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时报

首页  >> 国际新闻  >> 查看详情

携手讲好丝路故事(2) ——中南欧纪行之媒体合作篇

2018-01-18 17:33:51 来源: 浙江日报 阅读 (20790次)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鲍洪俊 庞承 肖国强
    2000多年前,一条打通东西方的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2000多年后的今天,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探索与实践。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日前,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代表团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波兰、捷克、希腊。在和3国主流媒体及有关人士的采访交流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开展媒体合作、夯实民意基础、增进理解互信已经成为共同的心声。
 
    世界关注中国倡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4年来,以其实实在在的成果,诠释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受到全球广泛关注,也受到了我们此访3个国家媒体同行的高度评价。
    波兰三大主流报纸之一《经济法律日报》副社长多米尼克认为,中波加强经贸交流非常有必要。在她看来,“一带一路”就是一条新丝绸之路,“它对波兰非常有意义,也是一条全新的贸易渠道,我本人包括所接触到的波兰民众对此都是持开放态度。”她同时表示,希望两国能进一步开展媒体合作,更好地介绍新丝绸之路,“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新丝绸之路,让两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多。”
    “‘一带一路’是友好的、和平的倡议,我们非常乐意看到它成功。”希腊《每日新闻报》周末版主编巴巴多普罗斯对本报记者说,希腊和其他许多欧洲国家一样,都非常钦佩“一带一路”倡议,特别是中远集团收购比雷埃夫斯港口股权让希腊受益很多,也增加了希腊更快走出债务危机的信心。
 
    共同夯实民意基础
    作为捷克最有影响力的主流报纸之一,《权利报》曾在去年3月刊登了习近平主席访问捷克前夕发表的署名文章《奏响中捷关系的时代强音》,对中国有着较深的了解。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全新的理念,我们认为有很大的前景和影响。”《权利报》副总编辑普雷斯尼克告诉记者,近年来,中捷越走越近、关系越来越好,就和“一带一路”倡议有直接关系。对于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普雷斯尼克也印象深刻:“捷克有史以来一直深受周边大国的影响,中国能平等发展和所有国家的关系,这令我十分敬佩。”
    作为《权利报》专门负责报道中国新闻的记者,茨坦尼克也坦率地对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提出了建议。他说,当前捷克国内对于“一带一路”带来的贸易逆差还有不同看法,同时,“一带一路”目前大多是一些大企业参与,如何让捷克的中小企业也参与进来,这些都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加深认识和了解。”普雷斯尼克说,未来,两国之间除了高层交往之外,还要扩大两国民众之间的交流,让“一带一路”走进公众,让普通民众也能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他表示,非常愿意和浙报集团等中国媒体开展合作,介绍各自的地方特色,介绍中国包括浙江的中小企业、地方特色和文化名人,同时也把捷克的企业和文化介绍给中国,进一步增加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
 
    用“心”讲好丝路故事
    在采访中,3国的媒体同行坦诚告诉我们,虽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民众对“一带一路”持开放态度,但不可否认,在欧洲乃至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仍有一些国家和政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理解“一带一路”。
    对此,希腊《中希时报》社长吴海龙介绍,眼下他们正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在大使馆的指导下,请来希腊语专家把关,把中共十九大报告全文翻译成希腊文,在报纸上连载,其目的就是要让希腊政府官员和民众能够原汁原味地从报告中了解一个更加真实的中国,了解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望。
    《中希时报》执行总编辑杨少波说,“一带一路”是经济合作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我们要以文化“软实力”为“硬实力”铺路,以文化的交流交融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媒体在这方面义不容辞。为此,媒体在“一带一路”报道中,要讲好丝路故事,用故事说理,用事实说话,让“一带一路”倡议更加深入人心。比如,在希腊传说中,两个拜占庭僧侣把中国的蚕卵藏在拐杖里带回希腊,古希腊语中把中国称为丝之国,发音就是“Sl”。茶叶在希腊语中也保持着汉语的发音。在国与国的交往中,如果能多讲一些生动友好的故事,有助于进一步拉近两国人民之间的距离。
    媒体是联通民心的桥梁、纽带和窗口。中希工商总会常务副会长翁进东建议,“一带一路”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要考虑到沿线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不同国情政情,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消除隔阂,释放信任,让各国民众在心与心的交融中更好地理解“一带一路”。