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中国新闻  >> 查看详情

蛟龙起伏的地方——叶枝

2019-08-23 01:49:33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1126次)

叶枝,会让人联想到爱尔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叶芝。

本以为柔情似水的叶枝古镇却坐落在一个雄伟的地方,其境内最高海拔为4880米,在那里仰头可以看见落在山头上似云一般的雪,低下头来却又见自己处在炎热的河谷里,甚是绝妙。

 


叶枝古镇简介篇

叶枝,纳西语为"蛟龙起伏的地方"。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所辖叶枝镇,位于维西县境北部澜沧江东岸,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9°02,北纬27°42,东与德欣县属霞若乡连接,南与康普乡接壤,西与怒江州贡山县茨开乡毗邻,北与巴迪乡连接,总面积403平方千米,叶枝镇位于距迪庆州维西县城86公里处的澜沧江畔,自古以来,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三江并流"核心腹地。

镇境处于"三江并流"的核心区云岭山脉与碧罗雪山山脉之间,澜沧江由南南而北纵贯全境。江边河谷地区最低海拔1740米,气候炎热,霜期很短,而江两岸高山壁立,最高海拔达4880米,有的山峰终年积雪不化。探明矿藏有铁、铜、铅、锑等;森林面积达37万亩,其中栖息珍稀动物有马鹿、小熊猫、金丝猴、黑熊等;山货药材有黄连、贝母、木耳、香菌等,品种繁多。

叶枝镇下辖8个村委会:叶枝、松洛、梓里、同乐、巴丁、倮那、拉波洛、新洛,共99个村民小组。全镇共2882户,10508人,其中劳动力7370人,耕地面积17269.27亩,其中水田4579.3亩。

叶枝镇山区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98%以上,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特困镇之一,也是我州澜沧江沿岸贫困程度最深的镇之一。由于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的影响,加之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镇域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粮食主要以玉米、小麦、青稞、稻谷为主。农业产业水平化不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抗风险能力低,农民持续增收困难,产业规模扩规速度缓慢。

2017年,全镇地区经济总收入11576.19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89元,同比增长1080元,增长率为16.2%。比全州平均水平高12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6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75元。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611亩,粮食总产达721.8万公斤,比上年增加37.8万公斤,增长率6.1%,人均有粮250公斤。大牲畜存栏5452头(匹),生猪存栏16496头,羊存栏8449只。

叶枝镇有着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其中,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叶枝王氏土司衙署、叶枝同乐傈僳族生态自然文化保护村、叶枝新乐村农民哇忍波创造和发明的傈僳族音节文字等,使叶枝这一"茶马古道"上的历史名镇增添了几分神秘。

叶枝镇的傈僳族特色文化更是民族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被迪庆藏族自治州政府命名为"香格里拉傈僳族特色文化之乡"。叶枝古镇以一种大气磅礴、无限生机的襟怀,默默刻录着滇藏"茶马古道"悠远而辉煌的历史足迹。随着"三江并流"这一"世界自然公园"被发现,叶枝从"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世外桃源中向世人走来,成为"三江"流域的一大亮点。

 


叶枝古镇历史篇

叶枝镇历史悠久,据考证叶枝即古代的聿赍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吐藩与南诏交战,聿赍城为吐藩屯军的五城之一;大理国时维西县境归么些大酋统辖,名罗国(即今维西县小维西镇),隶丽江路军民宣抚司巨津洲。明永乐四年(1406)冬十月间,县境内始设刺和庄长官司,隶云南都司,以么些土酋阿奴弟为长官,治所据考证在今维西县城北的拉河柱村;明正统二年(1437)吐藩占领临西境,而自明成化四年(1468)起至明崇祯十三年(1640),丽江木土司全面进军"你那"、"照可"地区,与吐藩全面展开扩地之战,长达170年之久。其中木崧领兵夺地四次,木泰三次、木定五次、木公四次、木高二次、木东二次、木增三次。其中澜沧江流域北至今西藏芒康的盐井一带,南至今维西县永春乡的龙厂,地名大凡统称为"你那",而金沙江流域的地名统称为"照可"。木土司夺地之后留下许多土弁头目作为当地管民的统治者,其中康普即委任麾下的土弁头目禾氏为大管军,而叶枝王姓土弁为管军(俗称"木瓜"),受康普禾氏大管军节制。

清顺治十六年(1524)由铎尼、吴三桂、赵布泰率领的清兵分三路挺进云南,六月丽江木氏土知府归附,清政府仍设丽江军民府,辖通安、宝山、兰州、巨津四州及临西县,统归丽江军民府。清康熙七年(1368)云南总管吴三桂将金沙江外照可、你那、番罗、鼠罗、中甸等地割送给吐藩。其中包括你那地区的康普及叶枝。清雍正五年(1727)云贵总督鄂尔泰奏准维西设治,归属鹤庆府设通判治理维西厅,其中包括奔子栏、喇普、其宗、为西、阿墩子等五地,康普叶枝属为西地。维西厅的设立,标志了这一区域完成了行政上的改土归流。清雍正七年(1729),王连带练助剿阵亡,奏准世袭西路土把总职。王氏世居康普村。清雍正八年(1730),澜沧江外怒俅人相率到康普界,鄂尔泰得旨允准怒俅地方111村寨,归由康普女土总禾娘管辖。

土千总、土把总等皆为军职,在鄂尔泰实施改土归流之后,仍委任当地民族头人以军职,以维护地方治安的秩序。维西厅下设土千总2员、土把总5员,土目29员,共36人,其中康普叶枝地区即设有土千总禾氏、土把总王氏二职,这与奔子栏设有土千总王万年、土把总柏长青一样,在维西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乾隆十八年(1753),康普女土千总禾娘,伙同头人王芬赴怒俅地方私收陋规,引起清政府不满,禾娘故,康普土千总名缺,并被永远裁革。而其后禾娘女儿阿芝随嫁迁往叶枝,自此至民国时期,叶枝均为王氏土司统治。


叶枝古镇特色篇

王氏土司衙署

叶枝境内存在过多个显赫一时的封建家族,现今仍有众多的古代民居、街道还保存着旧时的容颜,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王氏家族最为有名。

王氏土司是明清以来"茶马古道"贸易的主要组织者和保护力量,系藏、汉结合部的主要跨国土司。

王氏属纳西族,其祖先为丽江木土府所委"木瓜",即纳西军事首领,受禾氏大管军节制,并与禾氏家庭有婚姻关系,后被清廷封为"北路土司"。

 


  到民国27年(1938年),王氏土司第九代传人王嘉禄正式承袭世职,并被国民政府先后委任为"江防大队"、"边防副司令","三江司令"等职,因功绩显赫,云南省长龙云曾赠以"保障功高"匾额一块。

王氏土司以其强大实力和威慑一方的气势称雄滇西北诸路土司。其辖民中有纳西、傈僳、藏、怒、独龙等多种民族,统辖范围包括现在的迪庆州、怒江州所辖的澜沧江、怒江、独龙江流域,远及西藏、高黎贡山、印度及缅甸密支那一带。

值得一提的是王氏土司在国危民难之际,成立抗日御侮队伍,到中缅边界防御,并于民国27年铸造"北路土司界"字样铁质界碑,在独龙江一带的管辖边界埋设,成为中印战争及1960年中缅勘界时的唯一依据,为祖国的领土完整作出了重大贡献。


  叶枝王氏土司衙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门上方悬挂着"三江司令府"的牌匾。王氏土司衙署完全摆脱了当地的建筑风格,融汉、藏、白族的建筑风格为一体,建成大规模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群。整个建筑分南北两套,二进大院坐东向西,四周有围墙,四角有碉楼,建筑主次分明,自成院落又相互连通,门窗格扇做工精巧,雕镂细密,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经过几十年变迁和风雨剥蚀,"王府"建筑中还有城门,一个碉楼,北四合院及附属建筑尚属完整,城墙、花园、经堂、黑神殿等遗址尚有迹可寻。


同乐傈僳族生态自然文化保护村

叶枝同乐傈僳族原生态文保护村距离叶枝镇上约2.5公里,是傈僳族特色舞蹈"阿尺木刮"的发源地。同乐村最具特色的是傈僳族民居建筑,全部用原木搭成,本地人称为"木楞子"。该建筑特点是不上漆、不用铁钉、全靠木料之间互相牵制,每幢木楞房形状像一个大木匣,四周用长约5米,粗20公分的圆木横架而成。屋顶用木板覆盖,家家户户院落都用木栅栏相围,房屋一般侧面开门,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头上悬挂山羊头。整个村寨呈阶梯状分布,错落有致,色彩分明,站在同乐村对面远望,如同一幅完美的画卷,表现了民族的粗犷、敦实、自然的美。

木楞房用圆木或方木将两头凿成榫口,按"井"字形的架构垛成。大多数用木板盖屋顶,有少数薄石板覆盖,现在用石棉瓦等盖顶的日益增多。为了便于通风采光,可以安置窗户。原先为单间的一层结构,后来吸取了其他民族的经验,逐渐改进为二开间或三开间,间架用横梁和骑马柱衔拉起来。一些地方进一步发展成为以下两种式样的二层楼房:一种是上下两层都用木楞垛成,中间打楼板,形成楼上楼下居室的格局;另一种是下面一层多用来关牲畜或储存杂物,上面一层作为居室。维西县傈僳族喜欢住木楞房,香格里拉境内的傈僳族,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一般以木楞平板房、竹木结构笆折板房,土墙平房为主,一般为三间平房,中间置火塘,架一铁三脚,或立三个石为锅台,俗称"三锅台"。火塘除煮饭、烹茶外,兼用取暖。左右两间为库房和寝室。住房对面为畜厩,关养牲畜,储放饲草。解放后,山区傈僳族住房有了较大的变化,有仿效汉族和纳西族建盖瓦房的,除火塘外,还另设灶台。居住于坝区的傈僳族,一般均建盖楼房,建房形式和室内装修与纳西、汉族相近。

 


  同乐村是一个傈僳族集聚的地方,傈僳族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这里傈僳族传统文化浓郁、宗教礼仪丰富、居民建筑风格独特、游牧和农耕文化交错结合,传统歌舞异彩纷呈,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传统文化的圣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阿尺目刮"歌舞的发源地和傈僳族音节文字的主要流传地。众多优秀的傈僳族人在挖掘、整理、传承傈僳族文化,他们中有省、州、县的传承人、党员和群众。这里的同乐傈僳族山寨是维西县最具代表和较为古老的傈僳族村寨,也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傈僳族山寨。2006年被列为云南省传统文化保护区暨同乐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被列为全国百大新发现之一,2012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中国傈僳族文化研究基地。


哇忍波的傈僳族音节文字

叶枝镇是傈僳族音节文字的发祥地,由傈僳族农民哇忍波在上世纪20年代用10年时间创造而成。傈僳族音节文字其结构和形体与汉字有相似之处,有的照搬了汉字的字形,但音、义完全不同,还有少数文字采用了象形造字法。

 


  据音节文字创造者哇忍波( 1900--1965年)在《哇忍波自传》中记载。"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我出生于维西叶枝米俄巴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13 岁时父亲过世,家里没钱安葬父亲,向同村有钱人腊惹波典当自家干地,说好今后用3块银元赎回。因当时村里没有记录的文字,大都用刻木、结绳的方法记事,于是在一块木块上刻了三转三道,作为典当凭证,木块所刻三转三道代表用3块银元去赎地。但几年后,我和母亲攒足3块银元去赎地时,腊惹波家却不承认,说三转三道的木刻标记表示:每年要3元银钱的利息。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事后想,如果借地的时候也能像汉人那样,用字把典当土地时两家议定的事项写下来,黑字落在白纸上,谁也赖不了账"。

哇忍波在成长的历程中,随着年龄增长,与外界交往也频繁,也就深感受到一个民族没有文字的痛荐,开始思考民族发展、民族文化方面的些问题, 决心依靠自不记事的状况,为自己的民族创造套文字。 从2岁起他经过十余年的时间,总共写了12本书,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整理,调整字的形体结构,最后在他整理出的(识字课本》中有1250个字形。后人根据哇忍波音节文字的整理,除去重复出现的,共计918个。这918个字可以标识维西傈僳族语言的全部音节。维西僳僳族音节文字是维西县叶枝镇米俄巴村哇忍波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方式下所创造出来的,是维西傈僳族所独创的。

音节文字的特点

称谓由来

在维西傈僳族传说中,傈僳族在古代是使用文字的,汉族的字写在布上,傈僳族的字则写在獐子皮或竹片上。后来在战争和迁徙中傈僳文字已失传。当哇忍皮创造出文字后,在社会上办学推广了很长一一段时间却没有"个确切的名称, 当他人依然把哇忍波用音节文字书写的著作和《识字课本》统称为"腊几脱俄"或"玛沙脱俄", 前者意为"獐皮书",后者意为"竹书"。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我著名的语言家罗常培、傅懋绩著的《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概况》一书中,才对哇波创造的文字下了科学的定义:这是一 种音节文字,没有字母,一个形体代表一个音节。此后,有关学术论著在称呼哇忍波所创造的文字时便称之为"傈僳族节文字"。同时,维西当地人也逐渐用"音节文字"来称呼它。保僳族音节文字基本集中在哇忍波编的识字课本》中,除去重复的共有88字,还有30个字出现在其它的一一些手稿中, 现共有918个。

哇忍波创造了音节文字,并用音节文字书写了许多典籍,这是音节文字这种独特的载体将傈僳族的历史、天文、历法、医药、文学艺术等流传到现在,这对于研究古代傈僳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变迁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傈僳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第一次以本民族文字的形式,而不是以言传口授的形式来记录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傈僳族音节文字的产生结束了傈僳族千百年来无文字的历史,给后人提供了学习、借鉴本民族历史、生产、历法、天文、医药、技术的载体。音节文字在傈僳族历史变迁、经济发展、保持自有传统文化中将会发扬光大。


叶枝古镇民间艺术篇

 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洛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

  维西历史上交通闭塞,傈僳族少与外界往来,生产方式基本处于半农半牧阶段。山羊是家家必养的牲畜,羊与维西傈僳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阿尺木刮"亦与山羊有关,是维西傈僳人传统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生动表现。

  在绚丽多姿的傈僳族歌舞中,要数阿尺木刮最有代表性。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维西县澜沧江流域,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木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完。

 

奇异独特的丧葬

傈僳族的丧葬过程一般要经过停灵、吊唁、殡葬三个阶段,中老年人死后,亲属为之洗身、穿衣后置于木板或篾席上,加盖一床麻布被子,亲属绕尸走,(男死绕九圈,女死绕七圈),并请"尼扒""开山引路"。停灵时间一般一二日,也有当天出埋的。子女亲属不戴孝,只脱帽或头帕表示哀悼。吊唁就是亲朋邻里到死者家围着火塘,请老人或者尼扒唱慰死者亡灵的古歌。殡葬较复杂,出殡时先由尼扒向天空连发三箭,然后起灵。尼扒在前开道,念咒驱鬼。送丧的男子执刀、弩在空中挥舞,一直送到墓地。墓穴的选择一般用三根50公分长的栗木棍削尖两端。抛往2米以外,三次能直立地为墓扩穴,否则需另选址。墓穴先由尼扒在头尾各挖一锄后,方能掏挖一锄。葬人木板一般男9女7。墓上面用泥土垒成坟丘。死者生前用过的一切东西都放置或悬挂于坟前,葬毕,儿孙持仗排列哭泣,尼扒以青松枝、苦蒿之类蘸水酒于他们头上,安葬死者灵魂的寂寞。三年以后。坟墓自行消失。

内容丰富的节日活动

傈僳族的节日丰富而又有特点,主要有春节、咱食节、姑娘伙子节。

春节:春节为最大节日。除夕晚全家吃团圆饭,节日一直持续到十五。初一早晨用猪头祭祖,初二开始给老人拜年;初一和十五要山神上烧香拜神,回家的路上要唱粮神、畜神歌。

傈僳族人过春节要杀猪煮酒,张贴对联及门神,还要从山林中挖回一棵刺栗树栽在院坝里,以象征吉祥的纳福。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带上天糈米粑粑等食品,集中在村里比赛射弩或荡秋千,老年人则边喝酒边唱"目刮"。夜晚,全村人燃起篝火,歌舞狂欢达旦。

阔时节:阔时,即过年。傈僳族音节文字文献记载着古代傈僳族以鼠月为岁首,与中原"周古建子"的古代历法相符,古傈僳族人在夏历冬月过新年。相传古时傈僳族在秋收后选择一日或连续三日过阔时节。节日期间,全村寨备办酒肉欢庆,歌舞通宵达旦,气氛热烈浓重,相沿成习。而今傈僳族人过阔时节,要杀猪宰羊,酿制水酒,油煎天糈木或糯米粑粑,在敬神祈福之后要先拿一份好的饭食喂狗。关于叶枝傈僳族过节先给狗饭食的来源有这么一个传说:远古时候,天底下黄谷堆积如山,遍地都是粮食,那是因为人们播种的粮食杆粗如柱,高过房顶,叶宽如布,能长出三种不同的粮食来。地下结芋头,腰身结玉米,尖稍结稻谷,一年四季,季季结籽,人们吃不完,用不尽,生活很富足,这一切被坏心的魔王看到后,便产生了嫉妒心,于是将全部粮食收去,连种子也未留下一颗,使人们的生活陷于绝境,通人性的狗汪汪吠着,紧追魔王而去,窜过银河,追到天边,拣到五粒种子,摇着尾巴回到了人间,人们把狗带回的五粒种子播到地里,一粒发十棵,一棵发十蓬,可是品种单一,种玉米得玉米,中稻谷结稻谷,稻谷叶子变小,籽粒也变小,就成了今天的玉米和稻谷了。


 

同乐傈僳族服饰极具民族和地区特色,自织自制的麻布衣是大部分傈僳族都穿的衣服。种麻和织麻以及纺羊毛、织毛布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清晨,当你来到傈僳族村寨,数十群羊从村寨里奔涌而出,那赶羊的妇女手中总是拿着麻或羊毛,他们一边放养,一边纺线;下晚,牧归的羊群后面则紧跟着无数身负柴担的傈僳族妇女。如此"一举三得"举措,可见傈僳族妇女的勤劳。

傈僳族纺织麻布的任务由妇女担任。每个姑娘长到十一、二岁,便开始学习织麻布的技术。出嫁以后,就得担负全家人穿衣用的麻布的纺织。织麻的工具很简单,织架是用两横两直的四根木棍搭成,为"纺织机"。这种简单的工具从远古一直沿袭至今仍在使用。麻线纺成后,便将一头栓在木架上,另一头系在腰间即成经线;有的没有织布梭,纬线全靠双手来回传送,有的则用一个木梭子来回穿梭。每家织布多少取决于家庭人口的数目和妇女空闲时间的长短,一个手巧的妇女,每天可织五寸宽的麻布六尺。一般说来,每家每年所织的麻布仅够自用,很少卖的。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木刮"时"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如今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已不多见,现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惟有叶枝镇境内的傈僳族。

  "阿尺木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包括"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洒托闭"(三步跺脚)、"阿尺邓"(跳山羊)、"别别玛"(舞旋风)等,其中"玛夺担"(寻求爱侣)、"矣然邓"(迎宾客、)等在特定场合才跳,不同的跳法还配有大圆圈、直纵队、半圆弧等不同的队形。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阿尺木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

阿尺木刮发源于叶枝镇同乐村,主要流传在叶枝、康普和巴迪一带,故又称"倮当木刮瓦克"或"矣乃扒哇哇器"。舞蹈的来源和形式与傈僳族群众半牧半农,特别是喜爱饲养山羊有关,是傈僳族人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作为一个重要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族歌舞集成》之中

叶枝傈僳族男子头戴"壳帕腊哄"(羊毡帽),帽沿围绕一圈红丝线,已婚者左耳附硕大的银或铜耳环,内穿大襟白麻布长衫,外罩黑坎肩,腰系羊毛带子,左挎"腊裱",佩长刀,右背弩弓、箭包,裤子是大宽口裤,裤脚长及膝,打羊毛或麻布绑腿。所有男子外出时必背刀和弩弓箭包。箭包多以动物皮缝制,"腊裱"(挎包)缝制精细、刺绣精巧,羊毛毡帽形状有船形和圆顶宽帽檐两种。

傈僳族不论男女、在满十三岁以前,一般不穿裤子或裙子,仅穿麻布长衫,腰系一条布花带。在他们年满十三岁那年,要举行穿裤(裙)成人礼仪式,表示他们已长大成人了。从此以后,他们就改变装束和穿戴:男孩的衣服是右襟麻布短衫,下为麻布长裤;少女为右襟短衫,下为百褶裙,腰系彩带,肩挎"腊裱",头戴银盘装饰的帽子。相传,远古时代,世上的人和动物都只生不死,时间一长。坝子里往不下了。这时"乌萨"决定要规定生命的年限,他告诉人和动物要听他的呼喊,谁应什么呼喊,谁就得什么岁数。一天夜里"乌萨"喊一千岁时,只有大雁听到,喊到一百岁时乌龟听到了,喊到六十岁时狗听到了。喊到十三岁时人们才从睡梦中醒来。人们感叹寿命太短暂了,一起去找"乌萨"求情。"乌萨"听了人们的请求,最后答应去和狗商量能否和人对调寿命。狗听了勉强同意,但要人们供给它生活用品。为了让人们永远记着这个人生的转折点,傈僳族人便把十三岁作为人的新生命的开始。年满十三岁的孩子,要请舅父母或同族成年人帮自己穿戴,进行庄严的穿裤(裙)仪式。


  叶枝傈僳族妇女头戴"呙享"(用蓝布制成三尖角帽,直角对上),上用"矣玛"(小海贝)缀成图案,前面钉三块"普扁"(直径10公分左右的银制圆片),头发分两辫垂到腰部,装饰着贝壳饰物,项挂五彩珠子,耳附大银耳环。上身穿白麻布或棉布大襟长衫,外罩紫红或黑色坎肩,下穿百褶群,外系围腰,在系上白色羊毛带子,肩挎"腊裱",鞋袜、绑腿与男子无异。许多妇女还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花边,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色彩翻飞,非常漂亮。

 


  对于傈僳族妇女穿的百褶裙,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就注意教她认识山间的各种花卉、识别外界各种颜色。待到姑娘会使用针线了,就教她绣花织锦,因为不会绣花或绣得不好的姑娘,就是长的再漂亮,也是不会引起小伙子的注意的。每年,当花山节到来的时候,就是姑娘们穿百褶裙比美的日子。姑娘们走在野花盛开的山间道路上,就像彩色蝴蝶在飞舞。年轻的小伙子会像蜜蜂采花一样,围在她的身旁,把爱情的第一支歌轻轻唱给她听。


"阿尺木刮"艺术节

"阿尺木刮"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流传于以叶枝镇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带,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自终踏歌起舞,舞蹈一般分为六个,其曲调可缓可急,音符的跳动较频繁,且跳动幅度较大,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叶枝镇党委政府为了打造好叶枝"阿尺木刮之乡"傈僳族乡村旅游品牌,为建设"文化兴镇,旅游强镇"打下坚实基础,叶枝镇党委每两年举办一次"阿尺木刮"艺术节。

"阿尺木刮"艺术节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坚持简洁朴素、勤俭节约的原则,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呈现出热烈隆重的场面,营造出喜庆、祥和、欢乐的氛围。活动中展示民族特色、宣传傈僳族乡村旅游 通过"阿尺木刮节"活动,充分展示叶枝阿尺木刮之乡特色,树立叶枝傈僳族乡村旅游形象,让外界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叶枝。


叶枝古镇查布朵嘎篇

"查布朵嘎"为傈傈语,意思是"查布狩猎的地方",相传有一傈僳族男子查布常在此山狩猎而得名,地处澜沧江西岸碧罗雪山山系,位于叶枝镇拉波洛村境内,距叶枝镇政府驻地14.6公里,查布朵嘎主峰海拔4880米,是维西境内最高峰;终年积雪,云遮雾障。高峰之麓有冰川如银河高悬,并顺山沟形成若干瀑布,如银练飞舞。在海拔4000米左右山谷中,数十个大小高山湖泊星罗棋布,如珠相串、如镜闪光。源畔森林碧绿,杜鹃似火,空气清新,珍禽掠影,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享受。在高山湖泊中,有面积上千亩的"罗打喝"湖,有如情侣相依相伴的"鸳鸯湖",都是尚未有人为污染的净地,是带着神秘色彩的人间仙境。

 


中国第一瀑麻几娃

从维西县城出发逆澜沧江而上约90公里,便到了叶枝镇拉波洛村委会驻地,麻几娃瀑布湖泊群就位于澜沧江西岸的碧罗雪山山脉查布朵嘎自然保护区范围,拉波洛河的源头。麻几娃,傈僳语,意为"终年不化的雪山"。沿着阿尺打嘎河而上,两岸的深山峡谷除裸露的岩石外,全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不见天日。珍稀而不知名的鸟类在林中嬉戏、鸣叫,松鼠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跳跃着,对你的到来完全熟视无睹,仿佛欢迎你前行。啄木鸟和喜鹊发出阵阵清脆的叫声飞过你的头顶。从千开牧场起至麻几娃山脚的10余公里范围内,一切都仿佛难以置信自己的眼睛。在宽阔的高山峡谷草甸对面,数百条瀑布分几个跌坎犹如倾倒的牛奶从天际间飞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这是天赐的天籁之声。扑面而来的水珠在不经意间能洗去你一身的疲惫。据说这是神山圣水,可以去除身上的病魔并保佑您及家人平安吉祥。

由此而上的沿途,千年古树的树须几乎垂到地面。在半山云雾半山开的意境中体味着时而碧绿时而通红的稀景,像似步入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及蟠桃园,宛若武陵源却胜似桃花源。麻几娃神山直插云霄,但见数十条飞瀑飘然而下,浸透着你的衣襟。从查布多嘎至麻几娃约20公里的直线范围内瀑布云集,高原湖泊如仙女散落的梳妆镜遍布其间,其中最大的湖叫麻几娃喝,湖面面积约1500亩。许多不知名的珍禽或掠过上空或在湖面嬉戏,据说水中还有古生物。麻几娃瀑布湖泊群是大自然恩赐予维西的桃源胜景。叫"中国第一瀑"名副其实。

叶枝古镇生生洞篇

新洛"生生洞"及如来佛摩岩像是叶枝的著名佛教古迹。生生洞地处叶枝镇新洛村境内,是一个天然溶洞。生生洞高约5米,宽3米的洞口,洞深约3040米,洞内怪石嶙峋、岔洞数不胜数,洞宽处能容几十人,窄处仅容一人爬行而过。洞内壁上的钟乳石千姿百态,蔚为奇观,山洞周围古木参天、云雾潦绕,藤葛缠树蔓生,挂起一道道帷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成群的画眉,白练鸟在林间飞翔,五颜六色的山雀不时放出清脆悦耳的鸣叫,给寂静的山野增添了一派生趣,使游人产生无限遐想。洞南侧的石壁上雕有一尊如来佛像,高1.88米,宽1.32米,形象生动,线条凝炼简洁,系叶枝王氏土司第五代传人王天爵请来剑川石匠于清同治年间所刻,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枝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他地灵人杰、享誉三江,叶枝欢迎您的到来!

叶枝,会让人联想到爱尔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叶芝。

本以为柔情似水的叶枝古镇却坐落在一个雄伟的地方,其境内最高海拔为4880米,在那里仰头可以看见落在山头上似云一般的雪,低下头来却又见自己处在炎热的河谷里,甚是绝妙。

 


叶枝古镇简介篇

叶枝,纳西语为"蛟龙起伏的地方"。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所辖叶枝镇,位于维西县境北部澜沧江东岸,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9°02,北纬27°42,东与德欣县属霞若乡连接,南与康普乡接壤,西与怒江州贡山县茨开乡毗邻,北与巴迪乡连接,总面积403平方千米,叶枝镇位于距迪庆州维西县城86公里处的澜沧江畔,自古以来,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三江并流"核心腹地。

镇境处于"三江并流"的核心区云岭山脉与碧罗雪山山脉之间,澜沧江由南南而北纵贯全境。江边河谷地区最低海拔1740米,气候炎热,霜期很短,而江两岸高山壁立,最高海拔达4880米,有的山峰终年积雪不化。探明矿藏有铁、铜、铅、锑等;森林面积达37万亩,其中栖息珍稀动物有马鹿、小熊猫、金丝猴、黑熊等;山货药材有黄连、贝母、木耳、香菌等,品种繁多。

叶枝镇下辖8个村委会:叶枝、松洛、梓里、同乐、巴丁、倮那、拉波洛、新洛,共99个村民小组。全镇共2882户,10508人,其中劳动力7370人,耕地面积17269.27亩,其中水田4579.3亩。

叶枝镇山区面积占全镇总面积的98%以上,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特困镇之一,也是我州澜沧江沿岸贫困程度最深的镇之一。由于受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的影响,加之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镇域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粮食主要以玉米、小麦、青稞、稻谷为主。农业产业水平化不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农业抗风险能力低,农民持续增收困难,产业规模扩规速度缓慢。

2017年,全镇地区经济总收入11576.19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89元,同比增长1080元,增长率为16.2%。比全州平均水平高12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6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975元。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611亩,粮食总产达721.8万公斤,比上年增加37.8万公斤,增长率6.1%,人均有粮250公斤。大牲畜存栏5452头(匹),生猪存栏16496头,羊存栏8449只。

叶枝镇有着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其中,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叶枝王氏土司衙署、叶枝同乐傈僳族生态自然文化保护村、叶枝新乐村农民哇忍波创造和发明的傈僳族音节文字等,使叶枝这一"茶马古道"上的历史名镇增添了几分神秘。

叶枝镇的傈僳族特色文化更是民族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被迪庆藏族自治州政府命名为"香格里拉傈僳族特色文化之乡"。叶枝古镇以一种大气磅礴、无限生机的襟怀,默默刻录着滇藏"茶马古道"悠远而辉煌的历史足迹。随着"三江并流"这一"世界自然公园"被发现,叶枝从"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世外桃源中向世人走来,成为"三江"流域的一大亮点。

 


叶枝古镇历史篇

叶枝镇历史悠久,据考证叶枝即古代的聿赍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吐藩与南诏交战,聿赍城为吐藩屯军的五城之一;大理国时维西县境归么些大酋统辖,名罗国(即今维西县小维西镇),隶丽江路军民宣抚司巨津洲。明永乐四年(1406)冬十月间,县境内始设刺和庄长官司,隶云南都司,以么些土酋阿奴弟为长官,治所据考证在今维西县城北的拉河柱村;明正统二年(1437)吐藩占领临西境,而自明成化四年(1468)起至明崇祯十三年(1640),丽江木土司全面进军"你那"、"照可"地区,与吐藩全面展开扩地之战,长达170年之久。其中木崧领兵夺地四次,木泰三次、木定五次、木公四次、木高二次、木东二次、木增三次。其中澜沧江流域北至今西藏芒康的盐井一带,南至今维西县永春乡的龙厂,地名大凡统称为"你那",而金沙江流域的地名统称为"照可"。木土司夺地之后留下许多土弁头目作为当地管民的统治者,其中康普即委任麾下的土弁头目禾氏为大管军,而叶枝王姓土弁为管军(俗称"木瓜"),受康普禾氏大管军节制。

清顺治十六年(1524)由铎尼、吴三桂、赵布泰率领的清兵分三路挺进云南,六月丽江木氏土知府归附,清政府仍设丽江军民府,辖通安、宝山、兰州、巨津四州及临西县,统归丽江军民府。清康熙七年(1368)云南总管吴三桂将金沙江外照可、你那、番罗、鼠罗、中甸等地割送给吐藩。其中包括你那地区的康普及叶枝。清雍正五年(1727)云贵总督鄂尔泰奏准维西设治,归属鹤庆府设通判治理维西厅,其中包括奔子栏、喇普、其宗、为西、阿墩子等五地,康普叶枝属为西地。维西厅的设立,标志了这一区域完成了行政上的改土归流。清雍正七年(1729),王连带练助剿阵亡,奏准世袭西路土把总职。王氏世居康普村。清雍正八年(1730),澜沧江外怒俅人相率到康普界,鄂尔泰得旨允准怒俅地方111村寨,归由康普女土总禾娘管辖。

土千总、土把总等皆为军职,在鄂尔泰实施改土归流之后,仍委任当地民族头人以军职,以维护地方治安的秩序。维西厅下设土千总2员、土把总5员,土目29员,共36人,其中康普叶枝地区即设有土千总禾氏、土把总王氏二职,这与奔子栏设有土千总王万年、土把总柏长青一样,在维西厅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清乾隆十八年(1753),康普女土千总禾娘,伙同头人王芬赴怒俅地方私收陋规,引起清政府不满,禾娘故,康普土千总名缺,并被永远裁革。而其后禾娘女儿阿芝随嫁迁往叶枝,自此至民国时期,叶枝均为王氏土司统治。


叶枝古镇特色篇

王氏土司衙署

叶枝境内存在过多个显赫一时的封建家族,现今仍有众多的古代民居、街道还保存着旧时的容颜,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中,王氏家族最为有名。

王氏土司是明清以来"茶马古道"贸易的主要组织者和保护力量,系藏、汉结合部的主要跨国土司。

王氏属纳西族,其祖先为丽江木土府所委"木瓜",即纳西军事首领,受禾氏大管军节制,并与禾氏家庭有婚姻关系,后被清廷封为"北路土司"。

 


  到民国27年(1938年),王氏土司第九代传人王嘉禄正式承袭世职,并被国民政府先后委任为"江防大队"、"边防副司令","三江司令"等职,因功绩显赫,云南省长龙云曾赠以"保障功高"匾额一块。

王氏土司以其强大实力和威慑一方的气势称雄滇西北诸路土司。其辖民中有纳西、傈僳、藏、怒、独龙等多种民族,统辖范围包括现在的迪庆州、怒江州所辖的澜沧江、怒江、独龙江流域,远及西藏、高黎贡山、印度及缅甸密支那一带。

值得一提的是王氏土司在国危民难之际,成立抗日御侮队伍,到中缅边界防御,并于民国27年铸造"北路土司界"字样铁质界碑,在独龙江一带的管辖边界埋设,成为中印战争及1960年中缅勘界时的唯一依据,为祖国的领土完整作出了重大贡献。


  叶枝王氏土司衙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门上方悬挂着"三江司令府"的牌匾。王氏土司衙署完全摆脱了当地的建筑风格,融汉、藏、白族的建筑风格为一体,建成大规模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建筑群。整个建筑分南北两套,二进大院坐东向西,四周有围墙,四角有碉楼,建筑主次分明,自成院落又相互连通,门窗格扇做工精巧,雕镂细密,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经过几十年变迁和风雨剥蚀,"王府"建筑中还有城门,一个碉楼,北四合院及附属建筑尚属完整,城墙、花园、经堂、黑神殿等遗址尚有迹可寻。


同乐傈僳族生态自然文化保护村

叶枝同乐傈僳族原生态文保护村距离叶枝镇上约2.5公里,是傈僳族特色舞蹈"阿尺木刮"的发源地。同乐村最具特色的是傈僳族民居建筑,全部用原木搭成,本地人称为"木楞子"。该建筑特点是不上漆、不用铁钉、全靠木料之间互相牵制,每幢木楞房形状像一个大木匣,四周用长约5米,粗20公分的圆木横架而成。屋顶用木板覆盖,家家户户院落都用木栅栏相围,房屋一般侧面开门,家家户户都会在门头上悬挂山羊头。整个村寨呈阶梯状分布,错落有致,色彩分明,站在同乐村对面远望,如同一幅完美的画卷,表现了民族的粗犷、敦实、自然的美。

木楞房用圆木或方木将两头凿成榫口,按"井"字形的架构垛成。大多数用木板盖屋顶,有少数薄石板覆盖,现在用石棉瓦等盖顶的日益增多。为了便于通风采光,可以安置窗户。原先为单间的一层结构,后来吸取了其他民族的经验,逐渐改进为二开间或三开间,间架用横梁和骑马柱衔拉起来。一些地方进一步发展成为以下两种式样的二层楼房:一种是上下两层都用木楞垛成,中间打楼板,形成楼上楼下居室的格局;另一种是下面一层多用来关牲畜或储存杂物,上面一层作为居室。维西县傈僳族喜欢住木楞房,香格里拉境内的傈僳族,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一般以木楞平板房、竹木结构笆折板房,土墙平房为主,一般为三间平房,中间置火塘,架一铁三脚,或立三个石为锅台,俗称"三锅台"。火塘除煮饭、烹茶外,兼用取暖。左右两间为库房和寝室。住房对面为畜厩,关养牲畜,储放饲草。解放后,山区傈僳族住房有了较大的变化,有仿效汉族和纳西族建盖瓦房的,除火塘外,还另设灶台。居住于坝区的傈僳族,一般均建盖楼房,建房形式和室内装修与纳西、汉族相近。

 


  同乐村是一个傈僳族集聚的地方,傈僳族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这里傈僳族传统文化浓郁、宗教礼仪丰富、居民建筑风格独特、游牧和农耕文化交错结合,传统歌舞异彩纷呈,是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傈僳族传统文化的圣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阿尺目刮"歌舞的发源地和傈僳族音节文字的主要流传地。众多优秀的傈僳族人在挖掘、整理、传承傈僳族文化,他们中有省、州、县的传承人、党员和群众。这里的同乐傈僳族山寨是维西县最具代表和较为古老的傈僳族村寨,也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傈僳族山寨。2006年被列为云南省传统文化保护区暨同乐傈僳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被列为全国百大新发现之一,2012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中国傈僳族文化研究基地。


哇忍波的傈僳族音节文字

叶枝镇是傈僳族音节文字的发祥地,由傈僳族农民哇忍波在上世纪20年代用10年时间创造而成。傈僳族音节文字其结构和形体与汉字有相似之处,有的照搬了汉字的字形,但音、义完全不同,还有少数文字采用了象形造字法。

 


  据音节文字创造者哇忍波( 1900--1965年)在《哇忍波自传》中记载。"清朝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我出生于维西叶枝米俄巴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13 岁时父亲过世,家里没钱安葬父亲,向同村有钱人腊惹波典当自家干地,说好今后用3块银元赎回。因当时村里没有记录的文字,大都用刻木、结绳的方法记事,于是在一块木块上刻了三转三道,作为典当凭证,木块所刻三转三道代表用3块银元去赎地。但几年后,我和母亲攒足3块银元去赎地时,腊惹波家却不承认,说三转三道的木刻标记表示:每年要3元银钱的利息。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事后想,如果借地的时候也能像汉人那样,用字把典当土地时两家议定的事项写下来,黑字落在白纸上,谁也赖不了账"。

哇忍波在成长的历程中,随着年龄增长,与外界交往也频繁,也就深感受到一个民族没有文字的痛荐,开始思考民族发展、民族文化方面的些问题, 决心依靠自不记事的状况,为自己的民族创造套文字。 从2岁起他经过十余年的时间,总共写了12本书,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整理,调整字的形体结构,最后在他整理出的(识字课本》中有1250个字形。后人根据哇忍波音节文字的整理,除去重复出现的,共计918个。这918个字可以标识维西傈僳族语言的全部音节。维西僳僳族音节文字是维西县叶枝镇米俄巴村哇忍波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方式下所创造出来的,是维西傈僳族所独创的。

音节文字的特点

称谓由来

在维西傈僳族传说中,傈僳族在古代是使用文字的,汉族的字写在布上,傈僳族的字则写在獐子皮或竹片上。后来在战争和迁徙中傈僳文字已失传。当哇忍皮创造出文字后,在社会上办学推广了很长一一段时间却没有"个确切的名称, 当他人依然把哇忍波用音节文字书写的著作和《识字课本》统称为"腊几脱俄"或"玛沙脱俄", 前者意为"獐皮书",后者意为"竹书"。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初,我著名的语言家罗常培、傅懋绩著的《国内少数民族语言概况》一书中,才对哇波创造的文字下了科学的定义:这是一 种音节文字,没有字母,一个形体代表一个音节。此后,有关学术论著在称呼哇忍波所创造的文字时便称之为"傈僳族节文字"。同时,维西当地人也逐渐用"音节文字"来称呼它。保僳族音节文字基本集中在哇忍波编的识字课本》中,除去重复的共有88字,还有30个字出现在其它的一一些手稿中, 现共有918个。

哇忍波创造了音节文字,并用音节文字书写了许多典籍,这是音节文字这种独特的载体将傈僳族的历史、天文、历法、医药、文学艺术等流传到现在,这对于研究古代傈僳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变迁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傈僳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第一次以本民族文字的形式,而不是以言传口授的形式来记录和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傈僳族音节文字的产生结束了傈僳族千百年来无文字的历史,给后人提供了学习、借鉴本民族历史、生产、历法、天文、医药、技术的载体。音节文字在傈僳族历史变迁、经济发展、保持自有传统文化中将会发扬光大。


叶枝古镇民间艺术篇

 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或"学山羊叫的歌调",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洛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

  维西历史上交通闭塞,傈僳族少与外界往来,生产方式基本处于半农半牧阶段。山羊是家家必养的牲畜,羊与维西傈僳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阿尺木刮"亦与山羊有关,是维西傈僳人传统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生动表现。

  在绚丽多姿的傈僳族歌舞中,要数阿尺木刮最有代表性。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维西县澜沧江流域,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木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完。

 

奇异独特的丧葬

傈僳族的丧葬过程一般要经过停灵、吊唁、殡葬三个阶段,中老年人死后,亲属为之洗身、穿衣后置于木板或篾席上,加盖一床麻布被子,亲属绕尸走,(男死绕九圈,女死绕七圈),并请"尼扒""开山引路"。停灵时间一般一二日,也有当天出埋的。子女亲属不戴孝,只脱帽或头帕表示哀悼。吊唁就是亲朋邻里到死者家围着火塘,请老人或者尼扒唱慰死者亡灵的古歌。殡葬较复杂,出殡时先由尼扒向天空连发三箭,然后起灵。尼扒在前开道,念咒驱鬼。送丧的男子执刀、弩在空中挥舞,一直送到墓地。墓穴的选择一般用三根50公分长的栗木棍削尖两端。抛往2米以外,三次能直立地为墓扩穴,否则需另选址。墓穴先由尼扒在头尾各挖一锄后,方能掏挖一锄。葬人木板一般男9女7。墓上面用泥土垒成坟丘。死者生前用过的一切东西都放置或悬挂于坟前,葬毕,儿孙持仗排列哭泣,尼扒以青松枝、苦蒿之类蘸水酒于他们头上,安葬死者灵魂的寂寞。三年以后。坟墓自行消失。

内容丰富的节日活动

傈僳族的节日丰富而又有特点,主要有春节、咱食节、姑娘伙子节。

春节:春节为最大节日。除夕晚全家吃团圆饭,节日一直持续到十五。初一早晨用猪头祭祖,初二开始给老人拜年;初一和十五要山神上烧香拜神,回家的路上要唱粮神、畜神歌。

傈僳族人过春节要杀猪煮酒,张贴对联及门神,还要从山林中挖回一棵刺栗树栽在院坝里,以象征吉祥的纳福。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带上天糈米粑粑等食品,集中在村里比赛射弩或荡秋千,老年人则边喝酒边唱"目刮"。夜晚,全村人燃起篝火,歌舞狂欢达旦。

阔时节:阔时,即过年。傈僳族音节文字文献记载着古代傈僳族以鼠月为岁首,与中原"周古建子"的古代历法相符,古傈僳族人在夏历冬月过新年。相传古时傈僳族在秋收后选择一日或连续三日过阔时节。节日期间,全村寨备办酒肉欢庆,歌舞通宵达旦,气氛热烈浓重,相沿成习。而今傈僳族人过阔时节,要杀猪宰羊,酿制水酒,油煎天糈木或糯米粑粑,在敬神祈福之后要先拿一份好的饭食喂狗。关于叶枝傈僳族过节先给狗饭食的来源有这么一个传说:远古时候,天底下黄谷堆积如山,遍地都是粮食,那是因为人们播种的粮食杆粗如柱,高过房顶,叶宽如布,能长出三种不同的粮食来。地下结芋头,腰身结玉米,尖稍结稻谷,一年四季,季季结籽,人们吃不完,用不尽,生活很富足,这一切被坏心的魔王看到后,便产生了嫉妒心,于是将全部粮食收去,连种子也未留下一颗,使人们的生活陷于绝境,通人性的狗汪汪吠着,紧追魔王而去,窜过银河,追到天边,拣到五粒种子,摇着尾巴回到了人间,人们把狗带回的五粒种子播到地里,一粒发十棵,一棵发十蓬,可是品种单一,种玉米得玉米,中稻谷结稻谷,稻谷叶子变小,籽粒也变小,就成了今天的玉米和稻谷了。


 

同乐傈僳族服饰极具民族和地区特色,自织自制的麻布衣是大部分傈僳族都穿的衣服。种麻和织麻以及纺羊毛、织毛布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天清晨,当你来到傈僳族村寨,数十群羊从村寨里奔涌而出,那赶羊的妇女手中总是拿着麻或羊毛,他们一边放养,一边纺线;下晚,牧归的羊群后面则紧跟着无数身负柴担的傈僳族妇女。如此"一举三得"举措,可见傈僳族妇女的勤劳。

傈僳族纺织麻布的任务由妇女担任。每个姑娘长到十一、二岁,便开始学习织麻布的技术。出嫁以后,就得担负全家人穿衣用的麻布的纺织。织麻的工具很简单,织架是用两横两直的四根木棍搭成,为"纺织机"。这种简单的工具从远古一直沿袭至今仍在使用。麻线纺成后,便将一头栓在木架上,另一头系在腰间即成经线;有的没有织布梭,纬线全靠双手来回传送,有的则用一个木梭子来回穿梭。每家织布多少取决于家庭人口的数目和妇女空闲时间的长短,一个手巧的妇女,每天可织五寸宽的麻布六尺。一般说来,每家每年所织的麻布仅够自用,很少卖的。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木刮"时"男挽髻戴簪,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如今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已不多见,现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惟有叶枝镇境内的傈僳族。

  "阿尺木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包括"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洒托闭"(三步跺脚)、"阿尺邓"(跳山羊)、"别别玛"(舞旋风)等,其中"玛夺担"(寻求爱侣)、"矣然邓"(迎宾客、)等在特定场合才跳,不同的跳法还配有大圆圈、直纵队、半圆弧等不同的队形。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阿尺木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

阿尺木刮发源于叶枝镇同乐村,主要流传在叶枝、康普和巴迪一带,故又称"倮当木刮瓦克"或"矣乃扒哇哇器"。舞蹈的来源和形式与傈僳族群众半牧半农,特别是喜爱饲养山羊有关,是傈僳族人民生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作为一个重要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族歌舞集成》之中

叶枝傈僳族男子头戴"壳帕腊哄"(羊毡帽),帽沿围绕一圈红丝线,已婚者左耳附硕大的银或铜耳环,内穿大襟白麻布长衫,外罩黑坎肩,腰系羊毛带子,左挎"腊裱",佩长刀,右背弩弓、箭包,裤子是大宽口裤,裤脚长及膝,打羊毛或麻布绑腿。所有男子外出时必背刀和弩弓箭包。箭包多以动物皮缝制,"腊裱"(挎包)缝制精细、刺绣精巧,羊毛毡帽形状有船形和圆顶宽帽檐两种。

傈僳族不论男女、在满十三岁以前,一般不穿裤子或裙子,仅穿麻布长衫,腰系一条布花带。在他们年满十三岁那年,要举行穿裤(裙)成人礼仪式,表示他们已长大成人了。从此以后,他们就改变装束和穿戴:男孩的衣服是右襟麻布短衫,下为麻布长裤;少女为右襟短衫,下为百褶裙,腰系彩带,肩挎"腊裱",头戴银盘装饰的帽子。相传,远古时代,世上的人和动物都只生不死,时间一长。坝子里往不下了。这时"乌萨"决定要规定生命的年限,他告诉人和动物要听他的呼喊,谁应什么呼喊,谁就得什么岁数。一天夜里"乌萨"喊一千岁时,只有大雁听到,喊到一百岁时乌龟听到了,喊到六十岁时狗听到了。喊到十三岁时人们才从睡梦中醒来。人们感叹寿命太短暂了,一起去找"乌萨"求情。"乌萨"听了人们的请求,最后答应去和狗商量能否和人对调寿命。狗听了勉强同意,但要人们供给它生活用品。为了让人们永远记着这个人生的转折点,傈僳族人便把十三岁作为人的新生命的开始。年满十三岁的孩子,要请舅父母或同族成年人帮自己穿戴,进行庄严的穿裤(裙)仪式。


  叶枝傈僳族妇女头戴"呙享"(用蓝布制成三尖角帽,直角对上),上用"矣玛"(小海贝)缀成图案,前面钉三块"普扁"(直径10公分左右的银制圆片),头发分两辫垂到腰部,装饰着贝壳饰物,项挂五彩珠子,耳附大银耳环。上身穿白麻布或棉布大襟长衫,外罩紫红或黑色坎肩,下穿百褶群,外系围腰,在系上白色羊毛带子,肩挎"腊裱",鞋袜、绑腿与男子无异。许多妇女还在上衣及长裙上镶绣花边,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色彩翻飞,非常漂亮。

 


  对于傈僳族妇女穿的百褶裙,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就注意教她认识山间的各种花卉、识别外界各种颜色。待到姑娘会使用针线了,就教她绣花织锦,因为不会绣花或绣得不好的姑娘,就是长的再漂亮,也是不会引起小伙子的注意的。每年,当花山节到来的时候,就是姑娘们穿百褶裙比美的日子。姑娘们走在野花盛开的山间道路上,就像彩色蝴蝶在飞舞。年轻的小伙子会像蜜蜂采花一样,围在她的身旁,把爱情的第一支歌轻轻唱给她听。


"阿尺木刮"艺术节

"阿尺木刮"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流传于以叶枝镇为中心的澜沧江上游地带,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自终踏歌起舞,舞蹈一般分为六个,其曲调可缓可急,音符的跳动较频繁,且跳动幅度较大,给人以舒展自如的感受。叶枝镇党委政府为了打造好叶枝"阿尺木刮之乡"傈僳族乡村旅游品牌,为建设"文化兴镇,旅游强镇"打下坚实基础,叶枝镇党委每两年举办一次"阿尺木刮"艺术节。

"阿尺木刮"艺术节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坚持简洁朴素、勤俭节约的原则,组织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呈现出热烈隆重的场面,营造出喜庆、祥和、欢乐的氛围。活动中展示民族特色、宣传傈僳族乡村旅游 通过"阿尺木刮节"活动,充分展示叶枝阿尺木刮之乡特色,树立叶枝傈僳族乡村旅游形象,让外界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叶枝。


叶枝古镇查布朵嘎篇

"查布朵嘎"为傈傈语,意思是"查布狩猎的地方",相传有一傈僳族男子查布常在此山狩猎而得名,地处澜沧江西岸碧罗雪山山系,位于叶枝镇拉波洛村境内,距叶枝镇政府驻地14.6公里,查布朵嘎主峰海拔4880米,是维西境内最高峰;终年积雪,云遮雾障。高峰之麓有冰川如银河高悬,并顺山沟形成若干瀑布,如银练飞舞。在海拔4000米左右山谷中,数十个大小高山湖泊星罗棋布,如珠相串、如镜闪光。源畔森林碧绿,杜鹃似火,空气清新,珍禽掠影,给人以回归大自然的享受。在高山湖泊中,有面积上千亩的"罗打喝"湖,有如情侣相依相伴的"鸳鸯湖",都是尚未有人为污染的净地,是带着神秘色彩的人间仙境。

 


中国第一瀑麻几娃

从维西县城出发逆澜沧江而上约90公里,便到了叶枝镇拉波洛村委会驻地,麻几娃瀑布湖泊群就位于澜沧江西岸的碧罗雪山山脉查布朵嘎自然保护区范围,拉波洛河的源头。麻几娃,傈僳语,意为"终年不化的雪山"。沿着阿尺打嘎河而上,两岸的深山峡谷除裸露的岩石外,全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盖,不见天日。珍稀而不知名的鸟类在林中嬉戏、鸣叫,松鼠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跳跃着,对你的到来完全熟视无睹,仿佛欢迎你前行。啄木鸟和喜鹊发出阵阵清脆的叫声飞过你的头顶。从千开牧场起至麻几娃山脚的10余公里范围内,一切都仿佛难以置信自己的眼睛。在宽阔的高山峡谷草甸对面,数百条瀑布分几个跌坎犹如倾倒的牛奶从天际间飞泻而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这是天赐的天籁之声。扑面而来的水珠在不经意间能洗去你一身的疲惫。据说这是神山圣水,可以去除身上的病魔并保佑您及家人平安吉祥。

由此而上的沿途,千年古树的树须几乎垂到地面。在半山云雾半山开的意境中体味着时而碧绿时而通红的稀景,像似步入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及蟠桃园,宛若武陵源却胜似桃花源。麻几娃神山直插云霄,但见数十条飞瀑飘然而下,浸透着你的衣襟。从查布多嘎至麻几娃约20公里的直线范围内瀑布云集,高原湖泊如仙女散落的梳妆镜遍布其间,其中最大的湖叫麻几娃喝,湖面面积约1500亩。许多不知名的珍禽或掠过上空或在湖面嬉戏,据说水中还有古生物。麻几娃瀑布湖泊群是大自然恩赐予维西的桃源胜景。叫"中国第一瀑"名副其实。

叶枝古镇生生洞篇

新洛"生生洞"及如来佛摩岩像是叶枝的著名佛教古迹。生生洞地处叶枝镇新洛村境内,是一个天然溶洞。生生洞高约5米,宽3米的洞口,洞深约3040米,洞内怪石嶙峋、岔洞数不胜数,洞宽处能容几十人,窄处仅容一人爬行而过。洞内壁上的钟乳石千姿百态,蔚为奇观,山洞周围古木参天、云雾潦绕,藤葛缠树蔓生,挂起一道道帷幕,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成群的画眉,白练鸟在林间飞翔,五颜六色的山雀不时放出清脆悦耳的鸣叫,给寂静的山野增添了一派生趣,使游人产生无限遐想。洞南侧的石壁上雕有一尊如来佛像,高1.88米,宽1.32米,形象生动,线条凝炼简洁,系叶枝王氏土司第五代传人王天爵请来剑川石匠于清同治年间所刻,已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枝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他地灵人杰、享誉三江,叶枝欢迎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