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南非汇率  >> 查看详情

献给共和国的忠诚——为了忘却的纪念

2018-09-17 14:13:46 来源: 非洲时报 阅读 (10491次)

文/雯苑

我曾以为,戈壁上的大军溃不成军

我曾以为,沙漠中永远是一片荒凉

我曾以为,戈壁滩现在还是戈壁滩

 

他们说:为了共和国,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又献子孙。最终,他们坚守在戈壁滩上,将黄沙漫漫的戈壁滩建设成为一个果香飘逸的美丽家园。

砂砾曾经将他们埋在了沙漠深层,但是,他们就像头顶上的蓝天、就像不可缺少的甘泉、就像我们身后坚强的父母乡亲,无时无刻身负着保家卫国的责任,守护着我们的家园。 

从宁夏到新疆,一路上我都被感动着,我想象中,即使不再是黄沙漫漫,至少也不像现在这个样子。

我无法想象,他们可以在砂砾上种出鲜甜的水果、辣椒、番茄,他们可以将这些果实推送到世界各地,甚至成为欧洲洋快餐店的首选。我无法想象,他们在一次一次情况危急中,在一次一次跟共和国的分裂势力斗争中,坚强地、在泪水中、在委屈中履行着共和国赋予的责任,并一次一次取得了胜利。

我无法想象,他们坚守自己的诺言,一辈子守在了沙漠。我无法想象,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更加热爱这片热土,爱、信任、自信满满写在脸上。而这里曾经遭受了多少的劫难,今天,这里游客满城、美食满桌,他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才有了今天的安定和繁荣。

 

当我第一天走进新疆,第一次听着老同志讲着兵团的故事,泪水就忍不住往下掉,那是一个当代人没办法想象的故事情节,更不明白他们怎么能做到。

新疆和平解放后,国共双方共有17万余人的军队留在新疆土地上,每年需要10万吨粮食,而面积居全国第一的新疆却无力供应足够的粮食。如果从内地或苏联调粮入疆则需要花费粮价8到10倍的运费成本,还要动用大量外汇,对新政权而言,这些都不太现实。

为解决粮食问题,王震将军向新疆守军发布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1950年,11万驻军垦荒6.4万公顷,实现粮食自给7个月,蔬菜、油、肉等全部自给。1952年,新疆驻军播种面积达到11.07万公顷,实现主副食全部自给,并建立了一批军垦农场。1953年,新疆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整编指示,将驻疆部队整编为国防部队和生产部队,二军、六军大部、五军和二十二兵团全部整编为生产部队,为之后生产建设兵团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54年,王震将军等新疆军区领导向中央提出组建生产建设兵团的请示。8月6日,请示得到批准,同意成立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10月,新疆生产部队集体就地转业,组成生产建设兵团,总人口17.5万人。1957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脱离军队系统,不再属于军队系列,成为国家的农垦企业。

到1966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口从17.5万增加到148.5万;耕地面积从7.67万公顷增加到80.8万公顷;粮食产量从1952年的10万吨增加到72万吨,1966年上缴22.5万吨。秉承不与当地百姓争利原则,兵团帮助新疆58个县市进行五好农村建设,投入大量人员和资金帮助新疆百姓建设农村。

 

就是这么一帮兵团人,把家安在了这片戈壁滩,从没有走出过这个地方,这个家园,这个影响全国稳定安全的要塞。直到有那么一天,兵团领导突然发觉,同志们都老了,而从没有走出过沙漠,从没有认识过沙漠之外祖国的天空。于是,领导们带着这帮功臣,走进了北京,走进了新建的酒店。

第二天,服务员走进酒店,发现床铺摆设保持原状,干净整齐,老兵们睡在地上,因为,他们怕搞乱了整齐的房间设施,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奢华的享受,他们不舍得,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跟风沙的斗争,只有为国家安全的奉献,这就是我们共和国的先辈们。

这个故事也许流传了很久,但是,兵团人的责任和奉献从没有停止过,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依然在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他们告诉我:为了跟维族人搞好关系,干部们现在都经常住在维族人的家里,互相了解,增加信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苦,但是,对于维稳守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于复杂的民族组成结构,新疆一直以来都是全国人民心头上最沉重和最柔软的一块,也是最容易误解和发生矛盾的一块。早几年由于一些政策的失误,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的分裂分子挑拨,制造了一些破坏性的事件,破坏了团结稳定的局面,而之前维族汉族朋友的关系相当不错,亲如一家。不过,这几年在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兵团干部的努力下,关系逐渐正常化,而大部分的维族朋友,也和新疆的经济一起成长,成为稳定力量的骨干。

9月13号,我走在阿拉尔的街道上,我的朋友告诉我;即使你放部手机在街上,也没有人会拿走。9月14号,我走在乌鲁木齐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我的朋友告诉我;别担心,安全得很。其实,每个人在来新疆之前,肯定会有人告诉你,“小心,新疆很乱的,特别是南疆。”但是,试问又有多少人来过?

随着我们走进乌鲁木齐,走进库尔勒,走进阿拉尔,我们发现,这里是吃货的天堂,这里的水果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水果。我五天吃了一年水果的量,而且,从此上瘾。

我建议,如果你从来没有来过新疆,没有来过我们的兵团,请来一趟,也许,喝过了这碗超正能量的鸡汤,你会发现,我们生活得如此幸福,是因为在我们的身后,有这样一帮为我们、为伟大的共和国负重前行的兵团人。

 

1962年6万边民受蛊惑逃往苏联,兵团迅速抽调干部群众赶赴边区,沿中苏边境建设了53个边境国营农场,形成了被誉为生命界碑的屯垦戍边的国防屏障,同时具备守卫边防和发展经济的双重功效。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兵团作为后勤保障力量,提出“前线需要什么,就支援什么,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抽调四百余辆汽车,将六千多吨军用物资运往前线,为战胜印度军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文革时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经验在全国各地得到了推广,但这些兵团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随后被逐渐撤销。兵团的撤销加上失败的政策,造成了新疆各地发生了多次群众闹事甚至暴乱事件,严重威胁了中国新疆的国防安全和国家统一。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议题又一次被提起,经过王震将军等人的多次赴疆考察,终于在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

新成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执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特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组织。兵团有自己完整的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系统;拥有自己的公安、检查、法院、司法、劳改监管系统及武装警察部队,形成了“生产、生活、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

 

目前,兵团拥有256万人口,下辖14个农业师,4634个企事业单位,控股11个上市公司,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在工业方面,兵团拥有了煤炭、电力、纺织、轻工、食品、造纸、皮革、机械、化工、建材、医药等工业体系,生产总值达144亿元。在农业方面,兵团拥有745.56万公顷土地,其中耕地103.72万公顷,人均棉花、油料产量居全国第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员们大多经历过背井离乡,常年无法回乡,甚至有不少人付出了本不该承担的苦难。但他们在维护边疆安全和民族团结上作出了巨大贡献,是新疆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巩固边疆的重要基石。

我常常在想,国共两党实力悬殊,为什么共产党却得了天下?为什么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稳如泰山,迅速成为了经济大国?而国民党却日渐衰败,甚至到现在的连根被拔?我们的大军在大西北屯垦戍边,无怨无悔,为共和国站岗放哨,培养出新一代的接班人。而国民党的眷村却将后代都变成了小混混,这是格局不同的原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总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共和国的功臣,无法被取代,世界上没有兵团人干不了的事情。他们种的瓜果最甜,他们酿的酒最纯,他们涉及旳行业,行行出彩。他们直面了所有的艰困,在沙漠上创造一个家园,为人民战胜了风沙,守护了江山,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行走中国·2018海外华文媒体走进新疆兵团”主题采访活动由中国新闻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同主办。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图说新疆之行

 

新疆是个好地方,也是成千上万援疆干部、热血青年流汗流血的地方,美丽的新疆,希望越来越稳定,越来越繁荣,随着8月份大巴扎夜市的重开,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欢迎有志青年、知识青年到新疆打拼。

 

没有什么兵团干不了的事。老兵们在戈壁滩上种出了世界上最大量的番茄和辣椒,欧洲的洋快餐百分之70都选用新疆的番茄酱,你知道吗?

 

以前从没想过会来新疆,藏区就去了无数次,藏区苦行僧的悲壮总是吸引着我们。然,这次发现,新疆除了大量的美食和水果,还有兵团的感人故事。奉献,其实很简单,就是用几十年去做一件事情。

 

难道这就是所谓斑驳的阳光?

 

 

库尔勒二师的华山中学是我喜欢的样子,令人震撼。融合各民族文化,幸福、稳定、对未来有所期待、德智体全面发展,文化认同才是最稳定的守边。

 

第一次见到这么大型的纺织厂,了不起。

 

第一代兵团人打下了江山,而他们直面了无法用语言形容的艰困,图中便是他们曾经的蜗居。而他们却一代一代,把忠诚献给了共和国。他们的故事被埋藏在那滚烫的沙砾里。

 

艾克拜尔 ,29岁,离异2年,12岁开始跳舞,老家阿克苏。热爱阿克苏,热爱新生活,家人有公务员、生意人,认为现在是最好的年代,相信生活越来越好。

 

传说;三千年的沙漠胡杨精神。

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朽。

胡杨精神就是兵团精神,就是我们的中国精神,愿我们兵团的正能量能够传播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为中国的崛起助力!

 

葡新国际传媒原创 / 翻译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