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南非汇率  >> 查看详情

借鉴中国经验已成非洲共识(国际论道)

2018-08-27 18:06:13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阅读 (7374次)

图为深圳地铁集团埃塞俄比亚公司工作人员在指导当地司机驾驶列车。 
  本报记者 吕 强摄


图为来自中国的医护人员在塞拉利昂弗里敦中塞友好医院开展输液培训活动。
  戴 欣摄(新华社发)

2018年,对于中国和非洲而言,是意义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非合作论坛迎来了成立18年的“成年礼”。相似的命运让中非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也让中国的发展经验对于非洲有着特别的意义。

不少外媒发现,如今,借鉴中国经验已经成为非洲国家的共识,中国乐于分享的胸襟也赢得非洲国家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尊重。

钦佩中国改革开放的勇气

2017年7月,肯尼亚首个经济特区奠基开工。有意思的是,它有一个“很中国”的名字:“珠江经济特区”。

一个非洲的经济特区为何有一个中国名字?肯尼亚副总统威廉·鲁托在奠基仪式上的一番话回答了人们的疑问:中国模式的成功有目共睹,肯尼亚可以向中国学习、借鉴。

事实上,除了中国名字之外,这个经济特区还在内部服务设施、运营管理方式等不少方面学习了中国经验,纳入了“中国元素”。对此,英国《金融时报》直言,非洲国家制造业取得成功的关键,正是遵循“中国模式”。

如今,在非洲,类似这样汲取中国经验的工业园区和经济特区还有不少。源自中国的投资和中国的园区发展经验,一起成为非洲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工业化发展的“丰富养料”。

尼日利亚《抨击报》近日刊文称,尽管中国的经验不可复制,但是中国确实能为非洲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文章认为,非洲的发展轨迹一再受困于各种停滞,原因并非在于缺乏勇气,而是在于缺乏对每个非洲国家既有现实和特定状况的真正了解。相比之下,中国改革的基本脉络是了解其各个时期的既有现实和国情,且必须为解决相关问题付出艰辛努力和劳作。在中国艰苦卓绝推动改革和开放的经历中,非洲能够汲取不可或缺的深刻见解以推动其自身可持续增长和包容性发展。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也认为,非洲国家丰富的人力资源等优势条件,与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国情有相似之处,因此中国的发展经验对非洲有很重要的借鉴价值。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称,非洲工业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中国已成为全球产能合作重要的参与者,中国经验必将显著造福非洲工业化发展。

在尼日利亚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查尔斯·奥努奈居看来,过去40年,中国始终锐意进取,与时俱进,根据自身国情进行制度设计,中国人民一直抱着非常开放的心态对待这个时代和世界其他各国。这对非洲来说非常重要,改革开放可以解放非洲的生产力,释放非洲的发展潜力。非洲应该学习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所展现出的勇气,拆除陈旧的藩篱,进行深度的改革,推进制度性变革。

从“减贫奇迹”中摄取养分

莱索托,一个位于非洲南部的小国,正在与万里之外的中国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地,数十家服装厂为牛仔裤品牌李维斯、柯尔百货和沃尔玛超市提供商品,其中的工人往往都是莱索托人,而厂主则均为中国人。

津巴布韦《先驱报》关注到莱索托正在经历的发展后指出,中国制造业向非洲国家的转移,让这些国家可以利用来自中国的投资实现工业化,从而真正改变经济结构,摆脱贫困。该报称,中国通过努力,经历了最卓越的脱贫历程,吸引外资是实现这一成就的原因之一,而同样的转变也会发生在非洲。

在改革开放的引领下,中国创造了令8亿多人摆脱贫困的人类减贫奇迹,成为率先实现千年发展目标的发展中国家。同样在发展历程中面临贫困挑战的非洲,期待从中国的减贫经验中摄取养分。

《先驱报》从中国减贫的成功实践中总结出4条可供非洲借鉴的经验: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吸引了大批投资者,让中国能够迅速开展工业化进程,率先消除城市内的贫困现象;政府实施的义务教育使中国人获得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专业技能;农业改革是乡村地区脱贫的“特效药”;政府精心策划的对口帮扶政策也是成功的关键。此外,该报认为,中国向全世界表明,只要齐心协力,任何国家都能成功扶贫,这种精神也是非洲国家所需的。

莫桑比克《新闻报》记者瓦迪米罗·萨奎尼则认为,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欢迎各国分享其发展经验,这对相对贫穷的莫桑比克而言非常宝贵。“过去10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我的国家,帮助我们建起了高楼、铁路、公路。一个发展如此之快的大国能够有这样的胸襟,难能可贵。”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罗世礼也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到2020年农村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计划,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成就,“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对中国减贫经验充满兴趣”。

中非是真正的合作伙伴

2018年是中非合作做大做强的重要一年。双方往来互动更为频繁,这令非洲国家有了更多机会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学习中国的成功经验。

今年7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非洲之行。访问期间,塞内加尔成为第一个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西非国家。

对此,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表评论文章称,已经得到国际广泛认可的“一带一路”倡议随着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延伸到了西非。中国和非洲国家是天然的盟友,“一带一路”倡议与非盟《2063年议程》高度契合,合作空间巨大。除了产能合作和基础设施建设之外,中非的战略对接还包括互学互鉴,这也是“丝路精神”的重要内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成果给广大非洲国家很大的启迪,借鉴中国经验已经成为非洲国家的共识。

几天之后,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也将在北京如期举行,中非友好大家庭又将迎来一次大团圆。

澳大利亚洛伊解读者网站刊文认为,这是一个转型的时代,埃塞俄比亚等非洲国家有望成为全球“年轻的经济引擎”和“世界工厂”。而随着今年中国庆祝40年非凡经济进展,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为非洲和中国领导人提供一个重要平台,讨论互利互惠的贸易、投资和援助机会,以支持共同发展。文章预测,在北京峰会上,中国可能会宣布通过奖学金和投资教育基础设施,为非洲青年发展作出新贡献,同时为基础设施和产能合作提供新资金。此外,中国也有可能提供平台,分享中国实现快速工业发展的经验。

在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看来,如今的中非合作模式已经超出了简单的贸易往来,中国给非洲带去了真正的技术和发展经验,成为非洲真正的合作伙伴,这是非常重要的发展。

《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8年08月27日第10版  记者 严 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