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南非汇率  >> 查看详情

摩梭非遗传习所:让传统摩梭文化长久传承

2018-08-16 23:38:01 来源: 中新网 阅读 (10223次)
   中新网盐源8月15日电(岳依桐 贺劭清)右手拿着缠绕红线的“布垮”(摩梭语),左手握着“布子”(摩梭语),今年48岁的优抓拉姆坐在木制织布机内,熟练地编织着摩梭传统织品花腰带。作为摩梭手工编织技艺的传承人,拥有30年编织经验的她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摩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老师。
图为优抓拉姆正在编织花腰带。 岳依桐 摄

    15日,中新网记者来到位于四川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舍垮村的摩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进行实地探访。

   “咔哒”作响的织布机有条不紊的运作着,“达巴”手拿摩梭传统法器诵念着经文,身穿传统服饰的摩梭姑娘们围在一起炸着当地美食阿里粑粑……甲搓舞、花腰带、花花糖、猪膘肉等10余项摩梭非遗项目正在传习所内进行着。

图为达巴正在进行传统仪式。 岳依桐 摄

    “我18岁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手工编织技艺,一直坚持到了现在。”优抓拉姆告诉记者,纺麻线、织麻布是摩梭妇女重要的传统技艺,花腰带更是结交“阿夏”时贵重的定情物。但随着社会发展,传承这项技艺的摩梭妇女越来越少。“传习所建立后,这样的状况有所改善,现在我们村有数名20岁出头的年轻摩梭女孩在向我学习这项技艺。”

   “目前泸沽湖镇共有两个这样的传习所,我们计划在明年内建成10个,达到一个古村落一个传习所的状态。”舍垮村村支部书记李比玛扎石介绍,建立传习所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传承并发扬摩梭传统文化,让摩梭年轻人了解并学习这些历经悠久时光的传统。“同时,我们传习所也对游客开放,使摩梭文化为更多人所了解。”

   今年59岁的李二车龙布是摩梭竹编的传承人,竹制品是摩梭人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工具,竹编这项技艺伴随他走过了近50年岁月。“我从10岁开始就开始编(竹子),现在每年差不多要编300多个,一个卖30元(人民币,下同),一年还是有上万元的收入。”李二车龙布坐在地上一边灵巧地编织着竹篓,一边说,现在自己有4个学生,空余时间便会在传习所教他们。“竹编看起来很费力,但掌握技巧后就不那么难了。”

图为李二车龙布正在编竹篓。 岳依桐 摄

   “不光是我,许多年轻女孩平时一有空就会过来学织花腰带、做阿里粑粑。”手捧一碗刚炸好的阿里粑粑,摩梭女孩拉佐二车拉姆说,摩梭人没有文字,外界不少人对摩梭的了解仅限于“走婚”,希望有更多人了解摩梭人独有的丰富文化。

   据了解,为了保护和传承摩梭文化,盐源县不仅设立了摩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还在中小学内开展摩梭绘画、音乐等课程,让摩梭非遗走进课堂。李比玛扎石表示,想要更好地传承摩梭文化,还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发扬。“下一步我们村计划将空置的荒地利用起来种竹子,不仅能够打造景观,保护水土流失,还能够创造更多样的竹编产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