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上海垃圾分类逐步实现智能化治理 全程精准监管

2019-10-24 16:15:19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3817次)

保洁员上门收垃圾相关数据,并一键考核,通过云端技术,瞬间被传输到位于长达村“家门口”服务站里的大数据平台。芊烨摄

中新网上海10月23日电 (陈静徐明睿)在干湿垃圾桶里植入一枚小小芯片,家家户户的垃圾桶有了“实名认证”;一键预约微信小程序让居民只要扫扫家门口的二维码,就能为大件垃圾等预约收运时间……如今,上海垃圾分类正逐渐实现智能化治理。

23日,记者随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集中采访团来到浦东新区航头镇和嘉定新成路街道。据悉,该镇在推进垃圾分类中探索“智治”——为每户家庭的分类垃圾桶、每个桶长负责的收集桶、每辆垃圾清运车、每个垃圾生化处置站安装智能芯片,通过物联网技术对垃圾分类投放、收集、清运、处置各环节进行全过程数据化监管。采访中,村民们纷纷告诉记者,自己与“物联网+”的亲密接触竟是从垃圾分类开始的。

据介绍,今年3月起,航头镇在长达村率先启动覆盖全村955户家庭的生活垃圾智能分类试点。在短短半年时间内,该村实现了湿垃圾分出量55.28吨,生活垃圾减量率61.7%,全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

一键预约微信小程序让居民只要扫扫家门口的二维码,就能为大件垃圾等预约收运时间。芊烨 摄

每天清晨,长达村环保合作社保洁员上门收垃圾,取出两个垃圾桶,放到特制的收运车上,进行“一键考核”。此时,自动感应的车载系统显示屏上会出现垃圾桶户主、卡号、垃圾桶类别以及测量出的重量等数据。观察干湿分类情况后,保洁员在屏幕右边的考核栏里触屏点击“优、良、一般、差”进行评价。

这些数据,通过云端技术,瞬间被传输到位于长达村“家门口”服务站里的大数据平台上,并实时更新。后台则通过大数据的模块化处理,实现分类数据精准整合。

6月起,航头镇在农村地区全面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全程分类运行模式。迄今,航头镇干垃圾日产出量112吨,湿垃圾日均分出量56吨,可回收物日均回收98吨,生活垃圾减量率59%。

在嘉定区新成路街道,记者看到,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已初具雏形,各类垃圾都有了“电子台账”,垃圾分类实现全天候“源头、中途和末端”三大环节的精准监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去年,新成路街道发现,垃圾分类实效评定不够精确,干湿垃圾计量全靠人工,垃圾纯净度无法保证。今年3月,该街道成功研发了垃圾分类智能监管平台—智能环卫管理系统,填补垃圾分类实效评定和全程监管的空缺。

经过不断扩容,平台包括两大收运模式和三个系统。两大收运模式分别对应:定时定点垃圾投放模式(即居住小区模式)和定时定点垃圾上门收运模式(即商业区模式)。59个小区已全部纳入定时定点垃圾投放模式监管范围,年内,定时定点垃圾上门收运模式也将以道路为单位纳入监管。三大系统包括大件垃圾(建筑垃圾)一键上门预约系统、垃圾车载智能称重系统及终端监控数据系统。

据悉,端监控数据系统包括监控大屏幕、调度中心、数据中心和移动监控端。车载称重系统包括GPS定位、车载监控屏幕和高清摄像头等设备,可以把小区各类垃圾的数量(重量)、分类实效(干湿垃圾比)、垃圾纯净度、垃圾清运车辆信息等实时记录在后台终端,实现垃圾清运处置的实时数据显示、实效评定、在线识别和全程追踪溯源等功能。

据悉,平台使用后,辖区湿垃圾纯净度接近100%,湿垃圾比例已提升至66.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