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南非汇率  >> 查看详情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2019-04-30 00:00:00 来源: 海外网 阅读 (7766次)

4月29日,北京世园会的花车巡游表演吸引了游客的目光。  翁奇羽摄(人民视觉)

4月29日,演员扮演北京世园会吉祥物在中国馆前表演。  新华社记者 王毓国摄

4月29日上午,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北京世园会”)开园仪式在北京延庆举行,北京世园会园区迎来了首批客人。以鲜活花卉和立体绿雕为创作元素的“生态花车”巡游队亮相在公众面前,动感的巡游音乐带动了全场的氛围,为开园后的园区营造了一个小高潮。

中国馆万众瞩目

记者一早就来到了位于园区1号门附近的中国馆。刚走到中国馆的门口,就有一股植物的香味沁人心脾。这个三层的展馆,将不同省区市的景观融为一体。

展馆内人头攒动,热闹之势可见一斑。踏进内蒙古自治区的展区,脚下软软的,就像踩在大草原上一样。在前来参观的观众纷纷疑惑之时,展区工作人员蹲下了身子:“大家可以用手摸摸看,这是真正的内蒙古大草原的草。”在北京的室内能与远在千里之外的内蒙古大草原有如此亲密的接触,很多观众大呼过瘾。在这里,脚下所感受到的草只是了解内蒙古草原的第一步,展区还特意设置了电子屏,手指一点,便可以在里面查找到内蒙古草产业的大数据,这一棵棵小草背后的故事跃然屏幕之上。

“中国馆半圆形的布局朝向1号门,体现了一种谦逊的、开放的姿态迎接世人的观赏。中国馆取名叫锦绣如意,锦绣代表跟园艺的关系,象征花团锦簇;如意则是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起伏的屋顶象征着中国馆与山水的对话互动。”谈起中国馆的设计历程,中国馆设计师黎靓心潮澎湃。

中国馆下沉广场中的中国生态文化展区,以园艺为载体,围绕“天地人和”“四时景和”“山水和鸣”“祥和逸居”“和而共生”依次布局。展区采用了数字化与实物相结合形式,诠释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走在立体数字化展示区,屏幕上不断变化的画面,展示出中国不同地区的美好生态场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美丽中国的魅力。

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经历“游”与“赏”,“知”与“悟”,更好地认知、游览、赏鉴、探究、感悟中国的生态文化,世界也因此更了解了中国的生态智慧。

世界园艺齐绽放

妫汭湖东畔,由94朵“花伞”组成顶面的国际馆亮相,宛如一片花海掩映在青山绿水中。入馆即进入下沉广场,由五大洲代表性植物打造的景观坡道前,吸引了众多游客拍照留念。馆内人头攒动,捷克、亚美尼亚、缅甸、孟加拉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展位。热带仙人掌、椰子树、芭蕉等植物都被搬到了国际馆内。一楼国际竞赛展厅举办的牡丹展,更是吸引大量游客驻足观赏。

俄罗斯展园以果实的形状为主要设计元素,展馆外附有绿植——象征根深叶茂,硕果满枝。来自俄罗斯的参展方AndreiGrigorev说,“我参加过很多地方的博览会,但是这次博览会让我印象深刻,具有丰富设计理念的展园、多种多样的植物,构成了本次园艺博览会的独一无二。”

由透明玻璃和原木打造的德国展园热闹非凡。走进德国展园,工作人员会给每个人发放带有二维码的小布袋,布袋里装有一粒树种。“希望每个人带种子回去能够种到土里,使它长成大树。寓意是人人都可以为绿化做一份贡献。”德国联邦食品及农业部议会国务秘书、2019北京世园会德国展园总代表汉斯-约阿希·福赫特尔对本报记者说。

更具巧思的并不只有这颗种子。进入展馆后,只要扫一扫布袋上的二维码,便可以拿起听筒听取各种关于展品和历史的有趣讲解。

多元体验深入人心

在园区,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人员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原来他们是来自云南哈尼族、傣族、拉祜族、佤族的参展人员。在生活体验馆咖啡互动体验区,他们带来了来自云南普洱纯正的咖啡豆和茶叶。甫一走进,醇香扑鼻,他们正热情地邀请来往的游客品茗尝咖啡。

咖啡互动体验区是生活体验馆的一角。整个生活体验馆包含序厅、科普园艺展区、生活园艺展区、专题园艺展区四大展区。体验茶道、酿果酒、听中医讲堂、模拟生态气象、体验集约栽培……生活体验馆为园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元的体验机会,游客能在其中感受中国农耕文化的意境美。

本届世园会同样融入了高科技元素,带给观众超前的视听娱乐体验。在展厅墙上的5G未来城电子屏幕前,观众正在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电子屏上显示的园区井盖、垃圾桶、路灯等信息基于5G技术的大连接优势,可以满足园区环境监测、智能环卫、智慧灌溉、水质监测的需求。”工作人员一边介绍,一边点击屏幕进行演示。

展厅一侧的8K超清显示屏前,不少观众驻足观看中国风景的宣传片,屏幕上纤毫毕现的高清画质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震撼。展馆中间的VR体验区,观众依次戴上VR眼镜,观看世园会全景航拍画面,感受虚拟现实技术带来的全新体验。

找着树就找着家了

开园日当天,在很多前来参观的观众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园区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里是他们曾经居住过的家乡。

今年78岁的林森宗是延庆谷家营村的村民,今天一早就来到了园区。“我在这里住了70多年,这里曾经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林森宗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感慨万千:“以前,我家住的是一个小平房,街道特别窄,生活条件一直不是很好。”

如今,林森宗和很多村民一样,都已经搬迁到附近的小区里住了,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了。“从来没想到这辈子我能住上楼房。”林森宗说:“也从来没想到自己生活的家乡能变得这么美。”

站在中国馆前的广场上,林森宗指向永宁阁的方向:“虽然老房子已经不在了,但是家里的两棵槐树还是被保留了下来,就在永宁阁附近。对我来说,找着树,就找着家了。”

有变化,也有不变。变或不变,都是为了更美丽的家园。“村里200多年树龄的大榆树就在国际馆附近,还是过去那样熟悉,村子的那口古井也被保留了下来。”李四官庄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欣喜地诉说着家乡的点点滴滴。

对搬迁的村民来说,那棵老树,不仅是一棵树,也是家乡的符号,更是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记者 刘发为 何欣禹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4月30日   第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