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南非汇率  >> 查看详情

“我们对中国充满信心”

2017-12-21 08:29:07 来源: 人民日报 阅读 (7421次)


“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外国人才引进工作。过去5年间来华工作外国人才达到334.6万人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中国政府设立了中国政府友谊奖这一国家级荣誉奖项,每年评选一次。2017年,共有来自21个国家的50名外国专家获奖,在此我们刊发对其中8位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的采访,分上下篇推出。

“‘千人计划’成就了我”

本报记者 万 宇

“中国正在创造良好环境大力引进人才,‘千人计划’就是重要举措。”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加拿大专家布兰特·埃弗雷特·李特尔(图①)兴奋地告诉本报记者,“正是这一关键计划让我来到这里,资助我的研究,成就了现在的我。”

李特尔是世界光子集成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2013年,因为看好中国的科研前景,他与合作伙伴程东一起加入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5年入选“千人计划”外专项目,还成为初创公司奇芯光电的联合创始人。

“中国的产业升级非常迅速和成功,中国政府的政策富有预见性,所以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才会如此之快。”李特尔表示,虽然在美国时他就了解到一些中国的情况,但中国高水准的科研基础设施、中国政府对科研及成果转化的热切支持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料。不管是地方政府还是中央政府,都对高科技创业企业的融资、研发、商业转化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这里,科学研究、发明和成果转化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机制。

李特尔以前从未到过中国,但他表示自己对中国并不陌生。他说,在美国时他的许多同事和朋友都来自中国,彼此关系非常好。喜欢体验不同文化的李特尔很快适应了西安的生活。4年来,他们创立的公司也不断成长壮大。

“我认为中国拥有成为这一领域领导者的潜力,所以我才来到了这里。”李特尔认为,光子集成领域和电子计算机、半导体不同,现在并没有被某个国家所主导。中国的优势之一是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设施,其他国家即便有了相关技术也只能在中国付诸生产。中国拥有近水楼台的优势。

“中国已经在很多领域领先世界,例如量子运算,这也和光子集成方面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将在这一领域长期保持领先。”李特尔说,现在他们公司的芯片产品已经首先应用于电信领域,未来其研究和产品还将为远程通信、下一代量子计算机提供支持。

据悉,在光量子通信领域,李特尔带领公司团队已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光学芯片,突破了片上多层量子纠缠源这一制约多层量子系统实用化的难题,相关成果已经在今年6月的《自然》期刊发表。李特尔雄心勃勃地说,他的目标是带领团队在光子集成领域取得世界级成就。

2015年,习近平主席到西安光机所考察,李特尔回忆起来印象依旧深刻。他说,习主席参观了研究所,还看了公司生产的芯片样品。“自己的工作获得了这样的高度认可,我深感荣幸。中国科研的目标和我在高科技领域的目标契合在了一起,我相信这些目标都将实现!”

“我就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的缩影”

本报记者 王海林 黄发红

两年前,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迎来了河南省高校中的第一位“洋校长”——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尼克·莱蒙(图②)。莱蒙在他的“就职演说”中宣布:“5年内建成高水平实验室,把郑州大学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国内高水平医学研究院。”如今在他的带领下,郑大医学科学院在管理体系、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不俗成绩。

莱蒙带领团队建立了国际上首个胰腺表达数据库,这是国际上胰腺相关疾病文献数据的唯一平台。该数据库对中国用户免费开放,为中国胰腺相关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作出积极贡献。莱蒙积极把分子肿瘤学和基因治疗学领域前沿研究引入中国。先后引进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多位国际知名医学专家……

“我在中国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机会,在各个领域中国速度都让人惊叹”,在莱蒙的设计下,按照国际化标准,医学科学院建设的近2万平方米的基础研究、转化医学和实验动物三大平台和7个研究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从筹备到建成也就一年的时间,这在英国基本是不可能的,一年时间至多够办理各种许可证审批手续”。莱蒙向本报记者感慨道。

莱蒙是世界著名的分子肿瘤学、基因治疗和医学转化研究专家,他同中国的缘分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那年10月莱蒙被聘为郑州大学客座教授,2006年他促成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与郑州大学联合建立中英分子肿瘤学研究中心,并担任该中心主任,2014年该中心被科技部批准为中国首个国家级细胞与基因治疗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00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莱蒙“黄河友谊奖”。2017年,莱蒙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

谈及为何选择在郑州大学任教,莱蒙坦言,“一是河南人口多,癌症的发病率高,政府投资多,食道癌、肺癌、肝癌等在这里有机会收集到更多病例。郑州大学有9个附属医院,其中还有亚洲最大的医院,这样更便于开展医学研究;二是我们可以在源头调研为何癌症如此普遍,并根据相应的症状开发出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让更多患者远离癌症的折磨”。

在中国生活多年,中国已经成为莱蒙的第二故乡:他喜欢喝青岛啤酒,吃毛血旺、烤冷面、豆腐丝。莱蒙说,30年前他第一次到北京首都机场时,整座机场只有一个大厅。如今北京乃至中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移动支付简单便捷,“实在是太方便了”。他强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事务中。”他自己这个“洋院长”的任职就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一个缩影。

“我愿在这片土地继续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谢亚宏

“航空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和产业实力的重要指标。能够在中国大型客机制造业和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中发挥作用,我感到十分高兴和荣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总体气动部特聘专家谢尔盖·马洛佐夫(图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马洛佐夫曾在享誉世界的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担任高级工程师,在飞行控制系统和发动机推力控制系统领域有几十年工作经验。2012年,他受邀到中国商飞公司进行C919等大中型客机项目的研究设计工作,与团队合作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并填补了我国多项技术空白。

马洛佐夫来北京的行程特别紧张。本报记者在他下榻的饭店趁午饭间隙采访到了他。他告诉记者,公司提供给他的待遇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工作中。此次他偕夫人一起来到北京参加颁奖仪式,“能和家人一起分享喜悦的同时领略中国文化,我十分高兴,也能够体会到中国政府的关心体贴”。

谈及5年来在中国工作的感受,马洛佐夫相当满意:“刚开始我对中国并不了解,但生活一段时间后,我爱上了中国。我觉得上海是世界上最好的城市之一。中国朋友都非常友好,这里的生活每天都带给我惊喜。这几年我们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不断腾飞和‘中国梦’不断接近实现的过程,我也不断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中国同事的敬业和创造力让马洛佐夫印象深刻。“中国商飞是个年轻的企业,具有一切年轻的品质:活力十足,敢于创新。中国青年朋友们的知识储备扎实,虽然开始时缺乏实际经验,但很快就能进入工作状态,而且十分刻苦。”他表示,“带领这群年轻人成长是我的重要工作之一。我向他们传授自己的经验,也和他们一起加班。为了和年轻人更好地交流,我还自学了一些汉语。”

2017年5月5日和9月28日,C919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成功进行了两次试飞。“C919凝结了我这几年的劳动心血,毫不夸张地说,它就像我的孩子。成功试飞代表它冲破众多难关‘呱呱坠地’,我为此欢欣雀跃。”

马洛佐夫兢兢业业的工作得到了高度认可。2014年他受邀参加了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召开的外国专家座谈会。马洛佐夫回忆道:“习主席非常专注地倾听我们发言,并不时有点评,非常懂行。实际上,在工作中如果发现了任何问题,我们随时都可以向上级部门反映并得到及时处理,这无疑与中国政府的周密部署和清晰定位分不开。正因为如此,我对中国航空工业和总体经济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2015年,马洛佐夫还获得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马洛佐夫指出,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航运市场潜力巨大,航空业的发展能带动周边一大批产业和技术进步,因此从经济和国家综合发展考虑,中国应该大力发展自己的航空工业。“可以说,C919成功试飞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当然,飞机从试飞到正式投入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无论是我,还是中国商飞乃至中国政府对此都有耐心、有信心。我愿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贡献我的一点力量。”他由衷表示。

“科学没有国界,合作带来进步”

本报驻法国记者 龚 鸣

作为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法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费尔教授(图④)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他创立的自旋电子学为电子信息技术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打开了广阔前景,如数据存储器、传感器等,正在成为一门炙手可热的学科。走进费尔教授位于巴黎家中的办公室,三面书墙一张书桌,小小的空间塞得满满当当。书桌上两台笔记本电脑,见证着费尔教授的晚年生活。虽已是耄耋之年,费尔仍然身兼数职,活跃在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前线。

2014年,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称“北航”)赵巍胜教授的邀请下,费尔来到中国。他与北京市科委及北航共同建设成立了“费尔北京研究院”,北航也因此先后获批科技部“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家外专局“超低功耗自旋存储与计算学科引智基地”。他还倡议并协助组建了工信部“自旋电子协同创新中心”,为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在众多的科研合作邀请中,为什么选择中国?中国的科研发展迅速、充满活力,政府对科研的支持力度大,与中国合作对他来说很有吸引力。科研重在专注,他选择了在北航开展自己的研究。3年多来,北航也没有让他失望。“北航实验室的质量非常高,很多设备仪器比欧洲国家更先进,科研水平、教学水平也很高。”费尔说,尤其是中国学生对科研的热爱和投入、师生团队的高效协作,令其印象深刻。

费尔已经79岁了。如此高龄还活跃在科研前线,靠的是什么?“科研就是一旦开启了一扇大门,就会吸引着人前去探索,继而发现更大的空间,促使人进一步深入研究,可研究的领域也就会越来越广阔。”费尔说道,自己确实年事已高,常常感到身体疲倦,“但是思想却停不下来”。

费尔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研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近20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中国政府的大力投入不无关系。比如中国发起了“千人计划”项目,兴建了大量科研实验室,配备了先进仪器和设备;此外,中国鼓励双创,注重科研的成果转化,为年轻人提供了很多机会。

“科学是全球化的,是没有国界的。”费尔说,在北航的国际合作基地,他得以和中国及世界各地的专家开展研讨和交流,本人也从中收获不少。说到被授予中国政府友谊奖,他谦虚地表示:“这是对我在中国的科研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中法科研合作关系的肯定。”

“每个国家各有所长,研究领域也有所不同。只有通过专业的交流、讨论和合作,互相启发、借鉴,才能促进科技获得更大、更高层次的发展。”费尔说,“引力波的发现就是欧美科学家合作的成果,国际合作带来的是全球科研的进步,这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费尔表示,中法之间有很多科技交流项目,希望两国能够开展更多的科研合作,促进双方共同进步。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20日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