尼亚中部经营着一家度假型酒店,每年需要花费大量资金采购各种消耗品,其中包括小小的牙签。卡瓜伊发现进口竹制牙签相比普通木质牙签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但本地市场上几乎都是木质牙签,这让曾在投资银行工作过的卡瓜伊嗅到商机。

▲在肯尼亚中部一处工业园区的竹牙签工厂,工人们正在调试机器设备。新华社记者 冯燚伟 摄

创业之前,卡瓜伊曾多次到过中国。通过中国朋友的帮助,2019年8月,这位非洲企业家从中国引进了成套的竹牙签生产设备,在酒店附近的工业园区开办了一家牙签工厂,但刚完成机器调试等前期工作,就遇到了新冠疫情暴发。

卡瓜伊说,虽然疫情给工厂运营带来了一些挑战,但目前已能保证平稳生产。未来,他希望通过加大投入,开拓竹牙签出口业务,探索周边国家市场。

▲在肯尼亚中部一处工业园区的竹牙签工厂,工人们正在调试机器设备。新华社记者 冯燚伟 摄

卡瓜伊的竹牙签工厂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竹子种植。

今年57岁的农场主本森·瓦卡巴,拥有一个30英亩左右的农场。此前,瓦卡巴的农场主要种植咖啡豆和水果,但这两年因为咖啡豆价格持续走低,农场收益减少。

▲在肯尼亚中部,农场主本森•瓦卡巴经营着一个竹子农场。新华社记者 冯燚伟 摄

几年前,为了美化环境,他以3美元一颗竹苗的价格引进了一批竹苗圃,在农场零零散散的地方随手种了一些竹林绿化带。让瓦卡巴没想到的是,这些竹苗几乎没怎么看管就长势喜人。

一次偶然的机遇,瓦卡巴了解到竹子的经济价值,便决定将农场里部分沿河农田改成了竹林种植带。现在,卡瓜伊等许多企业家都成了瓦卡巴的客户。

▲这是本森•瓦卡巴在肯尼亚中部种植的竹林。新华社记者 冯燚伟 摄

中非好朋友 致富手牵手


 

据悉,由中国和荷兰政府支持、国际竹藤组织协调的“东非竹业发展项目”二期于今年4月启动实施,以支持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乌干达的竹业开发,推动竹资源可持续发展。

肯尼亚环境和林业部长凯里亚科·托比科说,中国在帮助东非地区建设竹产业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9年5月16日,竹编艺人张德明在演示竹编工艺品制作。新华社记者 李欣 摄 

“东非竹业发展项目”涉及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和产业标准化等多个方面,进一步释放了该地区竹资源在绿色经济、贸易增长和收入创造方面的巨大潜力。

卡瓜伊认为,通过与中国开展研发、人才培养和技术转让等方面的合作,肯尼亚竹产业将迎来发展期。“我们从中国进口了机器,我们也需要中国技术来生产竹产品。”

▲2018年8月20日,在位于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市郊的中国援利竹藤编培训中心,中国师傅教授当地学员竹藤编技艺。新华社记者 郭骏 摄 

奥多尔认为,中非竹产业合作空间巨大。非洲可以向中国学习如何生产竹产品,如何创新竹产品,如何提高竹产品附加值,如何研究竹子理化性质。“中国在竹加工技术研发和竹产品创新方面的先进水平让我们意识到竹子的惊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