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南非汇率  >> 查看详情

共建一带一路的责任与承诺

2019-02-11 15:34:01 来源: 人民日报 阅读 (7304次)

编者按: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但对中企海外建设者来说,过年却意味着坚守。在异国他乡,海外建设者们如常奋战在第一线:在山水间高架的“梦想之桥”上,在大漠深处拔地而起的高楼边,在城市间穿梭的轻轨上,他们用奔波忙碌的身影践行着共建“一带一路”的责任与承诺。春节来临之际,本报驻外记者长途跋涉、深入现场,用笔和镜头记录海外建设者的感人故事、家国情怀。

阿布扎比石油勘探项目

扎根大漠深处

本报赴阿联酋特派记者 景玥

有这样一个QQ群,成员昵称大多与沙漠有关:沙漠戈壁、大漠胡杨、黄鸟云飞……这些名字的主人是一群奋斗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的中国石油物探人。他们远离家乡,在黄沙漫天的沙漠上,住着夏热冬凉的简易凉棚,每天起早摸黑,为的是保证中企项目如期完工。

春节前,记者来到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BGP)阿联酋阿布扎比陆上石油勘探项目营地。经理李文已经在海外工作了16个年头,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是在海外度过的。他说,最怕的不是苦和累,而是当工作无法抽身时,对家人的担心与挂念,“但肩上的责任又令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

2018年,他们拿下了全球物探行业最大地震勘探项目——阿联酋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陆海勘探项目,合同额达16亿美元。项目开工后,全队全身心投入工作。大漠之上,稍有点风,就黄沙飞扬,鼻子、眼睛、嘴里全是沙。夏天地面温度50多摄氏度,脱水中暑常常发生,但没有一个人“掉过链子”。更难克服的是,这里人迹罕至,鲜有植物,满是单调。队长梁军峰因此培养了一项“业余爱好”——捡拾各种稀奇古怪的植物和石头,以调剂每天行走于沙漠中的枯燥。

老梁他们的付出没有白费。稳定高效的生产,引起了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负责人贾贝尔的高度关注。他对BGP的生产作业方式颇感兴趣,多次到施工现场参观考察,对施工进度和员工的敬业精神大加赞赏。

项目现场的外籍员工提起中国员工都纷纷竖起大拇指。巴基斯坦员工纳维德说:“在中方技术人员手把手的传授下,我们很多人从根本不懂物探生产的门外汉,变成了技术能手。感谢中国朋友。”

2018年,该团队连续完成3个勘探区块。春节过后,等待他们的又是新任务,项目施工难度将更大,要面对城区、厂矿、地下管线、泥沼等各种“障碍物”,但队员们依旧斗志昂扬,准备奔赴新“战场”。

柬埔寨的大桥、水电站项目

坚守山水之间

本报赴柬埔寨特派记者 丁子 赵益普

在柬埔寨特本克蒙省格罗奇马县与磅湛省斯登特朗县交界处,格罗奇马湄公河大桥正在紧张建设中。大桥2017年12月正式开工,是柬埔寨规划建设的71C号公路的一部分,建成后将大大缩短由柬中部、西北部地区前往东部地区的公路行驶里程,是柬埔寨地区发展的“梦想之桥”。春节期间正值旱季,是路桥施工的黄金期,130多名上海建工集团的中方员工与150多名柬籍员工忙碌在施工现场。

“柬埔寨从政府到民间都对工程进度满怀期待,希望大桥早日建成。同时,大桥钻孔灌注桩成孔等施工工艺也不能间断。”格罗奇马湄公河大桥项目执行经理张华明对本报记者说。2月3日是周日,不少员工还在紧张工作。

2月3日和4日下午,项目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迎新年活动。65岁的项目经理华春芳已经来柬工作13年了。上海建工集团在柬建设的5座重要桥梁,都凝聚着他的心血。他已经在项目工地上度过了12个春节。“每年春节都要让工地热闹起来,越热闹越有凝聚力。”华春芳对本报记者说,“听到柬埔寨老百姓夸中国工程好、中国员工能干,我们就觉得所有的牺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200多公里外的豆蔻山深处,120多名中柬员工坚守在额勒赛下游水电站项目上。该项目是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投资建设的项目,最后一台机组于2013年12月投产发电,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1.99亿千瓦时。2018年,该水电站发电量已占柬埔寨总供应电量的近20%。

5日一早,项目公司副总经理贺耀峰就前往项目现场看望员工。在水库调度班,第一次在工作岗位上过年的年轻人赵乙骏说:“说不想家那是假的,但是水库调度班24小时不能缺人,总要有人坚守岗位,我还年轻,把回家机会留给更需要的同事吧。”

在下电站中控室,柬埔寨员工安妹对记者说:“今天是大年初一,我知道中国人非常重视春节,但他们依然兢兢业业地工作。”安妹说,她从中国同事身上学到了什么是责任和敬业,正是他们的坚守与奉献,才让柬埔寨千家万户可以放心用电、享受光明。

新行政首都项目

营建埃及CBD的中国速度

本报驻埃及记者 曲翔宇 刘慧

除夕傍晚,从开罗市中心驱车近两个半小时,记者来到中国建筑埃及分公司总承包的埃及新行政首都中央商务区(CBD)项目施工现场。在这座建设中的沙漠新城中心,十几幢蓝白相间的活动房上挂着大红灯笼。大漠深处,年味十足。

“过年好,兄弟!”工地门口的埃及保安见记者是中国人,主动用中文问好。记者走进窗明几净的员工食堂,数百名中国员工与埃及员工围坐在一起,通过卫星电视同步收看春节联欢晚会。尽管存在语言障碍,但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我们在海外干工程,一年到头几乎每天都起早贪黑。”中建埃及分公司项目经理刘朋波动情地对记者说,春节期间,所有中外人员除正常轮休外,均坚持日常工作时间,工人师傅白夜两班倒。负责盯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经常加班到深夜两三点,但第二天一早依旧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将中央商务区视为新行政首都的核心工程,“希望中国朋友能将其建成像金字塔一样的标志性建筑”。

建设的过程,不仅是“输血”,更是“造血”。中埃双方在合同中约定,需有90%的建设人员来自当地。中建在加紧施工的同时,还建立了职业技能中心,轮流培训从埃及南部欠发达地区招聘来的1万名工人。曾在阿尔及利亚等地工作过的工程师范增富匆匆吃完年夜饭就回到宿舍,手中拿着厚厚一沓材料,上面贴有各种工程术语的英语翻译,继续准备培训课程。

在施工现场,埃籍工程师阿卜杜正拿着图纸指挥工作。他对记者说,中企更重视员工福利和社会保障,尊重当地宗教传统,中方技术骨干与埃籍工程师组成业务小组,传帮带的效果非常明显。

司机艾哈迈德告诉记者,他从2018年3月项目正式开工起,就在中建埃及分公司工作,这是他过的第一个中国农历新年,原本只是在电视上见到的包饺子、贴春联、写福字、挂灯笼等场景,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亲历。“埃及人与中国人一样,也喜欢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这种感觉十分温馨。”艾哈迈德说。

中老铁路项目

贯通桥梁隧道的中国力量

本报赴老挝特派记者 孙广勇

2月3日,记者来到中老铁路中铁二局六标二分部万象制梁场。自动弯箍机将成卷的钢材自动调直、弯曲、切割成标准尺寸。工人们将钢材捆扎成网状,再用巨大的龙门吊吊到钢膜内,再浇灌进55立方米混凝土,一孔巨大的桥梁就此诞生。

“这种工场预制、现场架设的方式大大加快了建设速度,可以确保中老铁路在2021年12月通车。”项目经理胡彬告诉记者。

中铁二局承担的中老铁路磨万铁路第Ⅵ标段项目位于万象省丰洪县和万象市境内,正线长度65.7千米,将经过老挝历史上最长的桥——楠科内河特大桥。

记者驱车在路基上行驶,笔直而平坦的道路向前延伸,穿过飘着缕缕炊烟的老挝村庄。大桥下,一座座高耸结实的桥梁墩台整齐排列。老挝山区很多,地形复杂,地势险要,对铁轨的设计与建造提出了更高要求,中老铁路全线62.7%以上的路段都为桥梁和隧道。“我们春节期间只休息一天,目前已完成103孔T梁的预制和47孔T梁的架设工作,整座桥梁的架设将于5月底完成。”党工委书记雷超介绍说。

营地里已经挂起灯笼、贴上对联,厨房里飘出一阵香气,前来老挝工地探望亲人的家属们在后厨忙碌着。雷洪义和老伴从老家带来了肇东烤鹅、哈尔滨红肠和东北酸菜。他对记者说:“这条铁路是中老两国合作的大工程,我们支持孩子们舍小家为大家。”

“过去这20多年里,胡彬只在家里过了两次春节,平时很少回家,不熟悉的邻居都推测我是单身母亲。所以他每次回家,我都拉着他在人多的地方多转几个来回,就是告诉大家:我有丈夫。”胡彬的妻子汪静笑着对记者说。

“从‘陆锁国’变为‘陆联国’,修建贯通南北的铁路网络,打造中南半岛的陆上交通枢纽,是老挝几代领导人的夙愿,也是老挝人民的美好梦想。”中老铁路联合党工委书记肖乾文告诉记者,春节期间,将有1.7万名中老铁路建设者奋战在现场,推动老挝进入铁路运输驱动的新时代。

乌克兰油田项目

钻井平台是我家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谭武军

2月4日晚,乌克兰中部波尔塔瓦州的茫茫雪原上,冬雾弥漫,道路坑洼泥泞。本报记者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新疆贝肯能源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贝肯能源)乌克兰加佳奇油田钻井项目现场时,工人们正在井架上维修保养顶部驱动钻井装置(顶驱)。

高达60米的钻塔如钢铁巨人般巍然屹立在场地上。记者登梯而上,几名中国员工正在钻台区上作业。机械师站在距离钻台8米高的顶驱上,与站在吊笼里的副司钻一起保养游车。司钻站在钻井绞车旁,紧紧注视着他们,不时提醒注意安全。司钻房宛如一座飞机驾驶舱,控制台上各色指示灯不时闪烁着。带班队长双眼紧盯着指重表及游车,有条不紊地操作各种旋钮、开关和手柄。

贝肯能源BK21钻井队平台经理孙志甫说,这是BK21钻井队在乌克兰承钻的第三口井,设计井深4750米。由于工期紧张,钻井队一天也不能松懈。钻井平台一班12个小时,每天两班倒。今天是除夕,孙志甫和他的白班同事们要从早上8点工作至晚上8点。“乌克兰与中国有6小时时差,等我下班时,国内已是大年初一了。我打算明天再给家人打电话拜年,10岁女儿还惦记着我给她发红包呢!”常年在海外工作的孙志甫眼眶也湿润起来。

2017年,贝肯能源与乌克兰天然气开采公司签署钻井工程项目服务合同,成为首个进入乌克兰的中国油服企业。“2018年,我们累计有9个钻井平台开钻,完钻6口井,取得开门红。今年,公司将力争扩大市场份额,不断丰富业务类型。”公司总经理焦朝广兴奋地对记者说。

夜幕降临,项目部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中乌两国员工都换下了厚重的工装,穿上节日的盛装,欢聚一堂。篝火熊熊,爆竹声声,绚烂的烟花在夜空绽放,丰盛的年夜饭端上餐桌。“恭喜发财!”“新年快乐!”乌克兰员工们秀着中文,向中国同事们拜年。行政主管维拉的儿子领到了压岁钱,高兴得手舞足蹈。项目协调鲍里斯已是第二次在贝肯过春节了,他说:“钻井平台就是我的家!”

越南河内轻轨项目

早日实现轻轨梦

本报驻越南记者 刘刚

除夕夜,越南首都河内上空绽放着璀璨的烟花。程玉金和同事们伴着新春的脚步,开始了轻轨线上的又一次巡查。在这个越南百姓阖家团圆的时刻,中铁六局海外工程的建设者身处异乡,与轻轨为伴,为轻轨早日开通运营奋战不息。

2015年4月,程玉金开始参加河内吉灵—河东线轻轨项目。这是他在轻轨线上度过的第三个春节。每年此时,程玉金的父母都会为他准备一堆年货,盼着他能回国吃一吃家乡饭。因项目建设需要,今年他又不能履行对父母的承诺了。好在程玉金的妻子带着6岁的儿子赶到了工地陪他过年,小家庭有了短暂的团圆。他的妻子对记者说:“儿子非常想爸爸,这几年孩子与他在一起的时光屈指可数。”

这天,轻轨项目的中国建设者围拢在一起包饺子,准备团圆饭。大家一起揪剂儿、擀皮儿、包馅儿……轻轨指挥部里欢声笑语不断。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越南办事处主任李财茂告诉记者:“我们今天的年夜饭算是开小灶,比平时多炒了好几个菜。大家举起杯中饮料,互送新春祝福,遥祝家人吉祥如意。”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重点工程,吉灵—河东线轻轨是河内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条主干线,也是中国企业在越南总承包的首条轻轨项目。线路全长约13公里,均为高架线,设有12个车站。为让河内百姓早日实现轻轨梦,中国建设者夜以继日接力奋战。

春节前,开通试运行的末班车胜利抵达终点站安义站,越南首条城市轻轨全线试运行成功。越南百姓纷纷拿出手机,激动地和中国装备、中国制造合影。“他们脸上绽放的笑容让我们感动不已,这笑容擦拭了我们披星戴月的辛苦,抚慰了我们远离家人的愧疚”,中铁六局海外工程分公司总经理唐红对本报记者说,他和同事们干劲更足了,只为不辜负那些微笑的面孔和信任的眼神。

图片说明:

图①:贝肯能源乌克兰油田钻井项目现场,一名司钻正在钻台区作业。本报记者 谭武军 摄

图②:中建埃及分公司的中埃员工在食堂排队领取刚出锅的饺子。本报记者 刘慧 摄

图③:柬埔寨戈公省的额勒赛下游水电站中控室内,中柬两国员工一起坚守工作岗位。本报记者 赵益普 摄

图④:阿联酋阿布扎比陆上石油勘探项目现场,震源车正在沙尘暴中自动导航寻找炮点。本报记者 景玥 摄

图⑤:奋战在越南河内轻轨线上的中国建设者,向祖国和亲人送上新春祝福。本报记者 刘刚 摄

图⑥:中老铁路项目施工现场。本报记者 孙广勇 摄

版式设计:郭祥

《人民日报》(2019年02月06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